罪恶中的美丽 苦难中的欢乐

2014-04-29 00:44刘盼盼
青年文学家 2014年30期
关键词:苦难扶桑宽容

摘 要:严歌苓的《扶桑》,这部新移民文学作品的关注点由之前移民文学的乡愁、孤独和苦闷转向了对东西文化差异的探讨,对历史、人性方面深刻的揭示。本文试图从克里斯、大勇和“我” 三个主要人物入手来深入分析“扶桑”这个神秘妓女的完整形象,从一个西方人、一个东方人和一个现代人的视角去发掘其内在的人性光辉,再从扶桑蕴含的文化内涵中去探究东方文化的神秘在西方惯有的歧视中如何被理解。

关键词:扶桑;宽容;苦难;文化

作者简介:刘盼盼,在读研究生,云南大学研究生院人文学院2013级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0-0-02

严歌苓作为北美华文文坛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作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素养和生活经历,与出国后所接触到的西方文化价值观交融在一起,使得她形成了一种新的独特视角和审美取向。严歌苓深切地感受到东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和文明冲突,在这种冲突之下的中国移民是怎样的一个群体,他们是如何在西方的歧视中艰难沟通、生存,西方又是如何看待这个被他们称为最卑劣而又最神秘的东方民族。严歌苓用她自己的言说方式为我们呈现了她所理解的答案,一部《扶桑》,一个关于唐人街上著名的华裔妓女扶桑的故事,除了故事好听之外,一词一句都是答案,或者说,扶桑的一言一行就是答案。

《扶桑》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女主人公扶桑被人拐子骗去大洋彼岸找寻自己的丈夫,却被卖到了旧金山的唐人街当妓女的故事。扶桑与“小白鬼”克里斯跨越国家、种族、歧视而相恋;与偶然相见的丈夫大勇相互陪伴信任、完成刑场拜堂;对每一个男人都像妻子般真心却又记不住名字,你不知道这个谜样的妓女身上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一、克里斯的理解

扶桑,从开篇就注定是个奇异的女子,从家乡到大洋彼岸三个月的海上生活她是唯一不闹绝食的,坐着也能睡得烂熟,当站在拍卖场过称的时候,她的重量让人惊叹地以为她不是吃的番薯,而是吃了得疥瘡的两个女仔。扶桑对于被骗是浑然无知的,对于当妓女的叫卖方式是慢吞吞地一笑,她心智上的懵懂造就了一种无言的温顺美。正是这点痴,诱惑了十二岁的美国少年克里斯,让其一生都在扶桑百合花般的笑容里迷失。

克里斯从西方人的眼光中看到了扶桑的独特,她斟茶、嗑瓜子、吹箫、走路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东方神韵,克里斯倾慕于这种古老且遥远的美丽,无法自拔。他将自己想象成英雄骑士,扶桑就是那个被拯救的女奴,他拼尽全力想要救赎这个女子,还给她一个人之为人应有的自由、平等。但是,他误解了扶桑,也误解了东方文化。

暮年的克里斯才明白了扶桑鸦片般的美丽和魅力所在。当她被拯救会安置在一个干净健康的环境里,穿着素净的白衣麻袍时,克里斯只会远远地看着她,像是自己拯救了一个陌生人,而当扶桑从垃圾桶里找出自己的浅红衫子贴在皮肤上,克里斯带着梦的脚步靠近了她,穿着浅红衫子的扶桑才是真正的扶桑,“那血污和破旧的红色绫罗是她的原本,已成了她的肌肤。那罪一般的深红是她本性的表征。没了它,她的形状和色彩就流失了,化成了乌有” ①,在西方人眼中肮脏不堪的东西,却正是东方神韵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大勇想要带扶桑走并污蔑她偷了自己的首饰,她干脆地说了一句她是贼,她跟他们走,扶桑“明白了自己那个在苦难中偷欢的天性”,她想要属于自己的自由,无关丑恶,也无关道德;克里斯亲眼看着扶桑拿着刀跪着为大勇刮脸、梳理头发,这跪着宽恕一切的姿态就是扶桑的自由,一种远超出罪恶和苦难含义的自由;克里斯看到扶桑躺在客人身下时的细小快乐和满足,就连遭到轮奸时,扶桑也是像雾一样包容了一切,宽恕着他们的冲动,承受着他们的愤怒。克里斯用了几乎一生才明白罪恶是扶桑美丽的一部分,苦难也是扶桑欢乐的一部分,“她那长辞般的微笑,只有母性有这样深厚的宽恕和满足”。或许,在扶桑的世界里,没有关于罪恶和苦难的定义,所以她也没有将自己的受难称之为受难,她只是单纯地在这些经历中找到细小的幸福来成全自己,也成全他人。又或许,罪恶、苦难和美丽、欢乐加上一起,才是一个真正的扶桑。

扶桑的宽容并没有影响她爱情的专一,她爱克里斯,她暗暗等候他长大,她并不知道爱为何物,思念到流泪也不知道自己为何流泪,但这懵懂的一切并不妨碍扶桑在心底恋着等着这个小男孩。她这一生不记得任何一个男人的名字,但克里斯,这个她第一个客人的名字,她却将他牢牢记在心里,不曾忘记。扶桑从不为自己争取什么,可是她心里明白这爱情会侵扰自己的自由,侵扰她在罪恶中滋生美丽,侵扰她在苦难中享受欢乐,所以,为了一个完整的扶桑,她决然地剪断爱情,与克里斯擦肩而过。这般,便有一种神性存在于扶桑身上,她像是东方神秘宗教里的一种信仰,如同西方基督教里的耶稣,不同的是耶稣是代替人类受难,而扶桑却是将受难与自己融为一体,她在人类给予的受难中享受欢乐,享受受难的高贵和圣洁,然后以自己跪着的姿态原谅了所有的居高临下者。

从倾慕到救赎再到理解是西方人克里斯眼中的扶桑,她的不抗争、超脱就是她的本身。扶桑在一片混沌丑恶中灿烂地生存着,无论是白种人还是黄种人,无论是哪个民族,她都能做到一视同仁地温顺和包容。这样浑厚的母性不再是单个民族的独有标志,而成为东西方文化相互沟通和理解的桥梁,他们的仇恨、歧视、愤怒都在这样的一个母性光辉下化解,可能这种化解需要十年,甚至上百年、几个世纪,但最终,西方人会像克里斯理解扶桑一样理解神秘的东方文化,不再认为他们是逃难来的男女邪教徒,而东方人也会像扶桑宽恕一切一样宽恕愤怒的西方人,不用再在一次次的排华运动中饱受责难。

二、大勇的后路

大勇,这个被严歌苓塑造地同样有些传奇化的人物,“大勇这一形象的塑造更显示了严歌苓独到的笔力,这个集霸气、匪气、邪气、豪气、侠气于一身的唐人街恶霸,一改老华人软弱可欺的形象,显示了华人刚性狭义的一面” ② 。大勇生猛勇敢,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窑姐们把大勇的照片当做一种邪咒来买,期望以邪比邪,美国警察也胆怯这个手里拿着毒飞镖的凶残的中国男人。这个霸主一般的人物形象在严重受歧视的西方人眼中是不同于其他华人的,大勇对白人的玩弄、震慑、杀害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东方文化的弱势,蔑视了西方白人对华人的歧视。

大勇在华人和白人的世界游走,获取利益,欠下一条条人命,但他在心里为自己留下了一条后路,那就是大洋彼岸等待着他的妻子。“他无论怎样九死一生,最终将有个地方来收容他。那地方,他的功过将不被仲裁。所有的孽债都将一笔勾销:那便是妻子的怀抱”。在颠沛流离的异国他乡,没有一个等待着的妻子,没有一个后路和希望,大勇也不会一次又一次从凶险中逃脱,这个后路成了他人生的信念。

从大勇不知道扶桑就是他内心最盼望却素未谋面的妻子时,他就在扶桑身上用了心,他发现扶桑像极了乡下的妻子,他内心恐慌不已,他觉得扶桑正在断他的后路。大勇不想让扶桑打破自己多年的幻想:自己温顺的妻子会在采茶的山上微笑着等着他归来,然后两人男耕女织、生儿育女、相濡以沫,这是每一个中国男人心中对妻子对家的期许。这种期许也在一种层面上反映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亘古不变的观念,并且根深蒂固。妻子对丈夫而言,像一位默默无闻的母亲,温厚的母性是无法掩盖的,她包容着丈夫的一切,这个家庭的一切,而扶桑,包容世界像包容自己的丈夫一样,这不是人尽可夫的罪恶,而是惊人的美丽在绽放,也不是人人避之的苦难,而是升华的欢乐在弥漫。大勇恐慌是因为想保留对幻想的坚持,对未来的憧憬,对一份物品的独有。大勇想像占有一匹马、一盒首饰一样占有扶桑,但他知道扶桑不是他一个人的妻子,她是所有人的老婆。

在这个野蛮东方人的眼里,大勇慢慢地懂得了扶桑暧昧艰难的美丽,在最后的行刑场上,他和扶桑完成了多年前未完成的拜堂。大勇看着站在眼前的新娘,想象着“一个下河捶衣、坐在门槛上剥豆等他回家的扶桑”,他对扶桑说“别急,慢慢活,我等得及你”。扶桑成了他死前最温暖的占有,他也成为了扶桑卫护自己自由的屏障。

三、“我”的共鸣和惭愧

书中的“我”在距扶桑一百二十年后的时代来观察这个传奇名妓,从各种史书资料上获取关于扶桑的一切信息,“我”看到了扶桑心底的爱和性,也看到了在华人受歧视这个方面“我”这个时代与扶桑所处时代并没有什么区别,还触目惊心地醒悟到了出卖这个概念。

“人们以为你在出卖,而并不认为我周围这些女人在出卖。我的时代和你的不同了,你看,这么多的女人暗暗为自己定了价格:车子、房产,多少万的年收入。好了、成交。这种出卖的概念被成功偷换了,变成婚嫁。这些女人每个晚上出卖给一个男人,她们的肉体货物一样聋哑,无动于衷”。扶桑不能称之为出卖,她是在用自己的身体去宽恕消解这个世界的不安,她在包容中让世界看到了她惊艳的美丽,和超脱的快乐。而处在当下的人,却在用婚嫁的名义将自己的肉体出卖,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社会现象的泛滥,女人的婚嫁成为了一场交易,与一百多年的扶桑相比,很多人都会羞愧地低下头去。

道德在人性这个话题面前,是无效的。或者說,道德的界限就模糊了,我们不能用简单的社会道德伦理去评判人物的善恶,因为人性是生来具有的,是远古时代根深蒂固的继承,而道德伦理则是秩序社会的一种后天规范。扶桑如是,她超越了道德而存在于那个肮脏混乱的唐人街,懂得她的人寥寥无几,但她混沌地明了这一切的始末。扶桑的罪恶是一朵美丽的人性之花,滋养着周围的一切,也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位单纯而复杂的女子。

严歌苓讲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在好听的故事中看到了一个传奇的女子,而这个传奇女子的身上有着东方独有的神韵,一种“古典式善良”的延续,它是东方女性的温顺善良、包容朴实。如果这个世界不再有“古典式的善良”,那么人世会成为一个满目疮痍,物欲横流的地方。扶桑在“古典式善良”中又融入了自己的韵味,在罪恶和苦难中绽放美丽和欢乐,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扶桑。

注释:

① 严歌苓:《扶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文中有关该小说引文均出自此书,不再另注。

②陈涵平:《北美新华文文学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

参考文献:

[1]严歌苓.扶桑 [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猜你喜欢
苦难扶桑宽容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扶桑”国到底在哪里?
对日本不宜称“扶桑”
尊重、理解、宽容让他重新起步
我努力读懂“宽容”这首诗
宽容在班集体教育中的作用
浅析《许三观卖血记》的苦难意识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历史齿轮上的累累伤痕
从蒙克看向朱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