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话语分析的认知方法探析

2014-04-29 14:34张霞
青年文学家 2014年32期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

张霞

摘  要:作为分析语言的一种分析方法,批评话语分析旨在探索语言本质,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进一步探索、丰富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目前,国内学者张辉、辛斌等提出了将认知方法和批评话语分析相融合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但关于此方面进一步研究的成果仍为数不多,本篇論文将基于认知角度,以新闻语篇为研究载体,从转、隐喻分析,图形-背景理论,框架理论三个方面探析批评话语分析。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认知方法;新闻语篇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2--02

1.批评话语分析概述

批评话语分析于20世纪70年代末首先在英国兴起,以《语言与控制》( 1979) 的出版为标志。社会语言学家Fairclough(1997)将话语定义为“作为社会实践的语言使用”,认为语言和社会相互作用,语言一方面深受社会影响,一方面对社会具有能动反作用。作为分析语言的一种方法,它不仅关注语言表象意义,而且关注为什么具有这样的意义,旨在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特点、语篇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考察语言潜在的意识形态,最终揭示出语言、意识形态、权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批评话语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追溯到二十世纪文学批评中以文学语篇语言的研究,它的产生逆转了只关注语言形式、结构、表达批评者个人情感、揣测文学作品作者写作意图、描述抽象的美学特征等研究模式,逐步将现代语言学方法融入其中,并更多地关注语篇与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极大扩宽了话语分析的研究视野。在国外,批评话语分析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代表人物主要有R.Fowler、N.Fairclough、R.Wodak等,从语篇历史法、社会文化分析法、社会认知法等不同视角推进该领域发展,研究领域涉及政治话语、种族、性别等,国内的批评话语分析虽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但近十年来,不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实践方面都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研究学者有陈中竺、辛斌、张辉、田海龙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的话语领域进行分析,旨在推动、完善国内该领域的研究。

2.批评话语分析的认知方法探析

系统功能语法是以Fowler、Fairclough为代表的批评话语分析的语言学基石,20世纪90年代,批评话语分析更多地吸收社会学和意识形态批评理论,主张跨学科、跨领域、多视角的研究模式,同时,以van Dijk 和Wodak 等人为代表的一些批评话语分析者开始认识到语言与社会之间并非直接发生联系,其中间环节是人的大脑,而系统功能语法并没有涉及“认知”因素。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对语篇层次的研究探至语篇背后的认知层次。OHalloran 、Chilton相继提出认知在言语者话语交际和意识形态表达中的重要作用。辛斌(2012)认为话语既表征心智,又通过心智表征社会,因此话语分析不仅需要社会视角,也需要认知视角。田海龙(2013)提出并描述了批评话语分析的两种认知分析路径-认知话语分析路径和认知语境分析路径。笔者将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新闻语篇为研究对象,从转、隐喻分析,图形-背景理论,框架理论三个角度来探析批评话语分析,进一步丰富、促进该方面的研究成果。

2.1 转、隐喻与批评话语分析

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和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机制、手段。两者都可以通过概念转移,潜在、间接地用一概念或事物来表达另一概念或事物。在日常言语活动中,转、隐喻的运用不仅可以实现传递信息、表达言语者思想的概念功能,而且可以实现建立某种社会关系的人际功能;在语篇表达上,不仅可以达到语篇形式上的衔接,而且能实现语篇内容上的连贯。简而言之,转、隐喻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言语者的意识形态,这种体现与批评话语分析所关注的语篇构建方式、要传递的社会意义等内容也是相一致的。在新闻语篇中,采用转、隐喻分析和批评话语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了解语篇是怎样服务、表达某一社会意识。例如:丘吉尔在1941年6月就德国军队入侵苏联一事发表的广播演说中,运用了大量的隐喻。

…It is devoid of all theme and principle except appetite and racial domination…. I see the Russian soldiers standing on the threshold of their native land, guarding the fields which their fathers have tilled from time immemorial. …

在这段文字中,“appetite”“threshold”所表达的超过了它们字面意义,appetite在这里并不是人在饥饿时的生理需求,而是由生理空间映射到政治领域空间,传达了德国纳粹组织对它国进行屠杀、野蛮性质的恶劣行径。threshold的表面意义是大门口,在这里,该词隐喻为抗战第一线,用来赞扬在战场上英勇抗击敌人的俄国士兵。这次演说多次采用隐喻表达,揭露了希特勒主义丑恶灵魂本质,表明英国将援助苏联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决心,并号召全世界团结起来共同对抗敌人。

2.2 图形-背景理论

早在1915年,丹麦心理学家Rubin曾提出大脑对视觉信息的组织遵循“图形/背景分离原则”,后来这一理念被完形心理学家们运用到知觉、空间组织方式中,继此之后,语言学家Talmy又将该思想引入语言学系统中研究自然语言现象。“图形”是看上去有高度结构、被知觉者所注意的那一部分,即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凸显的部分,是注意的焦点;而“背景”则是与图形相对的、细节模糊的部分,也是为凸显图形起衬托作用的部分。在言语行为中,言语者一般会把概念上凸显的事物作为“图形”,而把不怎么凸显的事物作为“背景”,如果某一表达不合“常理”,反之而行,则从根本上由讲话者的主观选择决定。在新闻报道中,媒体总是凸显次要信息,令其成为“图形”,隐匿主要信息,令其成为“背景”,达到蓄意污蔑事实,隐藏恶行的目的。下面这句话来自于美国《华盛顿邮报》一则关于钓鱼岛事件的涉华报道。

Another worrisome incident occurred on January 8th , when four Chinese surveillance ships entered Japanese-controlled waters around those islands for 13 hours. (The Washington Post, 3 December, 2013)

该报道意在表述中国船只进入钓鱼岛附近海域长达13个小时。when引导的从句是一个描述性的移动事件,移动动词enter的主语是一个客体 four Chinese surveillance ships,成为该移动事件的焦点,对于语篇受众来说是认知上的凸显概念,但客体本身不具有致使移动功能,经过推理,就能找到该移动事件的施事chinese authorities,认知语言学认为施事一般是能量传递的起点,是一个场景中最凸显的成分,通常被视为焦点,但在此句中,施事成为了语篇的背景,受事成为了语篇的焦点,这种表达正是由写作者的主观选择的,是为了实现某种社会意义。钓鱼岛事件一直是中日两国持久争论的话题,美方媒体通过这样的言论宣传,旨在将矛头间接指向中国政府,谴责其挑衅行为,恶意将中国塑造成一个肆意威胁和侵犯邻国的强权之国的形象,使其报道具有客观化、“正义”化。

2.3 框架理论与批评话语分析

框架理论是由Charles Fillmore在1982年提出的研究语义、句法结构意义的一种认知理论。在大脑中存储的知识是一个系统的大网络,在一定条件刺激下,框架内某一概念通过人的认知机制自动激活与它有最大、最佳关联的概念网络,从而产出有意义的话语。例如,“白宫”不仅能够激活“白色”“房子”这些语义成分,与它相关的“美国政府”“权力”“威严”都相应被激活;“民工”不仅能够激活“人”“奔波”概念,也涉及“贫穷”“压迫”等元素。框架理论认为某一语篇提供的信息可唤起一个统一框架,从而构建出整体性的语篇意义,在新闻语篇中,话语者有时出于政治利益考虑, 避免某些敏感词出现,导致表面上语篇语义信息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语篇中没有描述出脉络走向,受众也能建立起自己的认知框架模式。例如,政治家们在一些公众辩论、就职演说等场合往往进行语言上的框定。奥巴马在2009年1月的就职演说中,多次在演讲中提到“our nation…”“we …”,将自己与民族群众放在一个框架内,拉近与受众距离,同时他会提到 “I say to you that…”,又把自己置于统治者框定范围内,站在一位上级权力者高度,体现出一位领导者所具有的自信、气势,使受众获得心理上的安慰。演说中运用这样的视角转换,可以从认知上引导受众的注意力,进而传递对其有利的信息。

3.小结

多维度、跨学科、深层次是推动批评话语分析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体验哲学为基石的认知语言学对自然语言现象有很强的解释力,因此,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结合认知分析方法,可以将意识形态根源的探究由語言层面上升为认知层面,全面解读语言、社会、认知三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Fairclough,N.and Wodak,R.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In T.van Dijk(ed.).Discourse Studies: A Multidisciplinary Introduction (vo.l2)[C].London:Sage,1997.

[2]Halliday, M.A.K. Language as Society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London: Edward Arnold,1978.

[3]田海龙.认知取向的批评话语分析:两种路径及其特征[J].2013(2).

[4]辛斌.批评话语分析中的认知话语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4).

[5]张辉,江龙.试论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J].外语学刊,2008(5).

[6]周红英.批评话语分析的认知语言学方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猜你喜欢
批评话语分析
浅议批评话语分析工具及其对新闻语篇教学的意义
金融新闻中语法隐喻的批评话语分析
对《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批评话语分析
对《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批评话语分析
基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英汉新闻报道对比分析
英国执政党网络报对中式教育纪录片评论的批评话语分析
广告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中文访谈节目的批评话语分析
英文报道中国阅兵的批评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及其对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