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卢卡奇《分道扬镳》

2014-04-29 11:34:24高雪妮
青年文学家 2014年32期
关键词:印象主义本质

摘  要:本文首先简介卢卡奇文章的基本内容、分析他的基本观点,再针这些的观点谈一些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的分析与评价,希望能够对卢卡奇关于印象主义艺术的观点有一个较为深刻的把握,并对进一步了解青年卢卡奇的部分思想有所帮助。

关键词:印象主义;本质;分道扬镳

作者简介:高雪妮(1990.09-),女,陕西韩城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文艺学专业,研究方向:西方文论。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2-0-02

《分道扬镳》写于1911年,正值卢卡奇的青年时期。有学者认为,“无论如何,如果想要了解青年卢卡奇的观念和思想,人们必须考察一下收录在卢卡奇不太著名的《审美文化》中的一些论文(首先是同名论文以及《分道扬镳》……)”由此可见,《分道扬镳》对考察青年卢卡奇的思想观念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关于这篇文章的写作缘由是匈牙利一位师法马蒂斯的画家克恩什托克和他的朋友们在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举办了一场关于印象主义的画展,不料这次画展却引起了一场热烈而尖刻的争论,充满了反责的声音和琐碎的论调。卢卡奇看过画展之后,针对这场由画展而引发的争论写下了这篇题为《分道扬镳》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细数印象主义(绘画)的种种特征,并把这些特征当作不足之处对印象主义进行了尖锐的反驳与批判,并在最后得出印象主义已经在内部发生分道扬镳这样的结论。接下来,本文就先简要介绍《分道扬镳》这篇文章,分析卢卡奇蕴含在文章中的观点,然后再针对卢卡奇的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文本分析

《分道扬镳》是卢卡奇早期论文集《审美文化》(1913)中的一篇。在《分道扬镳》这篇文章的第一段中,卢卡奇十分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画展上展示出来的绘画作品的根本看法,即:他认为那些画作清楚而明确地表达了印象主义艺术在道路上的分道扬镳。接下来,他就从分道扬镳的原因和重要性两方面展开了文章的论述。为了在对卢卡奇的这篇文章做文本分析的过程中紧扣卢卡奇的论述思路,本文将大致按照卢卡奇在文中的段落次序来进行文本分析,以便最大限度地呈现出原文的基本面猫。

在《分道扬镳》的第二、三、四、五、六自然段中,卢卡奇主要论述的是印象主义内部分道扬镳的原因。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原因,那就是:克恩什托克和他的朋友们所展示出来的画作表现了事物存在的最基本、最必要的本质(essential nature of existence),而这个表现事物本质的艺术倾向恰恰与传统印象主义的特征相反,因此就产生了“分道扬镳”这个结果。在卢卡奇看来,克恩什托克在画展上展现出来的那些画作并没有代表一种新的倾向,也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的抱负,更没有代表一种可能与旧有“态度”发生冲突的新“态度”。那些画作仅仅传递了一种事物的静止,一种平和与和谐的东西。接下来的八、九、十自然段中,卢卡奇对印象主义进行了比较集中的批判。他在第八段中指出印象主义总是想不惜一切代价来交流生活或者艺术中的某个瞬间,即使这个瞬间根本就无法被交流。因此,艺术所产生的影响都变成了一种偶然性极强的影响。这样一来,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们的情绪就会沉淀为容器中的一种快乐的情绪,或者,相反地,艺术家之间无穷而多样的细微差别就只能产生出不可预测的反应。在第九段中,卢卡奇毫不留情地指出印象主义艺术是一种肤浅的艺术,这种艺术的背后实际上一无所有,并且它的表象也不会指示或传达出任何意义,而仅仅是把新奇和有趣作为唯一的价值标准。接下来的第十段中,卢卡奇又指出印象主义的另一大缺陷是缺乏实质性的东西,而且自身也没有一定的形式。

第十一到十六自然段中,卢卡奇更进一步对印象主义进行了批判,矛头主要还是集中在印象主义的一些特征上,例如混乱无序,缺少永恒的价值,无法被证实,被测量等等,这种批判由第十三段中连续八个“渴望/想要”(long for/want)从侧面反映出来。而第十六段主要论述的还是印象主义艺术的肤浅(surface)这一特征。

十七、十八、十九三段又回到了文章开始时提到的画展上,并再次强调了克恩什托克和他的朋友们并沒有想通过画展而到达一个什么目的。而十八、十九两段就是全文的结论:道路已经分离。真正伟大的印象主义画家只有当他们不是印象主义画家时才是伟大的。而对于克恩什托克的艺术来说,它带来了平静,表现了事物存在的本质,表现了事物中永恒的东西,所以就意味着对印象主义进行了宣战。在卢卡奇看来,这种艺术必须摧毁印象主义陷在各种情绪中的混乱无序状态。仅仅是这样的一种出现和存在,就相当于对整个印象主义,对所有的情绪,对所有的混乱以及所有的对于价值的否定进行了宣战。

总之,在《分道扬镳》中,卢卡奇的主要观点有:首先,针对这场画展上的画作,卢卡奇并不认为它们代表了一种新的艺术倾向或新的艺术态度。其次,卢卡奇在文中明确指出印象主义的几个重要缺陷分别是只强调瞬间的印象,妄想就生活或者艺术上的瞬间进行交流;他们的作品缺乏实质性的内容,缺乏形式。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卢卡奇认为印象主义内部产生了道路上的分道扬镳,以克恩什托克为代表的这些人只是尝试着在他们的画作中表现出了事物中一些本质性的东西。

二、对卢卡奇观点的一些看法

首先,卢卡奇对印象主义艺术批判的不足之处。在《分道扬镳》这篇文章最前面的注释里,有这么一句话:“卢卡奇声称印象主义关于世界的想象一无所指是站不住脚的,也是不公平的。印象主义画家们在创作肖像画和人物特征时,并没有强调心理学和和哲学上的问题。但是卢卡奇完全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从德加和马奈到雷诺阿和莫奈,印象主义画家们为了传达出自发性、个人主义和自由地从自然界的事物中寻求安慰这些价值而表达出了社会的渴望这样一个事实。”确实,尽管印象主义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和缺陷,但是上面引出来的这句话中指出卢卡奇忽略的这个事实却也是无法反驳的。

其次,卢卡奇对印象主义的正确看法。卢卡奇在《分道扬镳》中所讨论的宽泛意义上的印象主义画派,产生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达到它的鼎盛时期。此时的印象主义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印象主义已完全不同,“它继承着前辈让美术面向当代现实生活的创作态度,使美术进一步摆脱了对历史、神话、宗教等题材的依赖,使绘画脱离了讲述故事的传统方式。”而画家们为了生动地再现日常生活的种种景象和自然风光,纷纷离开空气沉闷的画室,走向原野,海洋和大自然,进入乡村,凭借自己眼睛所观察到的食物捕捉种种生动的形象,描绘大自然中千变万化的光线和色彩。然而任何一种艺术流派越往后发展越是会显现出种种弊端,尽管十九世纪的印象主义绘画流派在一出现时便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但是鼎盛期过了之后,也不免瑕疵尽出,就像卢卡奇在《分道扬镳》中所诟病的那样,这种艺术缺乏实质性的本质意义,只是凭借瞬间的印象进行艺术创作,这样会使艺术丧失永恒的本质。

第三,对印象主义艺术的批判与青年卢卡奇思想观念的关系。前面已经提到,《分道扬镳》是卢卡奇写于1911年的一篇文章,此时他26岁,这篇文章算是他早期的论文,与他后来所写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审美特性》等在思想上还是有所不同的,因此,要充分理解他在《分道扬镳》中的核心观点与看法,还需要结合他整个青年时期的思想观念来进行把握。

总之,《分道扬镳》这篇文章是卢卡奇对印象主义艺术(绘画)的一个全面而彻底的梳理与批判,论证精细,条理清晰,可以作为研究青年卢卡奇思想的一个重要资料。总之,在这篇文章中,卢卡奇最大的观点就是,印象主义艺术作为一个整体,已经在内部发生了分道扬镳的现象,而这一切,都是由克恩什托克的那场画展所传达出的表现事物最根本的性质,表现万物永恒的意义与价值,以及表现事物的有秩序,平静,和谐状态而开始的。

参考文献:

[1]衣俊卿主编:《卢卡奇再评价》,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32

[2]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81

[3]谢付庭:《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与19世纪印象主义绘画比较研究》,国际美苑,2010,01

猜你喜欢
印象主义本质
进退自如彰显本质
追根溯源回归本质
从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议印象主义风格的包容性
民族文汇(2022年16期)2022-05-18 20:16:41
由拉威尔《山谷钟声》主题形象塑造引发对泛印象主义风格的思考
艺术评鉴(2022年6期)2022-05-10 10:07:27
浅谈许幸之《印象派就是印象主义》
新生代(2019年15期)2019-11-13 22:48:31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最好的礼物——印象主义大师
德彪西音乐创作对印象主义绘画的借鉴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