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杰 郝晓波 鲁晓峰
【摘 要】目的:证实定点牵伸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优越性。探讨其作用机制,形成科学的操作规范,以利于进行临床推广。方法:选定符合纳入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定点牵伸法治疗,对照组组采用传统悬吊牵引治疗,对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及X线变化进行统计分析,观察观察两组的疗程与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对比:定点牵伸法治疗组为94.0%,传统悬吊牵引治疗对照组为88.0%。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定点牵伸法可以达到并超过传统悬吊牵引的疗效,疗效确切,治疗风险较传统方法有明显降低。
【关键词】中医推拿 定点牵伸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R27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79-02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病例均来自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门诊的患者,治疗组(定点牵伸法50例。对照组(传统悬吊牵引法)50例。治疗组50例患者中,女性患者28例,男性患者22例;对照组50例患者中,女性患者29例,男性患者21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
1.2.1 患者多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有急慢性劳损或外傷史或先天性畸形或退变。多由于长期低头所致,往往呈慢性发病,且病程较长。
1.2.2 颈肩背疼痛不适,受压神经根皮肤分布区感觉减弱,可涉及手指。
1.2.3 颈部运动功能受限,在患侧病变椎体旁常有压痛,可触及条索状硬结,伴上肢肌力减弱,甚者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及压颈试验阳性。
1.2.4 X射线见钩椎关节增生,可见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狭窄,有骨质增生和(或)韧带钙化,椎间孔变小。CT及MRI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
1.3纳入病例标准
1.3.1 病患症状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
1.3.2 年龄在40一65岁之间。
1.3.3 自愿加入本试验;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病例标准
1.4.1 病患不符神经根型颈椎病纳入标准者。
1.4.2 同时伴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血液病等等。
1.4.3 妊娠和哺乳期患者。
1.4.4 如病患同时接受其他治疗,可能会干扰到疗效观察的,不予纳入。
1.5病例剔除与脱落标准
1.5.1由于治疗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并发其他疾病,因而不能坚持治疗而又未完成研究规定的观察疗程者。
1.5.2出现影响疗效判断事件的病患,如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等。
1.5.3治疗期间出现颈部急性外伤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定点牵伸法)
操作如下
定点牵伸治疗
2.1.1 术者坐于患者床头前方,患者处仰卧位。
2.1.2 先放松颈肩部软组织,以按揉、拿法和弹拔等手法施术,往复施术10分钟。
2.1.3以左手拇食指端托顶错位关节之上位颈椎下关节突向上,掌根托住枕部;右手托下颌向上;两手协同,拉紧后稍作牵抖,以身体与床面之间不产生滑动为度,反复5次。两手互换,再作5次。
2.1.4 以左手拇食指端推错位关节之上位颈椎棘突向右,掌根托住枕部;右手托下颌向上;两手协同,将颈部向右侧弯至极限后向上牵抖,以身体与床面之间不产生滑动为度,反复5次。两手互换,再作5次。
2.2对照组
操作如下
悬吊牵引治疗
2.2.1 患者坐位于电子牵引椅(长春亮达医疗器械公司生产),时间15分钟,枕颌吊带牵引,牵引重量为患者体重的1/10,角度以患者舒适为度。
2.2.2 疗程: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一个疗程完成后间隔1天进行下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3疗程
以上两组治疗方法,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一个疗程完成后间隔1天进行下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4关键技术环节
2.4.1 对X线片中有椎间隙变窄或没有发现明显的椎间孔变小或变窄(钩椎关节错位、关节突关节错位)而有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体征者,经颈椎MRI,确诊是否为颈椎间盘突出症,不能作为纳入病例。
2.4.2 治疗过程中要充分松解颈部软组织,牵伸时定位精准,使牵伸力集中作用于关节错位的节段,方能获得显效。
2.5注意事项
2.5.1 严格按照适应症标准明确诊断后应用。
2.5.2 严格按着操作规程操作。
2.5.3 手法操作应规范,定位准确。
2.6合并症的处理原则
2.6.1 如疗程中患者出现其它症状,均可对症处理。
2.6.2 与治疗本病证有关的中西药物不得使用。
3 观测项目及指标
3.1诊断性指标
3.1.1 部位:关节突关节、钩椎关节错位或颈椎间盘突出,压迫或刺激相应节段的神经根。
3.1.2 症状:疼痛或麻木发生在相应神经根所支配区域。
3.2 安全性观测指标
不良事件:随时记录。
3.3 疗效性观测指标
3.3.1 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
3.3.2 中医证候学的观察。
4 疗效评定
根据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57](VRS-5):按疼痛层次分为:①轻微的疼痛(1分);②引起不适感的疼痛(2分);③具有窘迫感的疼痛(3分);④严重的疼痛(4分);⑤剧烈的疼痛(5分)。
5 结果与分析
6 讨论
颈椎病是多发于中老年人的骨科常见病,其中以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椎间关节)退行性变,压迫或刺激颈神经根[3],出现一系列以颈肩背部疼痛、上肢及手指的放射性疼痛、麻木为主的神经根刺激或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4]。目前临床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手法、按摩、牵引、物理因子治疗、医疗体操等)[5]。
经过临床观察,定点牵伸疗法是治疗本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仰卧位定点、短时间牵引、瞬间轻巧发力,以解除肌肉痉挛,纠正椎后关节的错位,增大椎间隙及椎间孔,改变颈椎负荷力线,使滑脱椎体复位,颈椎恢复正常的生理曲度,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消除肿胀,分解粘连,改善血液循环,以缓解和解除骨质增生、颈椎間盘突出、颈椎关节紊乱等原因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达到缓解和解决其临床症状,促使颈部恢复其正常的功能[6]。
综上,我们结合中医理论、生物力学与解剖学的理论,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定点牵伸法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又提供了新的选择[7]。
参考文献:
[1] 001.9-94 Z Y T.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S][D]. , 1994.
[2] 郑莜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J]. 试行, 2002: 151-155.
[3] 赵一男.中药扶正祛邪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4):168.
[4] 朱巍,贾连顺.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性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骨科杂志,2004,24(12):761.
[5] 刘影, 张艳伟, 王娟, 等.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5(11): 1005-1005.
[6] 张乾军.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认识及其治疗进展[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6, 18(2): 184-186.
[7] 金文勇, 宋柏林, 齐伟. 定点牵伸类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ISTIC, 2012,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