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B超图像观察

2014-04-29 19:39王东虹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

王东虹

【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B超影像资料,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45例和子宫腺肌病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观察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45例子宫肌瘤患者,40例患者经B超确诊,确诊率为88.89%。27例子宫腺肌病患者,23例患者经B超确诊,确诊率为85.19%,两组患者的确诊率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对临床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对患者的临床诊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B超检查;影像图像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61-01

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属于常见的妇科疾病,中年妇女是该疾病的高发性人群。临床研究表明,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临床症状、超声影像资料等极为相似,临床诊断期间,往往会出现误诊的现象。为提高临床诊断率,笔者对医院近两年收治的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抽取我院于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45例和子宫腺肌病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疾病均经临床病理证实,年龄为21岁至49岁,平均年龄为(26.91±2.91)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调、痛经等。

1.2 一般方法

本组患者入院后均行超声检查。进行超声检查前,嘱咐患者憋尿使膀胱处于充盈状态,辅助患者取仰卧位,将彩超探头的频率调至3.5MHz,对腹部進行扫描。扫描期间可从纵、横、斜等多个切面扫描,观察子宫情况以及子宫、卵巢血流组织变化情况。若检查期间若可见包块,对包块部位进行扫描。了解其周围组织血流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资料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行X2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超检查情况

分析表1中相关数据,45例子宫肌瘤患者,40例患者经B超确诊,确诊率为88.89%。27例子宫腺肌病患者,23例患者经B超确诊,确诊率为85.19%,两组患者的确诊率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2.2 B超影像资料分析

子宫肌瘤:分析患者影像资料,可见子宫呈不规则隆起状,与孕期4个月的产妇子宫大小无异,边界清晰。子宫形状异常,宫壁回声减低,探及瘤体可见其血液周围呈环状运行,周围出现光环(较暗)。瘤体内部的血流组织并不丰富,且血流形状主要为点状分布,血流频谱RI的平均值为(0.57±0.03)。

子宫腺肌病:观察患者的影像资料,可见子宫呈均匀增大,与孕期3个月的产妇子宫大小无异,边界模糊。宫壁回声呈增厚趋势。探及瘤体可见其血流较丰富,无暗淡光环。瘤体内部血流组织不丰富,主要呈短条状分部,流频谱RI的平均值为(0.72±0.04)。

3 结论

临床研究表明[1],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属于良性肿瘤,主要由子宫平滑肌的细胞大量增生引起,然而,若未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容易引起其他疾病。子宫腺肌病主要是由子宫内膜组织增生至子宫肌层中引起,具有一定的侵袭性。近年来这两种疾病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且患者的发病年龄、症状以及超声诊断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容易出现误诊的现象[2],直接影响着患者的临床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B超检查逐渐广泛的应用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诊断中,该方式具有操作简便、准确率高、可反复检查的特点。本组研究中,患者均行B超检查,45例子宫肌瘤患者的确诊率为88.89%,27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确诊率为85.19%,两组患者的确诊率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两种疾病的治疗方式存在差异,必须对患者的B超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提高临床诊断率。

笔者对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的影像资料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1)分析B超影像资料,观察患者的子宫情况。本组研究中,笔者发现子宫肌瘤患者增大程度明显高于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期间,可患者的子宫情况进行对比观察。(2)回声、边界情况。笔者认为,将B超资料中瘤体周围的暗淡光环作为对比诊断的指标。临床研究表明[3],子宫肌瘤存在假包膜的现象,经反射面反射,B超影像资料往往可见到暗淡光环。然而,子宫腺肌病患者无假包膜,无暗淡光环存在。同时,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增大呈不规则状,一般呈低回声取区,边缘清晰。而子宫腺肌病患者B超影像资料显示,子宫呈均匀增大状,宫壁回声增强,边界相对模糊。因此,笔者认为,临床诊断期间,B超资料中的回声、瘤体的边界进行病情确诊。(3)血流组织情况[4]。本研究中,子宫肌瘤患者瘤体内血流主要呈点状、枝状分布,且血流频谱RI的平均值为(0.57±0.03);子宫腺肌病患瘤体内血流呈短条状分布,血流频谱RI的平均值为(0.72±0.04)。可见,两种疾病的RI的平均值存在显著差异。国内相关研究表明[5],子宫肌瘤由于内部供血低于周边供血,其RI值低于0.7,而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周围血流组织不丰富,其RI值高于0.7。由此可见,患者的血流资料可作为临床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的特异性指标。

综上所述,B超检查对临床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同时检查期间,还应结合疑似患者的其他诊断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 黄艺,陈艳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34)86-87.

[2] 孙莉,尹钰荣.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临床及超声特征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2013(02):263264.

[3] 储勇伟.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特点比较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9):1582-1583.

[4] 王海涛.经阴道超声探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J].中国实用医药,2012(05):103-104.

[5] 孙立娜,胡月飞,张旭等.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11):71-72.

猜你喜欢
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
温宫通血法针灸治疗子宫腺肌病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对比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
三维彩超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子宫肌瘤采用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扶正化瘀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