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娟
摘 要: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一节探究性实验教学公开课出发,结合教学实践,讨论了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意义、课题的选择和实验的有效性等内容,分析了影响实验有效性的因素,提出了改进策略。
关键词:探究性;有效性;实验教学
笔者听了一節初中生物学市级公开课《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实验过程中学生会提出一些问题,如: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有影响吗?唾液的浓度对唾液淀粉酶有影响吗?酸或碱对唾液淀粉酶有影响吗?食盐对唾液淀粉酶有影响吗?等等。教师的课前准备很充分,根据学生的提问确定研究的内容:对唾液淀粉酶有影响吗?将全班学生分组,了解每个小组的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材料,等等。课上教师简单询问了一下学生的探究主题,然后留了大量的时间给学生实验,每个小组都在很积极地操作:收集唾液、滴加淀粉糊、水浴加热、滴加碘液、设计对照试验、观察……有的小组得到了预期的实验结果,有的小组不断重复实验,有的小组请教师指导。由于时间问题,教师留给学生分析结果、表达交流的时间较短。从全班实验来看,只有少数小组体验到实验成功的快乐,绝大多数小组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从实验中获得问题的答案。结合这节课和教学实践,笔者对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重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意义
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能大胆地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如,这节课中一位学生想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他设计的对照实验一组是37 ℃,一组是39 ℃,实验结果不理想,于是他重新设计一组实验,把温度提高到了70 ℃,结果很明显,从他汇报时的自信与兴奋中可以看出他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二、选择难易适度的探究性课题
探究性生物实验开展的阻力是探究性课题的难度与探究时的过于开放,使探究过程难以控制,学生失误较多,延时耗时。本节探究课内容比较开放,学生自主选择想要探究的课题,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讲难度较大,需要课前讨论并修改方案。对于教师来说,课堂上要面对十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的情况教师很难掌握和进行全面指导,学生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缺乏分析和应变能力,导致很多小组在不明白哪里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重复无效的实验。由于给了学生充足的实验时间,最后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就显得很仓促,还需要继续利用课时完成结果分析,解决学生的疑问,所以整个探究过程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三、教师主导的有效性是提高探究性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教师主导着整个教学活动的进行,起着组织和管理者的作用。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如何选择最优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来解决有限的教学时间影响探究性实验教学高质量的开展这个难题,是提高探究性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如果教师的教学策略改为“进行实验—分析结果—改进实验方案—再次实验—分析结果”,探究的有效性就会大大提高。
四、在探究性实验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突出
探究性实验是模拟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过程。如果每节探究性实验课都将每个环节深入下去,教学时间肯定不够。因此,教师在一堂课上应该有侧重地选择某个探究环节进行训练。例如,这节课上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实验操作,缺乏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学生的收获相对较少。如果将教学重点改为训练学生设计实验、分析结果的能力,学生的收获可能会更多。
五、学生生物实验操作技能的规范化和程序化亟待提高
在这个实验中,学生操作不规范的现象普遍存在,例如,震荡不充分、水浴加热时温度控制不准确、唾液收集方法不合理,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这也给广大初中生物教师提了个醒,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进行实验基本操作的指导和训练,这也是探究性实验有效完成的一个基础。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誗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