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边境孟定镇与南邓特区中学生体育兴趣调查分析

2014-04-29 09:27彭荣倩
西江月·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体育兴趣比较中学生

彭荣倩

【摘 要】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体育兴趣就是个人对体育特殊、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中学生从事体育实践最强有力的动力,而中学生的体育兴趣受到学生、社会、家庭、学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同时体育兴趣的激发又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要加强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本文运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中缅边境中学生体育兴趣异同作出比较分析,针对统计结果中发现的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体育兴趣;中缅边境;中学生;比较

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的功能日益突出;通过对中缅边境中学生体育兴趣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各自的缺点与不足,有利于双方相互借鉴学习;同时,本次调查还可以为促进中缅边境之间在教育方面的的交流与发展尽绵薄之力;影响中学生体育态度与习惯的因素有学校、家庭、社会三类,其中学校是最主要因素。增强中学生体质,引导他们设立符合自身情况的学习目标定向,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享受体育所带来的乐趣,又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研究对象

中缅边境中方孟定镇民族中学和缅方南邓特区中小学校,两所学校的中学生各150人,一共300名参加了本次研究,其中男生150名,女生150名。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根据论文研究内容的目的和研究的目的,我查阅了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库(1990-2012年)中我国关于体育兴趣方面的文献与理论研究成果。

2.2访谈法。根据研究的需要对孟定民中和南邓中小学校的体育老师中学生及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师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

2.3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目的,查阅相关书籍与相关文献,并遵循体育科研方法的要求,设计出关于中学生体育兴趣状况方面的问卷,并准备发放问卷300份。

2.4数理统计法。对通过调查、访问所获得的有效数据,按照体育统计学的原理与基本方法用Excel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处理,最后得出研究所需要的数据。

3.结果与分析

从表一可以看出,从中缅双方中学生对体育课的感兴趣程度,可以推理出两国边境中学生对体育的感兴趣程度,由于都是边境,而且是两国交界处,中学生们的体育兴趣大体上有所相似,这是天然的地理环境造就的,而且由于边境上互通互市,也增加了边民的沟通交流,但又存在一定的不同,就是本土文化之间的差异,这一点是变不了的,如图中显示,具体差别情况如下表:

联系上面图一、图二和表一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中缅边境中学生对于体育还是十分感兴趣的,只是可能对喜欢的项目有所异同,不喜欢的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有可能是真不喜欢体育,也有可能是自身条件受到限制等,这就是目前中缅边境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现状。

中缅边境双方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影响因素分析:

3.1主观因素

3.1.1民族差异

从表二中可以看出,中缅两国的名族构成存在很大不同,而民族与民族之间由于信仰、生活习惯、生活条件、生活方式以及地域的差异,导致他们在从事体育活动的时候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3.1.2中缅双方学生自身对体育课的爱好程度

从表四可以看出中缅双方中学生对体育的爱好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学生自身对体育的爱好程度也是影响中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

3.2客观因素

3.2.1校方安排课时数。通过问卷统计的调查结果来看,中方孟定镇民族中学每周的体育课安排是两节,每节课45分钟;缅方南邓中小学校每周的体育课安排是一节,每节课40分钟;从课时的安排上就有明显的差别,因此从学校的重视程度来看也可能对学生的体育兴趣产生一定的影响。

3.2.2学校体育课教授内容。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缅方学校教授的体育项目比较单一,只有田径和体操,以至于从主观上就影响到学生们对体育的兴趣。而中方学校教授的体育项目比较齐全,学生们对于项目的可选择性相对较高,所以学生们的体育兴趣也会相对提高,学生们有自己想玩的项目所以对于体育会很感兴趣。综上所说,说明中缅边境中学生体育兴趣呈现出明显的不同。

4.结论

4.1中缅双方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现状就是双方中学生体育兴趣存在很大的差异。

4.2中缅双方的民族差异,说明民族的构成也对中学生体育兴趣有很大的影响。

4.3中方孟定镇民族中学学生的体育爱好较缅方南邓中小学校学生体育爱好广泛中方较缅方重视程度更高,让学生劳逸结合,并且保证设备齐全,让学生有的放矢,所以学生热爱体育,且兴趣也很高。

4.4由于中缅双方所教授的体育项目不同也大大的影响了双方中学生的体育兴趣,以及兴趣的方向。

5.建议

5.1缅方学校应借鉴学习互补互利,借助地理优势多和中方孟定镇民族中学进行学习交流,借鉴中方学校好的地方,不要一味的认为体育不重要,只有学好文化科科目才是硬道理,应该结合实际,从实际出发并听取学生的意见综合考虑。

5.2分析学生的学情,调整每周体育课节数,让学生们能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去学、去玩各种体育项目,同时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民族、生理发育、心理发育、社会适应及不同爱好点等进行分析。

5.3完善软件和硬件设施,兴建体育场地,购买体育生器材,聘请体育老师,并组织各种项目的运动会,让学生们都能积极参与,从而增进学生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杨明陶.中学生体育态度与习惯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

[2]趙立平.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与成就目标定向的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3]徐秀权.中学生体育课兴趣影响因素与激励方法浅析们[J].教师论坛,2004(2).

[4]林素梅,裘友凤,周鑫.中学生体育兴趣形成因素的分析和培养[J].科教文汇,2009(27).

猜你喜欢
体育兴趣比较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在小学体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浅议
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方略
浅谈中学体育课中的趣味性
同曲异调共流芳
中日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比较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