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媒体信息技术能使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资料有机组合,能做到图文并茂、声情并茂。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其功能,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激活课堂思维,起到化难为易和扩大练习容量等作用,这样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 创设情境 提高 效率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研究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数学有效创设教学情境的研究”(课题批准号:2012YQJK227)。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34-02
踏入21世纪,人类生活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家教育部现在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要求,新课程标准:“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现代信息技术形声结合,声画并茂,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利于我们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取有用的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动脑分析、思考和探究,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交流互动,发展思维,提高能力。下面谈谈本人对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感受。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个精彩的开头环节,往往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新奇好玩的感觉,不仅能迅速地挑动学生的数学神经,使学生把学习数学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轻松自然地进入到学习新知的情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能使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资料有机组合,做到图文并茂、声情并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性,诱发求知欲,为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所以,课堂导入作为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一开始就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能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对准所要学习的知识,必定能够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导入时我设计了一个小故事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一天,猴妈妈和它三个儿子在山下散步时捡到几个相同的大饼,于是猴妈妈就每个儿子分半个大饼(同学们,半个大饼怎用一个分数表示?学生回答后我在黑板上写出“二分之一”)。但见只分半个大饼,二儿子马上就不乐意了,它不停地嚷着要两块大饼,猴妈妈没办法,只好收回刚才二儿子的半个大饼,再重新拿出一个大饼平均分成四块,把其中两块分给二儿子。(同学们,这两块大饼怎用一个分数表示?学生回答后我在黑板上写出“四分之二”)。三儿子一见,也嚷了起来:“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妈妈又只好收回三儿子的半个大饼,再重新拿出一个大饼平均分成六块,把其中三块分给三儿子。(同学们,这三块大饼怎用一个分数表示?学生回答后我在黑板上写出“六分之三”)。猴哥哥见两个弟弟都拿多了几块大饼,它马上急得大喊:“妈妈这样分不公平!”(同学们,猴妈妈这样分大饼公平吗?)】就这样一个小故事,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了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个课堂顿时变得十分活跃,自然而然的导入了新课,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情境,化难为易。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很强的学科,不少学生望之而生畏。在传统的数学课堂里,很多教师不得不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如何引导学生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上,但即使如此,仍然有部分学生会由于理解能力的不足,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甚至疲劳感。因此,广大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学科整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灵活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用多媒体演示知识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化,帮助学生完成从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过渡,使教材变“活动”起来,把理论、概念、公式全部具体化、形象化和生动化,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
例如去年在外校参观学习时,我听了一节 《年、月、日》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这位教师展示了一个多媒体课件:先在屏幕上表现彩色的太阳、月亮、地球三个天体的运动规律,形象地展示了地球绕太阳一周是一年,月亮绕地球一周是一月,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为一日。这个看似简单的课件在短短的几分钟就把学生带入了神奇的宇宙,这样不仅让学生认识了年、月、日,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热情。多媒体信息技术,正是透过鲜明的图像、动画和音响效果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它灵活多样,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要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易如反掌。过去教师很难示范清楚的环节,现在用多媒体可以很容易就表现出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通过观察,快捷、全面地建立起知识表象,激活学习思维,有利于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合作交流、总结结论,明显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多媒体作为一个信息展示的综合平台,其具有运载信息量大、反应及反馈速度快、综合表现力强和容易控制等诸多特点,有助于学生敏捷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利用它,不仅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学习情境,甚至恰到好处地创设一些激励情境,拓宽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来源;还可以通过逼真模拟出的影像资料,把知识问题建立在学生的生活背景上,使学生既能获得实际的生活体验,又能高效便捷地体验到相关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他们探究学习,扩大探索知识的视野和获取知识的途径,激活课堂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这个重点,先利用计算机画好一个圆柱,演示沿着高把这个圆柱平均分割成若干等份,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些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如此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的圆柱体积是完全相等的。我再问学生:你还发现了什么?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长、宽与圆柱什么有关?接着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最后让他们自己总结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
四、创设情境,练习扩容。
在传统课堂,因为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教师在课堂中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过去的课堂练习,教师大都只能面向全体学生作一个统一的练习设计,无法考虑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往往还要通过批改完作业或测验才能了解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接收反馈信息的过程很慢,如此的练习设计往往会导致高才生吃不饱、学困生又吃不了的困局。现在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布置練习和辅导,正好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由于现代信息技术拥有实时高效、同步传输、在线交互的优势,它可以实现对学生课堂练习的即时反馈,一方面满足了学生自己想了解学习效果的愿望,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反馈回的信息,为下一步教学决策提供更加准确、更加有针对性的参考。
例如,教学“相遇问题”内容比较抽象,一般学生都觉得难以接受。于是布置练习时我用课件模拟笑笑和淘气同时从自己的家里出发相向而行的情景,学生感觉十分有趣,于是再引导他们细心观察:两人1分钟各行了多少米?2分钟呢?5分钟呢?8分钟呢?当两人经过10分钟时,出现了什么情况呢?(相遇)两人所走的路程和与两人的距离有什么关系?这样运用多媒体,不但可以使练习内容多样化,增强训练密度,实现精讲多练的目的;而且能够设置多种类型的题目,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地突破重难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综上所述,恰当地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无疑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好手段。当然,教师要想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自身的素质也要提高,自己既要熟练地掌握好多媒体技术,又要肯花心思去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找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数学科的最佳整合点,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它的优势和功效,实现既减轻学业负担,又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作者简介:
彭亮华,男,广东茂名人,本科学历,小学副高级职称,茂名市茂南区镇盛中心二小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