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集体活动中教具使用存在的问题

2014-04-29 15:12张超马玉娟刘海涛
数位时尚 2014年4期
关键词:数学活动大班幼儿教具

张超 马玉娟 刘海涛

【摘 要】教具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桥梁。在集体活动中运用有利于幼儿真正地理解和接受教师所传授的内容。大班阶段是培养幼儿对数学兴趣的关键阶段。在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教学中,教具的使用是非常常见的,几乎每次活动教师都会运用教具来教学。但是仔细分析教师运用教具的情况,我们就会发现这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研究幼儿数学活动中教具使用的情况,分析在教具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对幼儿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思维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班幼儿;数学活动;教具;教具使用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的思维方式,抽象的数学知识对幼儿来说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具可以作为帮助幼儿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桥梁。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的关键阶段在大班阶段,在大班数学活动中,教师利用教具直观地展现数学知识是非常常见的,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有些教师准备的教具外形非常美观,深得幼儿喜爱。但是教具并不是只要外表美观就好,教师使用教具的最终目的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和教师恰当地使用教具是分不开的。如今幼儿教师对教具使用的认识在不断深入,运用能力也在不断进步。但是在观察中发现,教师在使用教具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此提出,希望对幼教事业的进步有所帮助。

一、教师在使用教具时存在的问题

(一)教具呈现时机不恰当

大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会根据幼儿的认知情况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推进教学的进行,使用相应形式的教具来辅助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观察教师教学中发现,教师在更换教具时会存在呈现时机不恰当的问题。有的老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具呈现的时机,过早或是过晚地将教具呈现出来,如果教具呈现过早,幼儿还没有到达接受的水平,那么对于教师对教具的展示操作就会不知所云。如果在幼儿已经对所讲内容掌握的非常熟练,教师还停留在原地不继续,那么教具的运用对大部分幼儿没有挑战性,教具的使用就流于形式,没有意义。例如,教师在讲解自编应用题时,开始向幼儿展示一幅情景图画,师生共同从图画中寻找素材进行自编应用题的讲解与练习,在这一阶段进行完以后接着就拿出算式题卡让幼儿根据算式进行应用题创编,但是由于过渡过快,大部分幼儿还没有达到仅凭借抽象算式就可以进行自编应用题的水平,所以不能回答。笔者认为如果老师在展示完情景图画再展示一些单独的图片作为一个过渡,让幼儿对于应用题的概念结构掌握的更为清楚熟悉以后,再呈现数学算式让幼儿创编的话,效果会可能会更好。

(二)操作教具时教师语言使用规范

教具可以促进幼儿能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但是教师的指导语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在运用教具时多会伴随语言指导同时进行。但是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教师伴随操作教具运用的语言会出现不规范、表达不清晰的现象,幼儿不能理解老师想要表达的意思,使幼儿的思路更加混乱,导致幼儿不能很好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不利于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案例一:T:我说了一共有五串葡萄,有四串紫色的葡萄,还有几串?还有串个是什么颜色?S:绿色的葡萄。T:那这个算式怎么列?S:5-1=4。T:我说了,一共有五串葡萄,紫色的有四串,还剩下一串是什么葡萄?S:绿色。T:用一个算式怎么表示?S:(沉默)。T:一共有几串葡萄?S:5。T:1,2,3,4,5,一共有五串对不对?那我问你紫色的葡萄有几串?S:4串。T:4串对,那你告诉我这个算式是什么?S:5-4(一个幼儿答道),后幼儿齐回答:5-4=1。T:因为我最后问的是还有几串?还有一串什么颜色的葡萄对不对?S:绿色的。T:还有一串绿色的葡萄,那么这个算式就是:5-4=1。S:5-4=1。T:看看你们答对没有。(老师找出算式卡5-1=4贴在葡萄卡片的旁边),对了吗?案例中所涉及的内容是减法,在减法教学中教师应该借助对物体的取走或是分开这样一个操作展示的过程来让幼儿理解减法的含义,知道什么是减法,让幼儿体会到在什么情况下要进行减法运算和怎样进行减法运算。但是案例中老师并没有让幼儿体会到减法的含义,而是总是模糊的表述:“一共有5串葡萄,4串紫葡萄,还剩下几串葡萄?”教师没有在原有物体基础上拿走一部分,却还是向幼儿提问:“还剩下几串葡萄?”教师将图片上的图案进行大小、颜色等形式的分离,但是教师陈述条件和问题的方式却前后并不协调,这样就造成幼儿头脑混乱,不知道是老师说的什么意思。老师借助教具所运用的语言和对教具的操作都没有体现出减法的含义和特点,所以幼儿回答不上来。

(三)教师在操作教具结束后缺少总结

观察中发现教师在带领幼儿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会结合所讲的内容以及所操作的过程向幼儿提出问题,在幼儿将一系列问题回答完以后,教师所要讲的内容也就就此引出了。但是在这个过程结束以后,有的教师不会对过程中幼儿回答的答案或是操作的经验进行总结,而是直接就进行下面的内容,这样使幼儿所体会的知识和经验缺乏梳理回顾的过程,幼儿有时不能清楚老师所教的内容的真正含义和特点,不利于幼儿数学知识的掌握。例如教师在讲授对称图形的内容时,教师一边操作教具展示对称图形的特点一边问幼儿问题,幼儿能够根据教师的操作和引导下回答出问题,并按教师预设接受新的概念:“对称图形”。但是教师虽然一直利用教具向幼儿呈现对称图形的特点,教師并没有对对称图形进行总结和归纳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幼儿之前观察教师操作得来的内容是零散的、表面的,并不一定真正清楚什么是对称图形,只是记住并重复这个名词而已,所以教师应该注意在讲授完新的知识后要和幼儿共同交流总结,这样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完整的数学概念。

(四)幼儿操作教具不充分

为了能够使幼儿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组织多种活动形式,让幼儿在充分参与和体验中掌握数学概念。教师们准备直观的材料能帮助幼儿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幼儿通过对教具的操作能够有利于感知和建构数学知识,但是在观察中发现教师在组织活动时,会忽视幼儿操作和参与的重要性,只是找个别幼儿进行操作和体验,其他幼儿当观众看,还有老师仅仅自己做展示操作,独白式地讲解所准备的内容,没有涉及幼儿参与的环节,这对幼儿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案例二:T:老师拿的这个是什么尺子啊?S:厘米。T:厘米尺。S:厘米尺。T:老师如果没有厘米尺怎么量?S:用手。T:好了,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小巧门来量的。(老师操作展示)T:还有(老师拿出米尺)。S:米尺。T:我这个有多长?S:一米。T:好了,看看咱们这个桌子有多少长度。(老师量每个桌子的的长和宽,量完桌子,老师又量了黑板和墙的长度)案例中教师一直是自己在做展示性操作,幼儿在一边观察,教师不曾让幼儿自己操作测量,这只会让幼儿看见表面,对于测量的技能没有机会尝试,不能保證幼儿真正会测量了。

二、为教师恰当使用教具提出建议

(一)教师要把握恰当的时机呈现教具

教师应该在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和幼儿的发展水平来决定运用什么教具。在组织活动中教师要对每件教具做好计划,什么时候呈现教具,怎么呈现、如何展示引导幼儿操作等问题做好全面规划。为了能够适时呈现教具,教师要明确活动设计的内容还要清楚幼儿的发展水平,只有教师对幼儿掌握的情况和发展水平做到心里有数,才能在适当的时机呈现适当的教具,使教具和活动内容同事循序渐进地发展变化。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密切关注幼儿对所讲内容掌握程度,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选择时机呈现教具。

(二)规范教师操作过程中的语言

数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讲解对幼儿理解数学概念是十分重要的。作为教师应该在操作教具中注意语言的运用。教师在活动中的语言不仅要科学准确、规范,而且表达要流畅清晰、生动形象,幼儿能够明白老师想要传达的意思,这样有利于幼儿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教师要注意避免前后矛盾、抽象难理解的现象发生。因为那样的话,会使幼儿头脑混乱,很难理解所学的内容,阻碍活动顺利进行。

(三)操作结束后做好总结

活动中教师展示教具过程中会通过向幼儿提出问题来使幼儿更好地体验数学概念。虽然幼儿会正确回答问题,但是幼儿在这时掌握的知识还是零散的、浅显的,如果教师不进行归纳和总结,幼儿对知识的理解还不是很系统,而且非常容易忘记,不能够很好地完成后续活动的。所以教师应该注意在活动中下一个环节开始之前要对前一个环节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幼儿形成完整的系统的数学概念。当幼儿做完集体操作练习后教师也应该进行适当的总结,幼儿做得好的地方要及时给予肯定强化,做的不好的也要指出,并激励幼儿继续努力。

(四)保证所有幼儿充分参与活动

有研究指出幼儿参与到活动中,自主进行操作时间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尽量多的让幼儿自己亲手操作和体验,对于幼儿将抽象知识具体化,进一步感知和建构数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应该注意要为幼儿创设尽可能的机会进行操作,幼儿在情境中进行探索和操作,这样更有利于幼儿建构数学概念。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该尽可能保证全班幼儿都能够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中,避免在活动过程中只是找个别幼儿或是根本不让幼儿参与的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教具作为幼儿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合理利用教具有助于达到优化教学的效果。在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法和幼儿的发展水平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准备教具,将教具和活动有机结合,激发幼儿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意不断反省使用教具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原因,发现对策,不断进步,使教师和幼儿共同成长。

参 考 文 献

[1]黄瑾.学前儿童数学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4~76

[2]郭丽.幼儿园教具使用的有效性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3(2):100~101

[3]黄瑾.幼儿园数学教育与活动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38~140

[4]朱金玲.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指导研究[D].河北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118

作者简介:张超(1989—),女,满族,河北承德人,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研究生,学前教育学专业,研究方向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马玉娟(1985—),女,汉族,河北沧州人,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研究生,专业:教育史。刘海涛(1988—),男,汉族,河北沧州人,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研究生,专业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数学活动大班幼儿教具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微课技术在初一数学课堂教学运用初探
刍议苏科版初中数学活动的对策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浅谈主题区角活动中有价值的数学活动
玩转学具 玩转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