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景说理散文是议论散文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特殊”就特殊在一个“景”字,这种样式关注的人比较少,写出来很容易受到阅卷老师青睐。一般而言,跟“景”密切相关的散文有三种:写景散文,借景抒情散文,因景说理散文。要写好因景说理散文,就要先对这三种散文样式的异同有个了解。
这三种散文样式的共同之处都在于通过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不同之处则主要在 “景”、“情”和“理”上,参照下表可以比较清晰地作出区别。
本类型以“感悟”为核心,分为四个构思环节:景——理——析——景。
(1)景。因景说理散文开头就要呈现一个“景”,这个“景”可以是“风景”,也可以是“场景”,以前者为主。这个“景”是文章的“由头”,“由头”是引发思索感悟的一个“触发点”。
(2)理。这是文章的关键部位,“理”由“景”来,这“景”“理”之间要有逻辑,文章转接得要自然。要合乎这个要求,所因之“景”必须有“理”的承载力,所得之“理”必须有分析的可能性。
(3)析。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文章要对由“景”所悟得之“理”进行分析,分析的手法也是多样的,常规论证方法如例证、引证、对比论证、假设论证都有用武之地。
(4)景。这是文章的最后部分,也是最能体现“散文”特点的一个部分,需要再借助一个“景”(风景、场景)来收束全篇。这个“景”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能“托住”上面的“理”,二是要能“照应”开头的“景”。
本类型成功运用的关键在三处:
(1)确立一个有阐述价值的“理”。因景说理散文姓“理”,“议论性”是其核心要素,是灵魂。所以,动笔之先首要任务是确定要一个“理”,这个“理”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限于一个领域、一个方向,不要面面俱到的空洞之理;二是合乎作者驾驭能力,有素材印证分析。
(2)合乎逻辑地分析“理”。“分析”是议论文的最大特点,说理散文也要具备这个特点。“分析”要讲逻辑,讲条理,讲方法,讲分寸,这些,都是文章成功的关键。
(3)设计好收尾两个有生活意蕴的“景”。之所以称之为“散文”而不是“议论文”,最大的标志就在收尾的“景”上,之所以能得高分的“亮点”也在收尾的“景”上。这“景”也是在动笔之先要寻找好、设计好的。这个“景”也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生活意蕴;二是有滋生“理”、包容“理”的包孕能力。
林清玄
(1)二十多年前的乡下没有路灯,夜里穿过田野要回到家里,差不多是摸黑的,平常时日,都是借着微明的天光,摸索着回家。
(2)如果是有月亮的时候,心就整个沉定下来,丝毫没有了黑夜的恐惧。乡下的月光是很难形容的,它不像太阳的投影是从外面来,它的光明犹如从草树、从街路、从花叶,乃至从屋檐、墙垣内部微微地渗出,有时会误以为万事万物的本身有着自在的光明。假如夜深有雾,到处都弥漫着清气,当萤火虫成群飞过,仿佛是月光所掉落出来的精灵。
(3)在童年的岁月里,我们心目中的月亮有一种亲切的生命,就如同有人提灯为我们引路一样。我们在路上,月在路上;我们在山顶,月在山顶;我们在江边,月在江中;我们回到家里,月正好在家屋门前。
(4)直至如今,童年看月的景象以及月光下的乡村都还历历如绘。但对于月之随人却带着一些迷思,月亮永远跟随我们,到底是错觉还是真实的呢?可以说它既是错觉,也是真实。由于我们知道月亮只有一个,人人却都认为月亮跟随自己,这是错觉;但当月亮伴随我们时,我们感觉到月是唯一的,只为我照耀,这是真实。
(5)长大以后才知道,真正的事实是,每一个人心中有一片月,它是独一无二、光明湛然的,当月亮照耀我们时,它反映着月光,感觉天上的月也是心中的月。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心里都有月亮埋藏,只是自己不知罢了。只有极少数的人,在最黑暗的时刻,仍然放散月的光明,那是知觉到自己就是月亮的人。
(6)这是为什么禅宗把直指人心称为“指月”,指着天上的月教人看,见了月就应忘指;教化人心里都有月的光明,光明显现时就应舍弃教化。无非是标明了人心之月与天边之月是相应的、含容的,所以才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即使江水千条,条条里都有一轮明月。从前读过许多诵月的诗,有一些颇能说出“心中之月”的境界,例如王阳明的《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7)确实,如果我们能把心眼放开到天一样大,月不就在其中吗?只是一般人心眼小,看起来山就大于月亮了。
(8)还有一首是宋朝理学家邵雍写的《清夜吟》: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9)月到天心,风来水面,都有着清凉明净的意味,只有微细的心情才能体会,一般人是不能知道的。
(10)我们看月,如果只看到天上之月,没有见到心灵之月,则月亮只是极短暂的偶遇,哪里谈得上什么永恒之美呢?
(11)童年让自己光明一路的天心明月又轻轻地照着我脚下的路了!
分析:
本文是一篇成功运用本策略的作品。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紧紧围绕“景——理——析——景”这个关键构思逻辑设计。“景”是天心之月,“理”是“见到心灵之月才会体会到永恒之美”。
(1)“景”。第(1)-(4)节是写景。先是叙述童年的生活背景,然后描写童年晚上月下的情景,接着用两段描述了个人的感受。
(2)“理”。第(5)节是说理。指出“每个人心里都有月亮埋藏”。
(3)“析”。第(6)-(10)节是分析。先是分析为什么禅宗把直指人心称为“指月”,进而借两首诗来分析观点,发出“如果只看到天上之月,没有见到心灵之月,则月亮只是极短暂的偶遇,哪里谈得上什么永恒之美呢”的感喟。
(4)“景”。最后一节是写景。用虚拟之笔含蓄表达美好的期盼。
怀想天空
(1)我考试的地点在五楼,透过半开的窗可以看到天空,那蔚蓝又寂寞着的天空。
(2)犹记得儿时的天空。我躺倒在苇荡的怀抱中,仰望无尽的天空。天空中传来寂寥而又欢乐的“啊——啊——”声。接着,硕大的雁阵便出现在蓝色的画板上。几十只大雁“人”字形向南方飞去,广阔的苍穹上上演一出绝世的舞蹈。
(3)那时,我并不知这里边有一种民族文化哀愁。后来,我在古代名篇中,读到了“雁阵惊寒”,顿时感到了一种彻骨的诗意。于是,我一次又一次仰望天空,努力寻找大雁的影子。然而,我失落了,它们越来越少,“雁阵惊寒”般的名篇也很少问世……
(4)是谁偷走了“雁字”的影子?
(5)又是谁,荒芜了文化的天空,扼杀了我的诗意的哀愁?
(6)每每表现出如此忧伤时,我都会被人嗤之以鼻。他们以为我矫情作态。这些朋友,往往热衷于网络上炒作的美女以及传贴的搞笑的动画!他们永远不会明白,自然的天空和文化的天空一旦寂寞,人们的心也会寂寞的。
(7)的确,对于如今的快餐式文化,我是落伍的。我不看武侠奇幻,不听周杰伦或是摇滚,不爱上海滩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只爱丽江的石板路和周庄的乌篷船,只爱中国人心中的文化“雁阵”……
(8)你可以对我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可是,你知道,当我听到伊能静的《念奴娇》时,心中是怎样一种彻头彻尾的悲伤?旋律低劣且置一边,那一句“羽扇纶(lún)中”仿佛一把尖刀刺向我的耳膜!我赶紧躲开,塞上耳机,继续听我的“二泉映月”,我的“春江花月夜”。
(9)我并没有拒绝现代文明。我家中也是家用电器应有尽有。我也看炒作至热的电影。但是,在现代商业文明的裂缝中,难道不能萌发一些永恒民族文化的新芽?
(10)那些缺失的情感,丢失的文化,我是多么想把它们的种子找回来,种到人们心中去啊!
(11)我亲爱的寂寞的天空,我该如何帮你找回“雁阵”的影子?
(12)前些日子,和七岁的小弟弟一同回乡。走在儿时嬉戏过的河边,心中又是一阵惆怅。天空中突然传来寂寂寥寥的“啊——啊——”声。我大喜,抬头却只见两只大雁孤零零地飞过。
(13)弟弟摇着我的手问:“哥,那是什么鸟呀?”
(14)我吸了吸鼻子,说:“哥不知道。”我不想告诉他那是大雁呀,因为真正的大雁不是这个样子的。它们本应该三五十个一群,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唱着大风之歌,欢快地向南方飞去。
(15)我只是愣在那里,怀想着那曾经喧闹过的天空。
分析:
本文是一篇成功运用本类型的高考满分作文。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紧紧围绕“景——理——析——景”这个关键构思逻辑设计。“景”为大雁在天空飞翔,“理”是“文化的天空不能荒芜”。
(1)景。第(1)——(2)节为开头部分,呈现关于“天空”的两幅“景”,引发下文的“理”。第(1)节从眼前写起,突出“寂寞”。第(2)节写记忆中的“景”,与第(1)节对比。
(2)理。第(3)节点出本文要说的“理”:“民族文化哀愁”。这个“理”是从“雁”这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意象中提炼出来的,是第(1)(2)节的结论,更是下文的中心。
(3)析。(4)——(11)为主体分析部分。先用两个独立成段的短句强化观点,进而用两个对比论证、两个例证,突出“我”对民族文化沦落的担心。
(4)景。(12)——(15)为结尾部分,再次设计了一个场景来抒发对民族文化象征的大雁消逝的哀痛。其中,(12)——(14)节叙述“我”和弟弟的对话,第(15)节最后点题,表达对过去美好“天空”的“怀想”。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参考例文:
一花一世界
李览青
最爱于宁静的夜晚,听着不远处传来的“铃铃”风的声响,这是自然最本真的梵音。
放假前一夜,校园中的人已所剩无几,一栋教学楼里亮着三五盏灯,纷嚣已尽,只剩下微凉的夜意。我轻倚在天台上,一边是繁华的街景,一边是寂寥的禅寺。风轻轻送来风铃的歌唱,夜间的天宁宝塔有着特殊的意韵。
去过不少寺庙,都是在喧嚣的白天,粉白的墙壁、金黄的殿身、精致的佛像,每一件都是精美的艺术品,但总觉少了些什么。请来几柱香,虔诚地点上香烛,火红的烛泪不小心在手背上留下几道泪痕,鼻间萦绕着檀香,闭眼,低头、俯身,这样的场景静谧而美好。然而,当上百个人挤在同一个广场中,这意境又变了味。佛门清静之地,布满尘世纷嚣,多了那些功利虚华,与禅意大约是不符的。
佛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本在人心,大道融入万物之中。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因而夜晚的禅寺,隐入漆黑的背景,一如人回归漆黑的穹宇,此时的佛道才有被参悟的可能。在晚风中闭上双眼,静静聆听,一个黄袍僧人的身影渐渐浮现。他跪在暗红的垫褥上,手中的木鱼因常年的敲击形成一个浅坑,他口中一直反复吟诵着那几句尚未参透的经语,身侧的佛经不知被翻了多少遍,内页隐隐有些泛黄,页角微微卷起。木鱼声慢慢放轻了,最后销声匿迹,微弱灯光与香烛将尽的烛光静静映着他的脸庞,屋内有一缕极淡的檀香。不远处的风铃仍在叮当作响。
人们烧香拜佛求平安,求富贵,求高升,求忏悔。佛,之所以为佛,由涅槃而来。勘破,放下,方能自在。仓央嘉措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人最难得的便是放下,所以与其求索,不如放下一些东西。如果“表哥”杨达才能放下那些不应有的“表”,便也少了“微笑门”;如果唐俊放下那些虚荣的“出身”,也就没有了“学历门”;如果——可惜,人生没有如果,人生而为了追求,所以我们不是佛,都只是凡人罢了。于是,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陷入“××门”。“在人性去接近完美却发现永无终途的路上,才有神圣的朝拜”。我们不必强求放下,但可以学会舍弃,有舍才有得。若有人非要求佛,那么请爱万物,爱生命。
佛融入万物之中。看一朵花的盛开、凋落,看柳枝抽芽到成为枯木,看一个人呱呱坠地到满面皱纹,生命不过如此。幸福是什么?活着便是幸福。热爱生命,把每一天都活出色彩,远比祈求佛祖更能使你欣慰。
佛在人心,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依托,尝试看一粒沙中世界,自然,能教会一个人更多。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分析:循着“铃铃”的风声,跟随作者流畅的笔触步入她为读者营造的心灵净土,聆听自然界最真实的梵音。作者由自己亲身游历寺庙的经历写起,由人多而感受到尘世喧嚣对佛门清净的纷扰,从而提出自己对佛的参悟,真实自然,深刻动人,尤其是对晚风中黄袍僧人非常细致的刻画,营造出一种强烈的画面感,生动精彩。作者恰当引用了梵语,高深之处为文章增加了神秘感;同时也并不难明其意,细读可触发心灵的共鸣。后文作者又联想到佛家“勘破、放下”的理念,结合身边的事例解释禅意,拉近了读者与禅意的距离,增加了文章的现实意义。文末作者点出“佛是一种信仰”,是指导人生活的理念,热爱生活才是关键。作者能从佛家玄机中悟出人生哲理着实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