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经典释文》为常用异读字注常见音的原因

2014-04-28 02:05雷昌蛟
关键词:广韵音义注音

雷昌蛟,杨 军

本文所称常用异读字,是指经典常用、陆德明《经典释文》(后简称《释文》)往往用“如字”注常见音的有异读的字。如“好”,《广韵》有“呼皓切”“呼到切”两音,“呼皓切”是常见音,“呼到切”是异读音。“好”在14部经典经注中出现885次,《释文》注常见音24次(包括与异读音“呼到切”兼注的情况),只有2次用反切注常见音,其余均用“如字”注常见音。因此本文就称“好”为常用异读字。唐陆德明所撰《释文》是一部为群经原文及注文注音释义的音义书。作为音义书,其主要表现是注音多,释义少,但最终目的则是释义辨义。正如黄焯所言,“释文即为群书作音,因古代文字多以声寄义,注音即等于注义”①黄焯:《〈经典释文〉汇校·前言》,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前言》第1页。。一般而言,群经原文及注文中出现的常用异读字据义当读常见音时《释文》不予注音。因为常用异读字据义当读常见音时通行易识,全部注出不符合陆德明《序录》所定“质而不野,繁而非芜”的原则。正如颜师古《汉书·叙例》所言:“至如常用可知,不涉疑昧者,众所共晓,无烦翰墨。”②颜师古:《汉书·叙例》,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页。但考察《释文》的注音情况,并非完全如此。

笔者用自主设计开发的“《经典释文》电子索引”③“《经典释文》电子索引”以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宋元递修本《经典释文》为底本。和“十四部经典经注电子索引”④“十四部经典经注电子索引”中的《周易》等12部以1980年中华出局出版的十三经注疏为底本,《老子》《庄子》以1986年上海书店出版的《诸子集成》本为底本。作为收集整理资料的手段,结合经注原文,对“女”“下”“上”“王”“少”“夫”“中”“分”“去”“左”“右”“衣”“守”“好”“见”“和”“使”“相”“为”“将”“丧”“当”“齐”“治”“重”“从”“恶”“与”“说”“乐”“句”“行”“能”“解”“比”等35个常用异读字在《释文》中的注音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它们也有少量注常见音的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常用异读字据义当读常见音时的注音情况表

续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一,《释文》对35个常用异读字都有少量注常见音的情况;第二,不注音的情况多而注常见音的情况少。

为什么《释文》对常用异读字据义当读常见音时有且只有这样少量注音的情况?以下就对其中原因进行分析。

根据《释文》注常见音时所附叙述性的文字并结合经注原文分析,《释文》为据义当读常见音的常用异读字注音时,大多有某种特殊的目的。具体主要有:

第一,当有版本异文时,用注常见音的方式肯定所见版本用字的正确。如:《诗·小雅·角弓》:“雨雪瀌瀌,见曰消。”《释文》:“见:如字,下文同。《韩诗》作‘曣’,音于见反,云:‘曣,见日出也。’”①陆德明:《经典释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第339页。“见”,《广韵》“古电切”、“胡甸切”两音,“古电切”为常见音,“胡甸切”为异读音,《释文》所注“如字”相当于注“古电切”。据《释文》附注,知此“见”之所以注常见音,是因为“见”有“曣”的异文。注常见音,表示此处以作“见”为是。《诗·小雅·采薇》:“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释文:“靡使:如字,本又作‘靡所’。”②陆德明:《经典释文》,第292页。“使”,《广韵》“踈士切”、“踈吏切”两音,“踈士切”为常见音,“踈吏切”为异读音,《释文》注“如字”相当于注“踈士切”。据《释文》附注知陆德明对此例中的“使”之所以注常见音,是因为“使”有“所”的异文,注常见音,表示此处以作“使”为合适。《书·禹贡》:“蔡、蒙旅平,和夷厎绩。”释文:“和:如字,又作龢,郑云:‘和读曰洹。’”③陆德明:《经典释文》,第157页。“和”,《广韵》“户戈切”、“胡卧切”两音,“户戈切”为常见音,“胡卧切”为异读音,《释文》注“如字”相当于注“户戈切”。据《释文》附注,知此例“和”之所以注常见音,是因为“和”有“龢”与“洹”的异文。

第二,当某种经典(或其中的部分章节)出现的常用异读字据义当读异读音的情况多于据义当读常见音的情况时,陆德明通过注常见音的办法来减少直接注异读音的数量。如《释文》对《谷梁传·庄公七年》“见”注常见音和对《易》“当”注常见音就属于这种情况。

《谷梁传·庄公七年》:“我见其陨而接于地者,则是雨说也。”《释文》:“我见其陨:见音如字,注同。”④陆德明:《经典释文》,第1286页。据前引“见”在《广韵》中的读音,《释文》注“如字”相当于注“古电切”。“注同”指“言我见从上来,接于下,然后可言雨星。今唯见在下,故曰陨星”中的两个“见”亦读常见音。经注中出现的3个“见”都注了常见音,1个直接注音,2个间接注音。如果孤立地看,这三次注常见音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但如果结合《释文》对《庄公七年》出现于据义当读异读音的“见”的注音,就可发现其用意所在了。《庄公七年》第一例含有“见”的句子为“夏,四月,辛卯昔,恒星不见”,根据文意,句中“见”作“出现”讲,当读异读音。《释文》:“不见:贤遍反,下不音者同。”⑤陆德明:《经典释文》,第1286页。据前引《广韵》“见”的读音,“贤遍反”同“胡甸切”。“下不音者同”,是说《庄公七年》的经注中如果再出现不注音的“见”均读“贤遍反”,不再直接注音。《谷梁传·庄公七年》经注中“见”共出现11次,6次据义当读异读音,3次据义当读常见音,2次因意义可作不同的理解而既可读常见音又可读异读音。照应“下不音者同”,后面出现的据义当读异读音的6次“见”有5次没有直接注音。结合以上数据和第一例所用的辅助性注音术语可以看出,《释文》对《庄公七年》出现的这3次据义当读常见音的“见”注常见音,原来是为了避免5次为据义当读异读音的“见”直接标注异读音。需要解释的是《释文》对最后一例出现于“著于上,见于下,谓之雨;著于下,不见于上,谓之陨,岂雨说哉”注“众星列宿,诸侯之象。不见者,是诸侯弃天子礼义法度也”中的“见”,《释文》却具体用“不见者:贤遍反”⑥陆德明:《经典释文》,第1286页。直接注了异读音,而不承“下不音者同”间接注音。结合经注原文和《释文》注音位置分析,《释文》之所以对最后出现的“不见者”之“见”直接注异读音,原来是为了与兼注常见音和异读音的情况形成区别。“著于上,见于下,谓之雨;著于下,不见于上,谓之陨,岂雨说哉”中的两个“见”,由于既可以理解为“看见”又可以理解为“出现”,《释文》具体用“见于下:如字;或贤遍反”⑦陆德明:《经典释文》,第1286页。兼注常见音和异读音,而“众星列宿,诸侯之象。不见者,是诸侯弃天子礼义法度也”是引郑众对“著于上,见于下,谓之雨;著于下,不见于上,谓之陨”作的训释,陆德明认为“不见者”中的“见”,明显应该是“出现”的意思,当读异读音,但因其所在句子是对前两个含有歧义的“见”的句子的解释,读者很容易认为“不见者”中的“见”也该是有歧义的,因此,前虽有“下不音者同”的指示,《释文》也要直接注异读音以明确表示和“见于下”“不见于上”中的两个“见”意义上是有区别的。

《易·乾》“是以动而有悔”注:“至于九三‘乾乾夕惕’,非龙德也,明以君子当其象矣。”《释文》:“当其:如字。”①陆德明:《经典释文》,第75页。《易·升》“允升,大吉”注:“允,当也。”《释文》:“允当:如字,下同。”②陆德明:《经典释文》,第107页。“当”,《广韵》“都郎切”、“丁浪切”两音,“都郎切”为常见音,“丁浪切”为异读音,《释文》注“如字”相当于注“都郎切”。“下”指与“允,当也”处于同一注中的“当升之时,升必大得,是以大吉也”。除这3次外,《释文》对《易》经注中出现的“当”注常见音的还有6次,共9次。孤立地看,《释文》对《易》经注中出现的“当”的9次常见音注音,难以看出有什么含义,但如果结合对《易》经注中出现的据义当读异读音的“当”的注音,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奥妙了。《易》的经注第一例含有“当”的句子出现在《易·乾》“贤人在下位而无辅”的注“贤人虽在下而当位,不为之助”中,根据上下文,句中“当”作“适合,恰当”讲,当读异读音。《释文》:“而当:都浪反。《易》内皆同,有异者别出。”③陆德明:《经典释文》,第75页。“都浪反”同“丁浪切”。“易内皆同”,是说《易》的经注中如果再出现据义当读异读音的“当”均读“都浪反”,不再直接注音;“有异者别出”,是说如果出现据义不读异读音的地方另外注音。查“当”在《易》经注中共出现99次,12次据义当读常见音“都郎切”,87次据义当读异读音“丁浪切”。照应“易内皆同”,首例之后出现的86次据义当读异读音的“当”没有一处再出现直接注音;照应“有异者别出”,后面出现的12次据义当读常见音的“当”,《释文》9次注了常见音。结合辅助性注音术语和全《易》经注据义当读异读音的“当”的注音情况分析,“当”的9次注常见音,完全是为了减少直接注异读音的数量。另外3次照道理说也应该注常见音,没有注常见音可能是因疏漏所致,或是因后人在传抄刊刻的过程中误删了所注的常见音。

第三,当常用异读字重叠出现或邻近出现并且其中一个据义当读常见音一个据义当读异读音时,为了突显常见音及相关联意义和异读音及相关联意义的区别,《释文》对其中一个据义当读异读音的注异读音的同时,通常要对其中另一个据义当读常见音的注常见音。如:《礼记·郊特牲》:“诸侯于蜡,使使者戴草笠,贡鸟兽也。”释文:“使使:上音史;下及下使者,皆色吏反。”④陆德明:《经典释文》,第726页。据上引《广韵》“使”的读音,“史”同“踈士切”,“色吏反”同“踈吏切”。此例中重叠出现的“使”,前一“使”当“命令,派遣”讲,当读常见音,后一“使”当“出使”讲,当读异读音,《释文》为突显前后两个“使”音义的不同,在对后一“使”注异读音的同时,也对前一“使”注了常见音。又如:《仪礼·丧服》“若子”注:“若子者,为所为后之亲,如亲子。”释文:“为所为:上于伪反,注同;下如字。”⑤陆德明:《经典释文》,第602页。“为”,《广韵》“薳支切”、“于伪切”两音,“薳支切”为常见音,“于伪切”为异读音,“于伪反”同“于伪切”,注“如字”相当于注“薳支切”。此例中邻近重出的两个“为”,前一“为”意义为“介词:表目的,相当于‘为了’、‘替’、‘给’”,当读异读音,后一“为”意义为“承担,担当”,当读常见音,《释文》为突显前后两个“为”音义的不同,在对前一“为”注异读音的同时,也对后一“为”注了常见音。

第四,意义不太明确时注常见音,提示读者就按与常见音相关联的常见义去理解。《诗·邶风·雄雉》“瞻彼日月,悠悠我思”笺:“女怨之辞。”《释文》:“女怨:如字,下‘女怨’同。”①陆德明:《经典释文》,第224页。“女”在《广韵》中的常见音为“尼吕切”,“女”在古文献中又为“汝”的古字,“汝”《广韵》“人渚切”,《释文》注“如字”相当于注“尼吕切”。“下‘女怨’”指同篇“百尔君子,不知德行”笺“女怨,故问此焉”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笺“亦女怨之辞”中的两个“女怨”,共3次注常见音。全《毛诗音义》也唯有这3次“女”注常见音。查《诗》经注,“女”共出现662次,据义当读常见音的“女”包括这3次共出现296次,287次的意义为“女性:女子,妇女,女儿”,这3次的意义也为“女性:女子,妇女,女儿”。如果孤立地看这3次注音,就会觉得很奇怪,何以那么多作“女性:女子,妇女,女儿”讲的“女”唯独这3次注常见音?逐一比照其他“女”作“女性:女子,妇女,女儿”义的例子,就会发现,陆德明之所以这3次“女”要注常见音,是因为这3次“女”较容易误解为“汝”的古字。这3例中的“女”,仅就当句中与别的词的组合关系,较难确定“女”是“汝”的古字还是“女性:女子,妇女,女儿”义。其他句子则不然,如《雄雉序》“男女怨旷,国人患之而作是诗”中的“女”,与“男”相对,意义明确为“女性:女子,妇女,女儿”,故此例中的“女”《毛诗音义》未注音;《邶风·新台》“伋之妻,齐女,来嫁于卫”中的“女”,前有“妻”与其照应,后有“嫁”与其照应,意义明确为“女性:女子,妇女,女儿”,故此例中的“女”《毛诗音义》未注音。《毛诗音义》对“女”注异读音所用的辅助性注音术语也可以间接证明这一点。查《雄雉》前篇《终风》“寤言不寐,愿言则怀”笺“女思我心如是,我则安也”,《毛诗音义》注:“女思:音汝,下同。后可以意求之,疑者更出。”②陆德明:《经典释文》,第223页。“疑者”即意义不明确的地方,当然既指据义当读“汝”而不明确为读“汝”的“女”,也指据义当读常见音而不明确为读常见音的“女”。

《庄子·在宥》:“当我,缗乎!远我,昏乎!”释文:“当我:如字。”③陆德明:《经典释文》,第1475页。据前引“当”的《广韵》读音,注“如字”相当于注“都郎切”。此例“当”实为“对着,向着”义。郭庆藩《庄子集释》:“当我,乡我而来;远我,背我而去;任人之乡背,而一以无心应之。”④郭庆藩:《庄子集释》,国学整理社编:《诸子集成》,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174页。“当”作“对着,向着”义是比较常见的。在十四部经典经注中出现近200次,但由于“当”与“我”的组合特殊,又加之郭象注没有提供足以确定“当”的意义的信息,一般读者难以将“当”与“对着,向着”义联系起来,因此,《释文》才对此例“当”用“如字”的形式注常见音。《释文》是想通过注常见音的方式提示读者就按与常见音相关联的常见义去理解。通过《释文》所注常见音,读者当能推测此例“当”的含义:“当”与常见音相关联的常见义有多项,但把诸常见义放在句中校验,此例中的“当”就只能理解为“对着,向着”。

另外,后人在整理刊刻《释文》时增加注音也是部分常用异读字据义当读常见音时出现少量注常见音现象的原因之一。如果某常用异读字注常见音既有用反切注音的情况,又有用“如字”注音的情况,反切注音就有可能是后人增加的注音。如“从”,《释文》有12次注常见音,5次用“如字”,7次用反切“才容反”。“从”在《广韵》中的常见音读“疾容切”,《释文》注“如字”相当于注“疾容切”,“才容切”同“疾容切”。这里有几点可疑之处:一是用“如字”和“反切”都有一定的数量,而“反切”还比“如字”多2次。二是用“反切”的地方很集中,6次出现于《尚书音义》,只有1次出现于《毛诗音义》。三是用“如字”显然出于上述某种特殊目的,如《周礼·天官冢宰》“上春,诏王后帅六宫之人而生穜稑之种,而献之于王”注:“夫人如三公,从容论妇礼。”释文:“从容:如字。”⑤陆德明:《经典释文》,第440页。“从容”常作“安逸舒缓,不慌不忙”义,其中“从”读“七恭切”,此例中的“从容”作“私下”讲,陆德明认为其中的“从”不应读“七恭切”,应读常见音,于是用“如字”的形式注常见音予以提醒。再如《庄子·至乐》:“列子行食于道从,见百岁髑髅。”释文:“道从:如字。司马云:从,道旁也。本或作徒。”①陆德明:《经典释文》,第1504页。此例“从”有异文,《释文》用“如字”的形式注常见音是为了告诉大家还是以作“从”为是。而用“反切”则没有什么特殊目的。《书·舜典》:“慎徽五典,五典克从。”例中“从”意义明确为“顺从”,当读常见音,也没有其他需要特别提醒的方面,而今本《释文》用“从,才容反”②陆德明:《经典释文》,第145页。注常见音。查《敦煌音义·尚书释文》残卷,“从”作两“刀”,两“刀”即古文“从”隶古定而成,释为“古从(從)字”,没有注音。张金泉、许建平《敦煌音义汇考·尚书释文》云:“《尚书》原本为隶古定,元朗据以作《音义》,犹存古文。”③张金泉、许建平:《敦煌音义汇考》,浙江: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60页。很明显,此条“从”用反切“才容反”注常见音是后人将隶古定改今文后所加。据此也可以推知,其他6次用反切注常见音的“从”也可能是同样的原因造成的。

猜你喜欢
广韵音义注音
用语文方法为数字分组
“乡音无改鬓毛衰”之“衰”字音义的词源学解释
明代韵书《并音连声字学集要》又音考察
王国维《广韵》批校与治学精神
佛经音义同形字辑释
《说文解字》注音释义识略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从《离骚》看《楚辞补注》与《广韵》反切注音的差异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注音有变化
《广韵痱、疿及相关病名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