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细致观察提高习作能力

2014-04-26 02:11周美娟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4年2期
关键词:句式景物习作

周美娟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习作”的要求是:“我们都爱自己的校园:它也许像一座美丽的花园,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它也许仅有几座平房,几棵老树,一个小操场。不管怎样,在可爱的校园里,我们都度过了许许多多欢乐的日子。让我们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景物,仔细观察一下,再把观察到的按一定顺序写下来。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如果不想写校园里的景物,也可以写别处的景物,或者写写发生在校园里的难忘的事。”四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于“写景”并不陌生,他们在三年级写过“自己去过的地方”、“家乡的景物”,在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园地一”中写过“一处自然景观”。但是,若要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所突破也非易事。因此,本次习作应该关注习作的全过程,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一要求,把指导学生观察、取材、构思作为基点,将“按一定顺序把内容写具体”作为重点,让学生写出校园景物的可爱,激发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感。

一、课前观察:拥有“清甘的水”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尽管在可爱的校园里,学生度过了许许多多快乐的时光,似乎对校园再熟悉不过,但真要他们执笔来写一处校园里的景物,还须引领他们重新沉浸到校园里去,调动全部的感官来触摸校园的景物,激发热爱校园的情感,重新领略校园的魅力,这样,他们才会拥有“清甘的水”。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可设计一张观察卡,布置学生在校园里细致观察,并将所见所感填入卡片,让学生置身于校园之中,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景物的美妙,定能滋养身心,从而做到“言之有物”,为习作奠定基础。

观察时间观察点观察顺序观察的景物观察后的感想

二、教材引路:掌握习作要领

当然,光有水源,溪水不一定就能活泼地流淌,这还需要教师来引导。在本单元课文中,《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一定顺序写”的范本,《桂林山水》和《七月的天山》中的语言描写又能让学生学到如何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指导习作时,可先让学生回顾并讨论本单元的课文,学习并掌握写作要领,教师相机进行小结。

1.《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途中—洞口—外洞—内洞—出洞”的顺序来写的。

2.《桂林山水》和《七月的天山》用相同的句式来描写出景物的特点,运用了打比方、联想等方法具体写出了景物的美妙。

如:“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相同的句式写出了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

又如:“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相同的句式写出了溪流两岸的野花“多而美”的特点。)

三、构思起草:按顺序写具体

1.谈话激趣:都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儿,我们的校园自然就是大花园了。在可爱的校园里,我们度过了许许多多欢乐的日子,打心眼里爱着自己的校园。今天就让我们来写写可爱的校园吧!

2.展示卡片:课前,我们不仅仔细观察了校园,而且填写了观察卡,现在请大家拿出卡片,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校园景物介绍给小组同学听,大家一起展开讨论,交流评议,取长补短。

3.指导构思:你打算按怎样的顺序来写“校园里的一处景物”呢?(“写景”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定点写景。如站在校园的某一点,对校园景物由远及近地进行描写;或者站在某点,从东南西北几个方位对景物进行描写。另一种是移步换景。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的写法,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位置,一处一处地来描写景物。)

4.语言润色:若是让你来写校园一角的“假山”或“翠竹”,你会如何写具体呢?(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将景物的特点展现出来;或者学习《桂林山水》《七月的天山》中用相同的句式来具体写出景物特点的方法。不仅如此,还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写景物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样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

5.起草初稿:引导学生起草初稿时要聚精会神,一气呵成,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安静的习作环境。

四、指导评改:提高习作能力

潘新和先生说:“教学中要养成这样的观念,写作包含修改,修改是无止境的,经过修改的文章,才是完整的文章。未经修改的文章,是‘半成品,是不应该面世的。”教学中,教师要强调修改习作的重要性,并教给学生习作修改的方法,让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1.学生自改。教师引导学生做到:一读,边读边看句子是否通顺;二查,查错别字和标点符号是否用对;三改,逐一修改错误的地方。

2.合作互评。针对本次习作要求先梳理出主要的评价标准。如:①是否按一定的顺序来写?②内容是否写具体?③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好本组的互评活动。小组成员围成一圈,逐一朗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安静倾听并思考,听后对同学的习作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

3.二次修改。根据习作要求和同学建议,再次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初稿。

4.集体评议。选择个别学生的习作,用实物投影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5.引导学生作再次修改,为习作“增值”。

6.誊抄习作。学生将修改后的习作誊抄到作文本上,做到格式正确,书写规范。

五、赏读习作:分享成功喜悦

“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是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诵读自己的习作,与他人分享成功的喜悦。

1.推荐在选材、构思、语言表达等方面各具特色的习作,请小作者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共享成功的欢乐。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最欣赏什么,并说出理由。

2.引导学生谈谈本次习作的感受。

3.评选最佳习作,将优秀习作汇编至班刊《快乐作文》,并在“展示台”展示。

4.把作文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分享自己习作的快乐。

责任编辑:王天杰endprint

猜你喜欢
句式景物习作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景物描写要准确
特殊句式
习作展示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