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王晓洁
摘要:良好的教学质量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核心保障,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和改进的优质选择。针对《财政学》课程理论化与应用性高度结合的特点,探寻教学方法创新的需求,从政策制度的不协调、教师创新动力不足以及学生积极性不高三个方面,透析教学方法创新的惰性来源,从而探索出以改变单位学习主体模式和丰富教学方法形式为主体的《财政学》教学方法创新路径,并进一步研究设计出“总成绩=个人成绩+小组成绩”的成绩评定方式,使辅助教学方法创新的有效实现。
关键词:财政学;创新研究;教学质量;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习主体;成绩评定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4)01-0098-05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创新在现代化的今天,在各个领域都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创新所扮演的角色则更加重要。
一、《财政学》教学方法创新需求分析
(一)教学方法创新与教学质量的关系
良好的教学质量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核心保障手段。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生源条件、师资条件、硬件条件、教学手段、班容量大小等等。其中,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①,教学方法和手段则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丰富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水平、实现教学目标、提升和改进教学质量的优质选择。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各种创新思潮的涌现,学生的思维愈发活跃,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愈加复合化,人才培养目标也更加多元化;而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和范围不断在扩大,学校的班容量随之增加,使学校的教学资源也彰显出不足,因此,学校和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仅调整教学的内容,在教学方法上也应不断改进与创新,以适应教学环境的千变万化,从而保证并提高教学质量。
(二)《财政学》课程特点
《财政学》是高等财经类院校财政专业的主干课,也是财经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跨经济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较强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参与部分资源配置而进行的财政收支活动及其经济社会影响的学科。通过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是一门理论与实际运用紧密相关的应用性学科。
1. 理论化程度高。财政学理论体系完整,主要阐述财政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管理技能,讲授公共财政的基本原理、公共财政支出、公共财政收入、公共财政制度和财政的宏观调控。财政学内容较为抽象,定性分析内容较多,涉及面较广。学生需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并以这些基本理论作为判断依据和标准,才能较好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实际应用性强。财政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里面包含有大量的公共管理学的内容,决定了《财政学》课程不单单要注重理论的灌输与传授,还需注重学生分析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通过大量的经济社会活动现象来探究其深层次的财政原因,再运用已掌握的财政理论,探究具体形势,进行深入剖析,尽快寻找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实践验证理论”的课程目标,培养出理论与实践能力均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二、《财政学》教学方法创新惰性分析
无论是施教者还是受教者,都能够认识到教学方法创新对于整个教学过程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学方法创新的动力和成果却与其重要程度难以匹配,尤其对于《财政学》课程,教学方法长期处于一种“稳定”的“传统”灌输模式,究其原因,教学方法创新具有惰性阻碍。
(一)政策制度的不协调
1. 工作量难以统计。当前授课教师课时费的发放、职称的评定都以工作量为计量标准,而工作量的统计与计算中难以将课外工作量计算其中。因此,工作量的统计其实质上多以课时为基本统计依据和标准。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则需要较大的精力投入,而这种投入无法较为充分地在工作量上予以体现,这从制度安排上不具有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激励性。
2. 课堂评价不够全面。一般院校课堂评价体系多是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逻辑性,且版本完全统一,难以体现不同课程自身的特点,尤其是对教学方法的评价设计更是粗糙简单,更多注重的是形式,而非效果。例如,教学方法中对于多媒体的使用,多媒体只是一个教学方法多元化的简单平台,并非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适合使用多媒体,也并非讲义做成PPT就是多媒体的良好运用。但评价体系中,只是简单地询问“有没有使用”,对于具体的使用情况、效果、程度等内容没有更为详尽的指标设计。这种评价指标的设计容易造成根据指标而设定和选择教学方法的“功利性”后果,老师们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不是为了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而使用多媒体,只是简单地将纸质讲义变成了电子讲义,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媒体教学方法的多功能作用。
3. 创新服务环境不佳。创新往往需要打破常规,教学方法的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这样的特点,但这却与规范性管理的模式背道而驰,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成本;而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模式,对于教学方法的创新本身就是一种限制。如何找寻到创新与管理的最佳契合点,则需要重新划定管理范围,自上而下适度放权。但当前一般院校对于课堂教学的要求较为严格,且具有更加严格化的趋势,例如课堂教学形式的变化、授课地点的更改、授课时间的转换等等都需要逐级审批,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实现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成本,抑制了教学方法的创新。
(二)教师创新动力不足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具有较大的引导甚至决定性的作用。但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却难以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学方法的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财力,但改革的结果却存在失败的风险,不是所有的教学方法改革都会得到良好的效果和认可。而风险的承担却基本上全由教师个人承担,在衡量利弊得失之后,教师对教学方法创新缺乏动力,宁愿采用保守、传统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虽然当前已经大大提高教学在整个教学管理体系中的比重,但各种指标体系还不完善,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教师的付出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进一步打击了教师创新的积极性。再者,教学方法的创新需要多元化的内容,不单单要求教师要熟悉所授课程的内容及特点,还需要教师了解一些网络技术手段、掌握大学生心理学知识、利用各种人脉资源,而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的成本和门槛。
(三)学生积极性不高
长期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众多的学生已然习惯“填鸭式”教学方式,也让更多的学生认为老师讲的越多越好,越详细越好。在当前专业课学时基本固定甚至越来越压缩的背景下,难以实现教学方法的丰富多彩与课程信息量最大化的双料保证。权衡利弊,学生们则更加注重课程信息量的大小,更愿意学到丰富的知识,而非更在乎学知识的形式。此外,随着网络的发达,学生也更加清楚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多元化往往伴随着他们功课量的增加和课余时间的减少。对此,他们具有自然地抵触反应。例如,“启发式”教学推行了多年,相对于“注入式”教学,更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从而鼓励和锻炼思维的扩散,其教学方法优势明显。但在高校的一般课堂教学中,仍旧是以注入式为主,以启发式为辅,启发式教学仍主要停留在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和初步探索层面,这与学生配合不积极有很大的关系。
三、《财政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根据《财政学》自身的独特性,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因而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通过正确引导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②,一切教学都以学生主动学习为核心。
(一)改变单位学习主体模式
由于种种原因,财政学课程多是采取大班授课的方式,一般的课堂多为100~200人,班容量较大,对于教学方法多元化的开展构成了极大的阻碍,基于当前近期内无法改变的大班授课现状,财政学教学应改变过去传统的以“个人”为单位学习主体的模式,变为“组”+“个人”的模式。即变“双层”教学为“三层”教学,以“组”作为单位学习主体,以“个人”为辅助学习主体(见图1、图2)。提高学生自主、自治的能力,既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又有利于个人价值精神的塑造。
财政学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程度较高,为了便于学生选课,在选课环节的课程简介中,对于“组”的基本要求就应提前做出简要介绍。并于学期初,根据班级学生的选课情况,要求学生自发形成“项目组”,确定各项目组负责人。形成“任课教师管理各小组,各小组学生自治”的教学管理模式,将教师从大班教学的繁杂事务性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
(二)丰富教学形式
打破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从“幕前”转为“幕后”,学生从“群众”转为“演员”。大学的课堂就像是一个小舞台,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更像是“导演”。而学生们则承担着“舞台”上的各种角色,既要遵循教材“剧本”的脉络,又要打破常规进行“自我创作”。即学生的学习不再是现成知识的存储和提取,更应该是问题的探索。因此,“善于发现问题是关键”,尤其对于大学教育而言,“发现问题”“发现高质量的问题”,显得更为重要。
1. 案例教学方法。以组作为此教学方法的单位,充分运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借助网络课堂平台开展案例阅读与小组讨论,将课堂延伸化。其中,对课堂辩论环节需专门安排课时,课堂辩论以组为单位进行观点的阐述、交流。根据财政学教学内容,教师可在一学期内组织安排1~3个案例进行案例教学。一般案例教学包括以下两种类型:(1)问题评审型。对已经实施的政策,可筛选提供中外财政制度、财政政策,或当前财政热点问题基本资料,让同学们自行进一步查询和分析资料,分组讨论和评价。(2)分析决策型。结合财政热点问题,选择社会上还悬而未决的财政问题,鼓励各小组通过讨论分析提出决策方案由全班同学共同投票选出最优方案,并适当给予奖励(见图3)。
为了能够提高案例教学的教学质量,在案例教学方面,教师们也可组建相关团队,利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搜集、整理并编写案例库,以便教学之用。
2. 课堂讨论教学方法。有计划地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财税工作部门的领导,到学校进行专题讲演和交流,使学生接触财政学界不同的学术观点和流派,了解财政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以及财税改革的进程、热点和难点,加深对财政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认识。在财政学的计划课时中,在讲座的基础上,安排2~3个课时,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以撰写小论文的方式,促使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思考,锻炼理论分析、科学研究和文字表达能力。一般要求财政学专业学生撰写1~2篇3 000字左右的小论文,教师对每篇论文均要进行审阅并写出评语。充分考虑教师审阅论文的工作量,此教学方法可根据财政学教学内容及学院、学校讲座安排,一学期组织一次。
3. 项目(专题)教学方法。根据财政学课程内容,对财政学中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将财政学分为若干模块、项目、专题,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教师引导为辅助,充分发挥教师的“解惑”作用。其中,内容较为晦涩难懂的部分,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提问,教师答疑为辅;对于内容较为浅显的部分,教师可以抽调部分内容,布置给学生,由各学习小组“认购”教授内容,根据教师提出的教学要求自行组织安排教学具体环节,由学生来进行讲解,教师点评。
对于财政学课程内容中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将项目(专题)教学方法与实践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实现培养目标。
4. 实践教学方法。(1)社会调研。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学生如何跟踪财经热点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社会调查、专题社会调研。每学期设定几个备选调研主题,各小组根据小组成员的兴趣爱好及教师的安排部署选择调研主题,教师以指导性为主,协助各小组设计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并要求各小组将所调研的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出具调研报告。(2)模拟实验。财政学课程中增加实验环节。将各公共管理部门进行财政管理的实际操作流程引入到实验室进行仿真模拟操作,包括政府预算模拟流程实验、政府采购实务操作、税务稽查模拟实验、政府会计模拟等实验。在实验课的设计中,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选择实验课开课模式。例如,对财政和税收专业的同学,财政实验课程的实用性较高,因此可将财政学课程实验内容分散到政府预算、政府会计、中国税制等课程中开展,增加各课程的实验比重。而对非财政专业的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同学,由于他们不重点开设财政学科具体课程,且实用性要求相对而言没有那么高,可在财政学课程中设计8~17个课时的实验内容即可。
5. 网络教学方法。对于财政学的网络教学的采用,虽然众高校已经构建了类似于Blackboard的网络教学平台,但由于网络的不稳定性、无线网铺设的局限性、学生电脑的非完全普及性。对于此种教学方法的使用需采取循序渐进的模式,鼓励教师、引导学生使用网络平台,进行通知的下达、作业的布置、资料的共享、观点的讨论、问题的解答、小组的管理等等一系列网络教学的内容,让平台真正发挥作用。
四、《财政学》成绩评价体系创新
在大班授课的教学背景下,选择以“小组”+“个人”作为教学对象模式,其课程的成绩评定方式也相应作出调整(见图4)。
(一)小组成绩评定
以组作为课程学习的单位,并按组进行成绩评定。组的规模由教师设定,但组的具体人员构成,则由学生自行安排,教师不做干预。适用于案例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方法。由于期末最终成绩通过个人成绩体现,为了公平起见,教师对于小组成绩评定采取教师评定与小组评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即教师对各小组进行成绩评定,只针对小组打分,不针对单个同学打分;而小组自行对组员进行成绩评定,最终形成各组员的最后成绩,以减少个别同学“免费搭车”现象的发生。
小组成绩=教师评定成绩
各小组成员(单个学生)成绩=小组成绩×50%+小组内评成绩×50%
(二)个人成绩评定
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并非所有环节都完全通过小组的形式实现,所以对于考勤情况、课堂讨论情况、课堂发言情况、日常学习态度、作业完成以及最终的基础理论考试等内容。教师还需针对单个学生进行小论文、试卷的成绩评定。一般适用于项目教学方法、课堂讨论教学方法等。
(三)总成绩评定
最终每个学生财政学课程的总成绩,则由教师根据一学期的学习任务以及组织的具体教学模式进行选择性的安排,主体上遵循小组与个人各占50%,理论与实践各占50%的评定原则,灵活掌握。但无论采取哪种评定方式,都需学期初将评定标准告知学生。
注释:
①②别敦荣:《大学教学方法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第8期,第96页。
参考文献:
[1]文娟秀.关于财政学教学方法多样性的思考,科教文汇[J].2012,(10):47-50.
[2]郑洁.论《财政学》案例研究与教学方法优化[J].湖北:武汉经济学院学报,2012,(7):189-190.
[3]王艳荣.给予人才培养的产业经济学教学方法设计[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4):101-102.
[4]张晓妹.《财政学》教学方法探讨与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2,(11):69-70.
责任编辑、校对:焦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