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梅
摘 要:新的课堂教学改革,让曾经死气沉沉的课堂,变成了学生自由思考的天堂,通过教师用心研习课标,潜心钻研教材,预设教学目标,力求达到目标导引;重视学生合作、展示,狠抓当堂知识,巩固提升;强化课后反思,师生共同成长等方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改;合作探究;目标导引;巩固提升;课后反思
新的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学生的上课方式,也随之改变了我校的教学成绩。自开展“导引、合作、展示、提升”为核心的“四环节”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学校组织各种活动——学习、教研、实施、总结。抓好“导引、合作、展示、提升”,优化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用心研习课标,潜心钻研教材,预设教学目标,力求达到目标导引
钻研教材,集体研课,预设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目标导引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学生的预习和教师的备课。
1.注重课前学生的预习指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学生的情况才是第一位的,学生的课前预习才尤为重要。课前必须要加强对学生预习环节的指导,在预习的时间、任务、方法上给学生具体、明确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更有目的地学习,更快乐地学习!
2.教师确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檢查和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依据。因此,构建有利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关键一步。
3.组织教学内容
首先要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连接点,着力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其次,要抓住技能的训练点、智能的开发点、着力使学生形成多种能力。再次,要抓住思想教育的渗透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点,着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
二、重视学生合作、展示,狠抓当堂知识,巩固提升
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巩固提升,就是通过优化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展示点拨,准确理解知识,获得能力,高效地达到课堂确定的教学目标。
1.科学的教学方法
只有科学地选择和组合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才能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优化的教学方法应体现在:合作探究,重视情趣性;展示点拨,运用多种方法。
2.指导交流学法
教学方法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师在选用高效教法的同时,还必须设计、引导和启发学生实施最佳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读书,初步培养其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3.教学手段(媒体)
原来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很少有辅助手段,粉笔、图画等是仅有的辅助手段,只是这简单的物品也非常有利于学生实际观察能力的培养。
4.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各种教学因素的“排列”和“组合”,对课堂教学的整体安排。(1)引起学生注意,体现知识的实用价值,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导入,提高导入的目的性、针对性、启发性与趣味性。(2)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学什么,内容集中,真正认识到学习本课的目的。(3)呈现新课内容,内容要有科学性、针对性,教法要有启发性、多样性,时间要适宜,语言要严谨、有感染力。(4)合作交流讨论。(5)强化保持与迁移。各个环节需要很好地配合,教师是导演,总揽全局,实施每个环节,使课堂真正达到合作提高。
三、强化课后反思,师生共同成长
课堂教学之后的评价反馈,通过思维调整、练习训练等巩固所学知识。
1.反馈评价过程
课堂反馈要及时,信息交流渠道要广,体现出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多向信息交流的特点。教师应作为评价过程的主导者和信息传递的中心,把握好时机,及时调控,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控制教学过程,及时带给学生成功的欢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精神。
2.反馈评价体系和方法
要树立全面衡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综合评价观。在评价方式上,将口头与笔头、知识与技能、操作与实验、竞赛与活动、问题情境与社会实践灵活地运用到评价中,创造性地“寓考于乐”,淡化考试竞争、淡化分数意识,重视形成性评价。
3.反馈评价的应用
反馈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甄别老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纠正问题,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教师、学生应通过评价反馈信息,反思、调整、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和学习中出现的不足、为今后的教学和学习做好
准备。
常言道:“学无止境”,我想“教”也应该是“无止境”的。教无定法,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使课堂充满欢声笑语,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芹池镇初级中学校)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