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芬
摘要:在现代的高等教学理念中, 人们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该说是非常熟悉的。许多高校教师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方面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涌现了不少的优秀的教学方法。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等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好的教学方法在现代教学理念中占据及其重要的作用。但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来说,终究哪种教学方法适应什么样的学生、什么样的专业,并没有确切的定论,不同高校也都在大力支持教学方法的改革,形式多种多样,总体来说效果并不太明显。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说近几年没有太大的进展。原因诸多,现对教学方法改革中出现问题的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提出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改革
现代教学理念阐述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所形成的理论化、系统化、具有相对稳定和传承性的认识、理想和观念体系。教学理念是存在于教学过程之中, 并对教学行为产生深刻影响的教学理想观念。教学方法应在教学理念中形成并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专业不断推陈出新,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以下是我们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总结同的。
一、影响教学方法改革因素诸多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是教学方法自身存在许多弊端,教学方法陈旧、老套,不适应现代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2)是教学方法改革是我国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途径,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
(3)是教学思想与教育理念在不断变化, 也加快了教学方法改革的步伐,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理念的出现也要求迅速变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
(4)是当代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比较高,要求培养的人才即有扎实的知识做基础,又要有实际的工作能力,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势必要求教学方法做出相应的改革;
(5)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科技、新工艺、新技术的不展产生,也要求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
二、教学方法改革亟不可待
虽然影响教学方法改革的因素有多方面,但这种改革又势在必行。在我国现有的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下,一般都是按社会、市场的人才需求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种管理体制, 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即需要领导的全面调整又要适应各专业各学科间差异,这两种矛盾始终存在。虽然想法好,但实际应用起来会有很多的阻力。而且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往往根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不能及时作出调整, 调节周期非常长。另一方面,教师也只是一个政策的执行者, 一般会受专业及学科的限制很难形成更好的、适应各类专业及学科的教学方法,使得在现在的教学方法改革中,虽然方法颇多,但具体哪个方法最行之有效,哪个更重视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哪个满足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层次、多规格要求,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并且课程体系结构也长期以学科为中心, 学科之间差异显著,个别学科缺乏挑战突破和创新的主动性。
三、教学方法改革的成果显著
(1)教学方法改革要因生而异,效果更为明显。
无论怎样,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与学的过程,无论教师的学术水平如何,每一门课程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他们都有一个从无知到认知的过程,也就是先让学生知道是什么,然后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运用,这样才有提高,认知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所以这种教学方法的普遍性依然存在。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学生复制老师学问的过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理解的程度是有差别的,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因学生的特点而异。特别是针对本、专科都有的新升本科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不同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在课堂上要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配合教师的互动,积极发言。 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健康发展、敢于探索新知识,培养学习兴趣,树立良好的人格有重要作用。这种教学方法的改革是现代教学理念下的主动探索与成效体现, 是现代教学改革以生为本和以能力为本的理性选择与价值取向。取得了相对明显的教学效果。从每年学生的成绩分布图上看,高分人数不断增加。同时也说明了改革的效果是明显的。
(2)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因师而异,效果更佳。
教师是个神圣的职业,从概念上讲,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一是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着,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二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三是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从古至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代的教学方法改革中,教师的作用应该还起主导作用。根据教师自身所学专业、所属学科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改革,从改革后的成果来看,对那些操作能力強、理论知识稍弱的教师应该多开展实验型教学。实验是检验、验证理论知识的有效手段,实验也是发现和创新的必由之路。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及动手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而那些能够敏捷抓到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点的教师, 则应该开展实践教学模式,在当今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变化的时代,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理论型人才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高分低能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如何在实践中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教师的作用无人替代,改革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要根据教师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
(3)多种教学方法齐头并进,教学效果明显。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随着教学改革的大力推进,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的教学方法,比如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实验式等数不胜数的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好的教学方法,已经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在现代教学理念中占据及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这许许多多的有效教学方法,究竟哪种方法具本普遍性,是不是应该所有专业、所有学科。经过研究证明,在实现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推行多种教学方法改革并行的教学模式,远比使用其中的某一种效果会好很多。这种不局限于某一教学方法改革的改革,其实也是改革的另一种延续。这同时也体现了教学方法改革所具有的特点——灵活性、多变性。同时也更一步说明了, 教学是复杂的, 教师要了解众多有效的教学方法, 特别是那些十分关键的有效教学方法, 也要具备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能力, 认真考虑和慎重做出有效教学方法的抉择,并善于总结,勇于创新新的教学方法。
因此,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和探索经长期验证是符合教学规律的。虽然这些教学方法不是针对所有的教学情境都十分有效, 但在大多数教学情境下是有效的, 自然有推广应用的价值。在现代教学理念指引下,教学方法改革的功能也应由原来的只重视知识传播转向即重视知识传授又注意人才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的综合性能力发展上。教学方法的选择趋向多样化与最优化的完美结合。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科研训练,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 引导学生养成探究未知、创构新知识的意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心以及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只有这样, 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才能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先运.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0(24)
[2]曹芳.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势[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0(02)
[3]蒋纯红.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 社会科学家. 2005(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