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科举制度的作用

2014-04-23 17:06吕宇静
2014年5期
关键词:科举制合理性作用

吕宇静

摘要: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发展历时1300多年,对中国的政治文化等都产生过推动和阻碍的双重作用,深入分析科举制的发展,对当今社会具有深远意义,进一步从其内在机制探寻合理成分是时代所需。

关键词:科举制;作用;合理性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是封建社会政府用来选才任官的一种制度,自隋创立,清末废除。在其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改革完善,形成了一套颇具借鉴意义的考试制度。在当时生产力极其落后的状况下,科举制显示出超越性的优点,比如平等竞争等,使社会各阶层的志士仁人都能经过坎坷曲折踏上仕途之路。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消极因素,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本文将批判地解读科举制的作用,并且思考其现代意义。

一、 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存在千余年的科举制有一定的合理性,客观分析其积极作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时至今日,不可或缺。

(一) 科举制打破了垄断,具有一定的公平竞争性

科举制的产生打破了魏晋时期世族对官权的垄断局面,使贫寒的知识分子也看到仕途的希望。“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门”成为可能。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机会均等条件下的竞争,虽然不可避免也会有一些鱼龙混杂,但相对来说已经是社会的一大进步。这样,有识之人通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这种不问出身,任人唯贤的做法也大大提高统治阶级的水平,更多的才子能够施展自己的鸿鹄之志。科举制这种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在历史上具有开创意义。

(二) 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科举考试的内容方式都有严格的规定,在一定的考试规则约束下应该是一种日渐完善的选拔人才制度。经过选士、地方和中央三层甄选,使德才兼备、经世致用的人找到用武之地,提高了统治阶级的质量,使之更有效地运行下去;此外,无阶级差别的选拔制度是广大下层知识分子通过寒窗苦读一展宏图,为统治阶级注入新鲜血液,扩大了阶级基础。这些来自百姓的知识分子深知民间疾苦,因此在其任职期间为老百姓谋利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区,以此也会缓和阶级矛盾,减少人民的对抗与暴动,促进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科举考试把任命官吏的权利收归中央,减少了地方官滥用职权、任用亲信等现象的发生,这些使封建社会官僚体制趋向合理,同时维护了中央集权。

(三) 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的发展使学问与做官紧密结合,极大的促进了众人学习的积极性,给科举制蒙上一层神圣的色彩。鉴于知识需求增大,教育事业也随之兴盛,这种蝴蝶效应影响巨大,举国上下尽是学人之风。文化教育的普及程度日益提升,這对文化的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唐代科举重诗赋,一时间个地方都加强诗歌形式与技巧的训练,促进了诗体的发展,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并且利于文学的传承与发展,使得吾辈今日有品鉴之资,传承之源。

二、 科举制的弊端

科举制对读书人步入仕途有很大的辅助作用,但在这一功利性的驱使下,也产生了许多弊端。

(一) 考试内容、方法僵化陈腐

科举考试在特定的时期都有固定的内容和套路。尤其是明代之后的“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人的个性和创造力,它不同于以往的诗歌创作,几乎没有自由发挥的余地,日渐成为束缚人的枷锁,并且阻碍了文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是科举制的倒退。明清以来内容和体制的僵化,使得士人花费无用的精力研究范本套路,不仅是对自身的一种残害,也阻碍了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

(二) 对人们心态、人格的扭曲

由于科举考试后发效应的巨大吸引力,各个阶层、豪门寒士竞相追逐,忘乎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只为一举成名天下知。当今社会的高考与之有一拼。中国这些历经百战的知识分子,在各种考验下渐渐出现人格的变异和灵魂的扭曲。比如“范进”等典型的牺牲者,在科举诱惑下狂热、不计后果的追寻,倾其一生,但结果却极具讽刺性。有多少知识分子在科举之下遭受扼杀。

(三) 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当科举考试成为知识分子为官入仕的手段,学校教育为迎合社会需求也必然沦为科举制的附庸,这样也会导致学风不正,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利,学校传授的知识暂时“实用”的东西,这样对文化传承也没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三、 反思

鉴于对科举制作用的分析,进行一定的反思,批判的看待科举制的发展,古为今用。

(一) 为官之道应整风

与科举取官类似的是当今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如火如荼的公务员考试弊端日显,需要改进,各个地方虽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但实施过程中却很多没有落实。为此,政府应该加强对考试的改革与控制,减少诸如地方保护等有碍公平性发挥的因素。增强考试的法制化、公开化,让考试制度增强权威性与合理性, 在一些重要环节上应有专门的可靠人员负责,其他人等一律无权过问,并且要有法律依据,保证各个环节不会出现纰漏,法制化是权威性的体现和保证。并且还要减少和遏制各种培训机构日益肆虐的猜题之风,这种做法严重扰乱了考风,也削弱了公平性的发挥。各级负责人应适当创新,采用一些形式新颖的考题,既体现职位需求又能很好的检测考生能力,以此来选择一批优质人才,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另外还要严格考试流程,公开报名,公开竞争,各个环节要经得起大众的审查,避免暗箱操作,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网络平台,选出大众认可而且合适的人才。

(二) 高考制度的改革

从科举制到高考,不禁让人想到知识分子相似的狂热。科举制对当今的考试制度影响深远,应有针对性的消解其弊端。首先应该让人民大众都树立一个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态的残余会严重影响个人的行为。对于知识的追求不应该过度功利化,各种媒体也应适当减少不恰当的极力鼓吹。科举制对人们的影响在时代今日愈演愈烈,很多人都把高考看作是与命运相关的大考。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去决战,家长们费尽心思给孩子提供充足的后方支持,学校苦心开发大量让应试技巧最优化的方法。学生们在各种压力下埋头苦读,全力以赴。除了读书外,两耳不闻窗外事,这种高压状态下也出现各种堪忧之现象,对学生的心理和人格造成很大伤害。过于功利化追求使学习观严重异化,所以要扭转这一潮流,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国家也应该适当调整一些政策,不让高考成为重头戏。此外,各地高校应均衡发展,国家扶持不应该过于偏重,以免失衡的竞争造成更多负面影响。

(三)改革文化、教育

科举考试在特定时期都有确定的考试内容,促进那个时期知识的发展。今天的教育类似,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呈现一些弊端,比如内容与社会生产脱节,部分科目的实用性不大,对于那些没有学习价值的东西应及时变革,过多无益的投入是对师资和学生时间的浪费,不仅是中学教育,包括高校,都有一些没有很大意义的课程开设,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学无以致用,近年来票生的失业率和辍学率与此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所以应及时改革,真正提升新生代的素质,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还有对于外语学习的过度重视,忽视国学的传播等,虽然近几年有相关的保护国学的呼声及政策,但是任然有很多地方没有真正实施。充分发挥已有资源的的最大价值,是我们走向国际的竞争资本,要努力彰显本国特色的最大价值。另外,学校教育的理念也应该改善,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提升教育的价值,使学生学有所需,学有所用,真正成为有用之才。(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田朝风.从科举到高考——一个发人深思的社会问题.[J].教育探索,2001(6)

[2]王蓉.科举制对文化教育的激励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7)

[3]雷宇.迁徙科举制存在的合理性[J]. 培训与研究——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2(8)

[4]刘良慧,张先华教育观念的革命[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1

猜你喜欢
科举制合理性作用
古代的考试
新形势下新闻采访行为的合理性探讨
“科举”
域外证据领事认证的合理性质疑
至善主义、合理性与尊重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晚清科举制度变革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