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奕双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7)
婺剧是“徽戏的正宗,京剧的祖宗,南戏的活化石”,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至今日,婺剧在金华及周边地区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1984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将永康县舟山乡婺剧团演出的《姐妹缘》(顾锡东编剧)拍摄成连环画在全国发行[1]。《中国婺剧史》也记载了两套连环画版本,一套是电影版《西施泪》,另一套是义乌义亭婺剧团表演的《海瑞罢官》[2]。这是婺剧史记录的,以美术形态存在的婺剧剧目。
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意即“画出来的书”。指以绘画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绘本不只是用图讲故事,直观的画面还可以帮助读者全面建构知识观,培养多元智能。在全球化语境下,绘本阅读已经成为全世界读者阅读的时尚。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系统展示地方戏曲的绘本,婺剧的研究更多地着眼于婺剧的历史发展、表演、音乐、文化等方面,并更多地运用影像资料。以婺剧为创作对象的戏曲剪贴作品,包括剪纸、拼贴作品的创作特色,可以丰富婺剧绘本创意的剪贴表现,更好地传承地方文化资源,拓展绘本创意的表现方式。
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从古至今,民间艺人选用多种材料来表现这一技艺,常用的有纸、金银箔、织物、植物的叶子等片状材料 。在创作上,剪纸对于物象之间的比例和透视关系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较多使用组合的手法,运用图案形式美的一些规律,作对称、均衡、连续等处理。把太阳、月亮、星星、飞鸟、云彩,连同地面上的建筑物、人群、动物同时安排在一个画面上,多反映时代生活的题材。
中国是戏曲大国,各地都有属于自己的戏曲文化,婺剧表演扎根金华民间延传的丰厚土壤,至今活跃在金华的民间舞台,可以说,像婺剧这样经久不衰的民间艺术,在国内是非常少见的。金华一带的农村,在下半年的农闲时节,都有婺剧表演,心灵手巧的农村妇女,欣赏过婺剧班子进村表演之后,根据自己的目识手记,把印象深刻的剧情用剪纸的形式体现出来,一方面是记忆看过的剧情,另一方面,左邻右舍的女子用自己剪成的作品互相比较,从中享受剪纸这一手艺的乐趣。因本文篇幅有限,仅选取众多戏曲剪纸作品中有代表性的 《合珠记》和拼贴作品《江南:春、夏》来说明其创作的艺术特色,用以丰富绘本创意的表现手法。
图1 吴善增 戏曲剪纸《合珠记》
《合珠记》(又名《珍珠记》、《合珍珠》),剧情说的是洛阳书生高文举上京应试,夫妻二人临别之时,其妻王金贞取出身上一颗珍珠,一破为二,各藏半颗,以作日后思念之物。后高文举得中状元,被相爷温葛看重,硬是召为女婿。妻子王金贞为寻夫受尽磨难来到温府,幸得老仆杜娘的暗中帮助,扮成扫地婆子,悄悄到书房得以和高温举相会。后经包公奏明皇上,皇上下旨,夫妻得以团圆。圆形剪纸(图1)表现的情节是王金贞扮成扫地婆子,悄悄到书房与高文举相会的情景。
整幅剪纸用圆形的外轮廓,寓意小家庭今后的合家团圆。在构图上,用一条中轴线,把夫妻的现实生活划分为两个世界:一个是温府的状元女婿,生活环境优越,一个是为了与相公相会办成扫地婆子的仆人形象。一上一下的构图位置经营,突出两人现实生活的环境。剪纸人物无面部和表情的刻画,只有画面的黑白虚实分明、刀法流利工整、图案舒展匀称、配景寓意传情,具有写实兼写意、装饰风味浓烈的艺术特征。
现代拼贴,主要指按照主题要求,利用相对应的材料和性能,通过独特的拼贴技艺,充分展示材料的美感,使整个画面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和浓烈的装饰风味。
传统婺剧舞台场景变换单一,但随着电声发展和高科技的运用,婺剧在保留地方性民俗风情的同时,舞台布景更立体、大气、真实,充分体现现场感。根据剧本的内容和演出要求,要生动展现婺剧的表演特色,在艺术构思中必须运用多种造型艺术手段,设计和创造出戏剧背景环境和角色形象,在融入现代元素的同时全方位融合地方文化资源,以更好地适用各年龄段的观众群。
图2 李莉 拼贴作品《江南:春、夏》
拼贴作品《江南:春、夏》(图2)用亚麻布作为创作的底色材料。亚麻布由于纹理细密度均匀、布面平整、纤维颜色自然稳定而深受绘画爱好者的喜爱。画面的主题表现,则选用了生宣纸和水彩颜料。生宣纸厚度均匀无杂质,在中国画中用于写意画,是因为它容易化开,适合表现滋润丰满、纯净自然的画面效果;水彩颜料色粒很细,晶莹透明,与生宣纸结合使用,画面则有清彻透明、滋润流畅的独特韵味。拼贴作品《江南:春、夏》中的《春》,内容选取黑瓦白墙的房子和在风中飞舞的风筝,用宣纸做底子,把黑瓦和风筝、窗户用相应的水彩颜料进行染色,再根据构图进行拼贴,形成江南特有的村落特色;而《夏》则表现“夏”的主题,内容选取荷花、小船和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蜻蜓,体现江南特有的 “接天莲叶无穷碧”景象。
1.题材反映时代生活。婺剧剪纸,主要反映当地人们喜闻乐见的婺剧故事和民间传说,有时代生活特色,主题传递主流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进行绘本创作前,必须全方位了解和熟悉婺剧的剧目剧情,梳理、收集有关婺剧剧目的历史文献、文学作品、民间剪纸作品以及当代研究成果,结合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专家(艺人)访谈,建立全方位背景资料库。同时要考虑创作的婺剧绘本的不同年龄段的读者群。
2.主题体现多样化功能。现代戏曲剪纸和拼贴作品,其本身包含教育功能,包括审美熏陶、社会历史知识传达、思想价值观教育等,如传统戏曲剪纸《合珠记》(图1),其主题体现的教育功能最大化寓意就是合家团圆。现代拼贴作品《江南:春、夏》(图2),以江南特有的风情结合材质特点,作品本身就包含审美教育的功能。
鉴于剪贴的多样化功能,婺剧绘本创意应当思考作品的功能取向。作品主要体现教育功能还是审美功能?是体现纯艺术还是兼顾商业市场?如果强调教育功能,通过绘本这个传播媒介,是否可以有意识地向观众群展现中国具有时代特色的政治经济理念和文化理念?如果强调作品的审美功能,是否以绘本作品本身为中心,强调艺术化、真实性的创作特色,向观众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风土人情和现实生活?为实现绘本功能多样化,通过婺剧绘本这一传播媒介,向观众传达的不应仅仅是某一种功能,而是尽可能全方位开发各种功能。
3.画面内容完整。戏曲剪纸作品外轮廓有圆形、扇形、卷轴形等,根据题材的需要,选择剪纸的外轮廓。选取戏曲人物,配以花鸟虫鱼,烘托主题,一副剪纸作品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用写实与装饰相结合的创作手法,把从戏剧中提炼的典型场面与情节概括到剪纸中,使其具有丰富的、完整的画面意义。
4.展示材质美。戏曲剪纸源于民间,民间艺人在欣赏完剧目之后,信手拈来,剪下对剧目剧情的理解。其剪纸的材料相当简单,家中写对联用的红纸,甚至祭祀用的黄裱纸,都是剪纸的媒材,体现其质朴的民间艺术特色。腊光纸、金箔纸、宣纸、普通红色纸或其他纸都可以展示主题需要的材质美。现代剪贴作品,结合主题表现,选择与绘本审美特征相结合的媒材,包括纸张等作画媒材和水彩颜料等绘制工具媒材,可以进行多样化的表现。婺剧绘本创意根据表现的主题结合相应的媒材可以充分展示材质美。
结合戏曲剪贴作品的创作特色,婺剧绘本剪贴创意的表现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要形象、生动地表现婺剧人物形象,应该先了解和熟悉所要塑造的戏曲人物在装束、故事情节等方面的背景资料。可以梳理、收集婺剧剧目的历史文献、文学作品、民间剪纸作品、其他形态的美术作品以及当代研究成果,结合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专家(艺人)访谈,对所有背景材料进行分析,对刻画的形象做到胸有成竹。
《合珠记》(图1)中状元微侧着身子倚桌读书,似有心事;而王金贞手拿扫把,侧身贴窗,正屏住呼吸,张望眼前这个熟悉的陌生人。这一环节特别注重抓取戏曲人物的特定神态。戏曲人物的动态,多为表现对象的某一代表性动作,通常所说的程式化特征,比如男性的策马扬鞭,女性的削肩碎步等姿态可以充分运用。这些代表性动作往往是留在观众脑海中记忆深刻、认知度高、传播力强的符号,所以选取的特定神态必须高度提炼。
戏曲人物一般都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剪贴在进行刻画时,应着重于对人物的形象、服饰等细节的处理,特别是戏剧人物的头饰、服装很复杂,如果照搬,必是繁复不已,做类似的作品只能取其大的动态,进行一定的取舍、概括和夸张。拼贴作品《江南:春、夏》(图2)中表现春的画面,满眼尽是黑瓦白墙,但画面上方安排了三只大小不一的风筝,整幅作品立马就生动了,仿佛带人回到了年少活泼的时代。夏的画面,满眼荷叶和几支荷花,一看就明白表现的是盛夏,而若隐若现的游船,恰恰说明了炎热夏季中的舒爽悠闲。
采用寓意手法可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某些特殊的象征意义,满足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情感和想象。《合珠记》(图1)中状元府的背景特意安排了两盆繁茂的万年青,突出高文举对王金贞的思念,永浴爱河的渴望。王金贞手拿一把扫把,倚窗相望,对夫君的思念、怨恨,百感交集,尽在相望的这瞬间:一扇窗子两个世界……。右下角的梅花鹿造型,就是传统剪纸中梅花代表女性、鹿代表男性的常用手法,梅花鹿寓意男女在一起,暗示高文举和王金贞忠贞不渝的爱情。
戏曲主题内容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包括背景的构思与其他细节。情节、人物与场景融为一体,使每一幅戏曲剪纸作品形象生动、内涵丰富、结构精妙,体现画面的完整性。画面内容是作者自身的情感表达,最大限度地体现民间剪纸的随意性与意象性。从戏曲剪纸的整体画面效果看,戏曲剪纸侧重意境与情调,一般以阴刻手法表现背景等细节,构成线条的韵律,具有细腻、娟秀的特点。
《合珠记》(图1)中整幅剪纸的构图以状元府的建筑和窗户重叠的中轴线为分界线,将高文举和王金贞分为两个世界。戏剧中复杂的场面,可以隔物换景,有助于在有限的画面进行多场景的连贯表现,更好地衬托剪贴作品的人物形象,做到作品主题的形神兼备。
优秀的绘本不仅仅是一门艺术,它还应该是由思想高度、内容深度和艺术技巧组成的自成体系的符号。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将婺剧绘本创意与戏曲剪纸的特质、艺术特征和创作技巧结合,融入现代元素,同时,全方位融合地方文化资源,有助于在有限的画面进行多元化的艺术表现。选取、开发适合主题表现的绘本创意作题材,开展绘本艺术创作,推出具有多元文化风格的婺剧绘本作品,并进行理论探索,必将扩大婺剧绘本在国内外美术界的影响。
[1] 浙江婺剧促进会(筹).婺剧的起源和发展[EB/OL].(2006-10-03)[2013-05-28].http://www.zj.xinhuanet.com/wuopera/.
[2] 金华艺术研究所.中国婺剧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