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图书馆建筑

2014-04-22 14:00曹媛媛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设计原则

关键词:图书馆建筑;设计原则;建设要点

摘 要:文章以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及设计理念为出发点,切实分析图书馆建筑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及现代图书馆的特殊性,使之不仅成为创造城市开放空间的手段,也更是城市空间区域化的一种体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G25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1-0027-03

作者简介:曹媛媛(1981-),长安大学图书馆馆员,采访部主任。

历史文化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建筑却以更加直观化和视觉化的迥异风貌呈现在世人眼前。现代图书馆是众多建筑中的一个分支,它作为21世纪的建筑物,既需在整栋建筑物外观造型上展现出时代风貌,又要在建筑空间布局上满足便捷使用的功能,更需满足使用者的现实需要及未来潜在扩展的功能。

1 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原则

1.1 实用性原则

现代图书馆建筑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是否具有实用性强的体现形式,其中包含有建筑选址及空间布局是否合理化;是否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是否注重经济实用性。

1.2 美学性原则

现代图书馆建筑美学韵律及环境空间美观化,都要求其建筑风格与时代相适应。在建筑外观、内部空间、周边环境及配套设施等方面既要具有时代感、科技感、文化性和美学感,更要具有一定的未来前瞻感,还应表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专业化特色。

1.3 人性化原则

“以人为本”的精神不断贯穿于各种精神领域,而在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中应以方便使用者为根本出发点,要让使用者在整个图书馆活动当中感到便捷、舒适。

1.4 智能化原则

引入计算机技术、网络系统技术及相关的应用设备,实现现代图书馆自身的自动化,管理系统自动化和办公系统自动化,使整个图书馆成为一个集信息情报、科技智能、开发延展的综合性大厦。

1.5 开放性原则

分配布局以统一层高、统一荷载、统一柱网为设计标准;空间布局以大开间、全开架、敞开式为设计出发点;图书管理形式以藏、阅、借一体化的整合模式,扩展使用者的人数、层次和范围。

1.6 消防到位原则

在采光充分、通风顺畅、绿化美观、安静适宜的基础上,消防措施更是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中的重中之重。图书馆建筑本身就属于国家重点防火保护单位,其建筑外围防火隔离带、建筑物本体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建筑结构防火安全疏散通道、建筑装饰的防火材料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都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严格执行。

2 现代图书馆建筑环境建设的要点

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应用的普及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直接影响到现今社会的各个方面,其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读者的阅读方式及行为模式的改变;只有现代图书馆建筑环境让使用者觉得更加安心、舒适、便捷时,才能更好地体现其承载社会文化、传递社会信息、共享文献资源等功能;人性化服务理念的转变也使现代图书馆在其建筑结构布局、空间环境设计、科学技术引入、管理模式改变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2.1 数字、网络技术的引入对图书馆建筑的空间布局的影响

由于现代计算机网络应用的迅速发展,以传统理念设计的图书馆结构中的书库面积日趋减少,反而出现了藏借阅一体化形式的大空间阅览室设计模式,因此在空间布局尺寸设计时,可适当按照图书馆馆藏比例、读者人数比例,相对增大图书馆藏借阅合一的空间面积,实行全开架的服务模式和增加计算机网络模式的电子出版物的贮存空间;同时建立密集藏书库,把年代久远、使用率极低但又具有专业性和参考价值的图书集中收藏于此。

现代图书馆设计极为重视网络综合布线功能的设计,这是现今科学技术发展带给图书馆建筑的最为直接的变化。以信号的强弱程度、信息传输的方式,将图书馆建筑内部与之相关的语言、信息数据、图形图像等传输装置采用一次性安装布线的模式,相互串联起来,最终成为综合性的布线布局。使电力系统的排线方式、计算机网络信号的排线和无线网络的传输装置的布线,按照统一模式,一次排线,并为将来的可秩序行为提供拓展性和适应性。考虑到现今网络技术应用的普遍性,在综合排线当中,其端口接入设备应覆盖到图书馆建筑中的主要室内应用空间,如:读者检索区、电子阅览室、藏书区、内部办公区、多功能厅等一些未来可开辟的新区域。现今还应考虑到图书馆所处区域的网络属性、网络装置设备及网络运速等问题,应对网络调查研究后,根据相关所得结论实施跟踪设备的合理配置与应用。还应统一考虑建筑物本身的照明设施、电力动力设备、通讯自动化设施等,须将电力系统按照强弱电各自独立分到排线,从而避免电磁场之间的相互干扰。这种综合排线的设计模式,可进一步地将数字、网络技术与建筑本体的自身美学相互渗透。

现代图书馆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智能化的综合性大厦。与它相关的电气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网络信息数字化程度是它与传统图书馆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所在,因此对现代图书馆建筑的消防系统、噪音可控范围也应予以注重。这时,运用先进的电子科技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信号传导技术等可对图书馆建筑设备进行自动化管理控制。

2.2 “以人为本”成为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思考指标

具有人性化的现代图书馆建筑,应以使用者的生理反应、行为习惯、心理衡量、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因素为设计出发点,对其建筑空间环境、人与建筑的紧密联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使建筑物本身具有强烈的可再造性。现代图书馆在整个社会环境中的职能发生着转变,这也促使其服务模式发生了转变,但也对“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人们对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进行思考。

2.2.1 在设计中引入对现代图书馆建筑中的大空间结构探索。现代科学技术、新型设备、网络服务模式的应用等技术的引进,使图书馆的发展方式逐步转变为“查阅咨借藏一体化”模式。当然,这也对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建筑空间结构的使用空间变得更为扩展和秩序化,才能使信息资源检索、相关图书阅览、数字文献典藏等功能集于一室,在设计中做到“机在人旁,人在书中”,让使用者觉得更加便捷;其次,能够随时做到检查及调查图书馆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的使用情况,使用者使用规律的变化,使用者的范围广度以及安装设备的及时更新,这些也在建筑结构空间布局中起到一定的调整作用,以保证大空间具有可调节性的弹性使用的建筑设计原则。

2.2.2 现代图书馆建筑室内空间装饰布局也应注重“人性化”。在设计中,以室内顶部设计、门窗安装方式、地板材质选择、书架数量配置、桌椅设施摆设、电子设备的配置安装、整体装潢类型、绿植配备比例等为设计出发点,让使用者感到既美观又大方,既舒心又方便,既富有艺术性又具有实用性的特点。通过通风系统、照明系统、色彩搭配、温度湿度调节等方面,使图书馆整体环境贴合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为其提供一个优良的使用空间。

2.2.3 现代图书馆建筑的多功能设计应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过去传统图书馆的借阅服务模式、信息资源查询方式已不能满足使用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而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也在设计当中加入了新的多功能性和新的大空间可不断拓展性元素。现代图书馆建筑内部空间可根据使用者需要范围的不同,布置出特定的图书阅览室区、无线网络资源设备检索区、大众多人或少部分人的演讲区、各种栏目的展览区、文件数字影像的电子观赏区、相关教育培训拓展区等。当然,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生活条件的改善,使用者行为模式的转变,图书馆也将成为一种集休闲文化娱乐、信息交流分享的重要场所,与此相适应的一些诸如小型音乐欣赏厅、小型互助书店、休闲棋艺室等与之相关的活动场所及相关服务环境也将在现代图书馆设计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2.2.4 在建筑设计中都应注重“无障碍设计”的原则。《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里面包含了与之相关的《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的规范,其中强调了“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 design)这个概念名称始见于1974年,是联合国组织提出的设计新主张。无障碍设计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残疾人、老年人)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而现代图书馆建筑属于公共建筑,在相关的必备设计中,贴合使用者需求为目的而增设的一些无障碍设施设计将更能体现出其人性化服务,体现了人文关怀理念。残疾人使用图书阅览区、残疾人通道、残疾人阅览桌、残疾人卫生间、残疾人视听区、残疾人服务区、残疾人行动设备等设施也将在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建筑中成为一道靓丽的人文风景线。

2.3 现代图书馆建筑应注重内部、外部空间环境的协调

现代图书馆室内空间环境建设以空间交通环境、科技技术环境、设备通讯环境、采光通风环境、感官视觉环境、自然绿植环境、材料颜色搭配环境等相互交融,相互协调为基础,在内部空间环境中融入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因素,也能起到一定的室内外空间环境相交融的布局特色。通过使用绿色环保材料,适当加入先进科学技术,本着节约能源、注重环保、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做到整个图书馆建筑与周围相关环境的有机结合。

图书馆的外部空间环境应与其建筑物实体及内部空间环境相协调。作为现代图书馆建筑的延伸,其周边空间环境也应得到相应的设计与开发。图书馆建筑相对于其他建筑来说,属于人流量比较大的社会服务机构,并且其服务对象范围广,所以当其周边空间环境被利用和开发时,可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可带动周边人文环境的变化。如开辟建设与之相关的知识文化传播广场,栽种配置绿色草坪花卉树木,建造具有特色的各种相关小品景观,使之呈现出一种花园式的景观区域,将会极大地带动图书馆整体的文化氛围提升。

3 结语

现代图书馆建筑在自身追求韵律美时,也带动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社会文化的进步,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着别样的艺术之美,更发挥了不同的品牌效应。现代图书馆建筑不仅是一种创造城市开放空间的手段,也是城市空间区域化的一种体现形式。

参考文献:

[1] 于树胜,赵雷.2003海峡两岸图书馆建筑研讨会综述[J].河北科技图苑,2004(2).

[2] 李霞.论数字图书馆技术下图书馆功能与建筑的变化[J].图书情报工作动态,2004(1).

[3] 杨德平,吴恒梅.网络时代新图书馆建筑设计刍议[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4(2).

[4] 周未隼.舒适·经济·科学——关于21世纪图书馆建筑的构想[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3).

[5] 周红,胡朝德.营造“健康环境”崇尚“人文精神”——谈公共图书馆的建筑[J].现代情报,2004(7).

[6] 王梅.在图书馆建筑中体现人文思想[J].高等建筑教育,2004(2).

[7] 马宏伟.环境与布局是图书馆整体形象的灵魂[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04(1).

[8] 郑学军,李景凯.信息时代的新图书馆建筑[J].图书馆建设,2004(4).

[9] 朱根娣,王琨.香港图书馆访问记[J].图书情报工作动态,2001(6).

(编校:马怀云)

猜你喜欢
设计原则
开放空间格局下图书馆导视系统的设计与思考
谈舞台灯光的设计原则
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环境的MOOC微课程研究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浅析多层住宅的设计要点及其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