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2014-04-21 09:30张敏霞
职教论坛 2014年26期
关键词:实训岗位物流

□张敏霞

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流产业以年平均增长15%的速度快速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日益强劲。目前物流人才已成为我国紧缺人才之一,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和“短板”。为了适应物流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愈来愈多的职业学校开设了物流专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物流人才需求的压力。

近几年在物流专业建设过程中,通过考察全国各地的一些中职学校,发现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开设的发展不平衡, 有的地区物流专业成萎缩状态,规模越来越小,甚至停办。例如,江西的中职学校在教育厅申报物流专业的20 多所, 但实际开班的学校不到4 所。 如何使中职学校的物流专业走出困境,更好的适应物流人才市场的需要, 办出专业特色,根据物流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参考其它学校的一些经验,笔者对中职学校的物流专业的建设谈谈实践体会。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从事仓储与配送、快递等基础岗位的操作技术人员

物流行业是一个宽口径的行业,物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要涉及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环节,根据需要将这些环节进行有机整合,完成物流过程。

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校时间一般2-3 年,这么短的时间不可能培养学生掌握物流涉及的所有知识和技术,只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部分。 因此在专业设置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做到专业培养的口径宜窄不宜宽。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重点考虑学校所处的经济环境、就业走向、物流行业对物流人员需求的现状及趋势等情况,根据这些情况确定专业方向及岗位群。 如学校所在地是沿海城市,可重点考虑国际物流、港口、码头对物流人员的需求;学校所在地是内陆地区,可重点考虑以公路运输、铁路运输为主的物流企业需要;学校所在地是区域经济中心,可重点考虑仓储配送业务为主的物流企业需要。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快递业务发展势头迅猛,需要大量的快递业务员,所以在专业设置时要重点进行考虑。 总之,物流专业培养目标要依据本地区物流企业需要来设置。虽然专业口径相对整个行业是窄的,但对一个具体的企业来说则可完全满足需要。

根据我国物流和快递行业迅速发展对一线操作人员的大量需求的现状和我省所处经济区域和经济发展状况,结合学校物流专业办学历史、师资力量、实训条件、行业优势等的具体情况,明确本专业培养方向是从事仓储与配送、快递等基础岗位操作技术人员。 通过3 年培养,使学生掌握仓储与配送、快递、等工作岗位的理论和实践技能。 具体目标如下:

(一)基本素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爱国守法,忠于职守。

2.具有正确的择业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爱岗、吃苦耐劳、诚实守信。

3.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4.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

5.具备继续学习、自我提高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6.具有安全作业观念、环保节约意识及创新精神。

7.具有严格按照物流操作规程工作的意识和良好的专业行为规范。

(二)专业知识目标

1.了解物流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化要求等知识。

2.掌握常见的物流类型,了解物流的基本功能、行业现状及物流业态,熟悉物流企业的典型职能部门和岗位要求。

3.掌握物流企业成本的基本核算知识,会初步计算仓储、配送、快递等各单项物流服务项目成本,确定服务收费价格。

4.熟练掌握物流业务流程,能完成相关作业任务。

5.具有较强的客户服务意识,能对各类客户投诉与异议进行处理,具有一定的协调客户关系的能力。

6.会操作物流管理软件,能熟练地进行物流信息处理。

7.掌握常见物流设备使用,日常维护及保养技术。

(三)专业技能目标

1.仓储与配送方向:毕业生应能熟练进行货物入库、在库、出库、退货处理和配送等作业,能够熟练应用仓储与配送相关设备和信息系统。

2.快递业务方向:毕业生应能熟练完成快件揽收、分拣、封发、转运、投送、信息录入、查询、市场开发、疑难快件处理等作业,熟练应用快递相关设备和信息系统。

二、创新“校企融通、学做合一;分段推进、分层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在实施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以实训基地建设为龙头,依托物流和快递企业,创新“校企融通、学做合一;分段推进、分层培养”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等形式培养从事仓储与配送、快递等基础岗位操作技术人员。

(一)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实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把“2+1”学制按教学流程分为专业入门、专业培养、职业体验三个阶段,以及专业认知、专业基础学习、专业实训、专业技能学习、顶岗实习、职业拓展学习6 个层次,形成一个“工”与“学”渐进式交替、螺旋式上升、“分阶段、分层次、分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实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见图1)。 必须同时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过程中,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树立“以德立人、以技立身”德育教育理念,使学生成为“德技双优”的技能操作型人才。

图1 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实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图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物流专业建设要结合物流企业实际,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通过实行“订单式”培养来实现的,中职学校“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做法主要有:

1.由企业提出人才培养的岗位要求,双方共同拟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岗位需求开设课程,共同完成订单班的教学任务。这样学校可以做到量体裁衣有针对性的开展专业教学,按企业的要求对所需技术进行强化训练,确保学生学以致用。

2.学校与企业可以建立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理论,同时聘请企业培训师传输企业文化和理念;学生在企业进行工学交替,强化实践技能,这样可以保证毕业生一进企业就可顶岗工作,实现毕业生与企业需要的零距离对接。

三、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打造“双师”教学团队

由于全国物流专业创办时间短,各类职业学校都存在着物流专业教师缺乏的问题,现有的专业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别的专业转过来的,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实践技能,影响教学效果。 学校要高度重视师资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双师”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具体措施:

1.制定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教师培养计划,组织现有专业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如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行业师资培训、省级教师培训、校级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出国学习交流等,获得职业职格证书和双师教师认证资格;采取集中或分散的方式安排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2.开展校企合作,聘请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充实专业教师队伍,提升教师动手能力。

3.在社会上公开招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青年教师,增加新生力量。 专业带头人要做好传帮带工作,一对一指导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尽快胜任教学工作。

在教师队伍打造过程中,关键要做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工作。通过引进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方法,积极开展一体化教学, 要求教师做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四、搭建模拟性、开放性的一体化教学场所

中职学校物流专业之所以发展缓慢, 学生流失较多, 主要原因之一是缺少一体化教学场所。根据物流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实践课时应占总课时的50%,但很多学校难以做到这一点,实践课时占总课时不到20%,枯燥乏味的专业理论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缺乏必要的实训设施教师上课只能纸上谈兵,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必须搭建一体化教学场所。

(一)一体化教学场所是实训教学的前提条件

专业教学目标最终是要通过一体化教学场所来实现,建设适合中职物流专业教学的实训基地是保证实训教学的前提条件。物流实训基地建设要遵循安全性、先进性、实用性、经济性、可扩展性、标准化、模块化等原则。 各中职学校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一步到位建设先进的物流实训基地; 受场地和资金限制的学校可以可分阶段建立物流实训基地。 如先购买各种物流仿真软件,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进行模拟操作,熟悉物流业务的操作过程, 等条件成熟时建立先进的物流实训基地, 配齐物流实训课程所需的实训设备, 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在真实的物流环境中掌握物流业务的操作技能,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对接。学校分阶段投资500 余万元建成了包括仓储与配送实训室、运输实训室、国际货代实训室、连锁超市、叉车训练场、物流仿真机房、电子商务实训室在内等物流实训基地, 是目前江西中职学校设备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物流实训基地,成为学校展示交流的窗口。

(二)实训教学课程体系是教学质量的保证

物流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包括校内模拟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应从实现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阶段的具体要求,分层次设置实训教学课程,形成实训教学体系的框架。 在此基础上,编制实训课程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明确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要加强实训过程管理,保证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

物流实训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可以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专业认知实训教学。 主要安排在专业基础课教学阶段,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主要采用企业参观、多媒体数字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对本专业的工作对象有直观和形象的了解,增加专业的认同感,培养专业学习的兴趣。 第二层次是专业实训教学。 属于单项专业技能训练, 主要安排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阶段,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掌握物流的主要作业流程和操作技能,实训地点安排在校内实训基地。 教师应根据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重点, 模拟现场实际,设置相关实训背景,向学生提供可以进行模拟操作的实训环境, 从而加强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并初步了解物流的实际工作状况。第三层次是综合实训教学。属于综合专业技能训练,应安排在专业课程教学完成后, 顶岗实习前的教学阶段。 综合实训教学是建立在专业实训教学的基础上, 应涵盖专业核心课程的重点、难点。采用分组方法,小组成员担任不同角色模拟实际作业。 通过综合实训使学生能全面了解并掌握物流过程的完整流程、 进一步强化单项专业技能,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上岗做好准备。

五、构建“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

针对地区差异、行业特色、专业人才需求层次、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质与知识点,深入物流、 快递企业对企业职业岗位能力开展调研,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作用,按照“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对接、基本素质与上岗要求对接”的原则,分析就业岗位的能力要求, 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结合学生职业发展,构建“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确定核心课程,并将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等融入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培养。 同时随着物流企业业务流程更新以及作业方法的发展,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具体做法是:

(一)成立物流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指导教学工作

物流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由物流行业企业专家、物流骨干教师组成,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会议,交流物流行业发展情况、提供物流企业用工需求信息、研讨专业发展规划、商定教学改革措施;对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指导并提出意见;审议专业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等,指导专业教学。

(二)开展企业调研,进行职业分析,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到企业调研,分析物流行业对物流人员需求的现状及趋势,了解就业走向、确定专业方向和具体的岗位群,指导学生根据职业需要、个人特长与兴趣,考取一个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 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为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方便。

(三)完善递进式实训教学体系,强化学生职业技能

根据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的要求, 以“实用、够用”为原则,采用“课堂+物流实训基地+企业”的教学模式,按认知与体验、岗位实训与技能考证、综合模拟实训与顶岗实习三个层次构建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体现“多方向、分岗位、重操作”的实训教学特点,将学生岗位训练与综合训练、实践训练和技能鉴定、专业模拟和专业实战有机结合,实现物流信息处理能力训练和物流业务处理能力训练同步进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专业核心能力和个人发展能力并进的局面。

(四)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

积极与物流快递企业开展交流与互动,并通过对物流专业毕业生的调查,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要求。有计划的对课程进行调整和优化,采用模块化的课程组织形式,对《物流仓储实务》、《物流配送实务》、《物流信息技术》、《快递实务》等核心课程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构建“宽平台、多方向”专业课程体系,按照课程体系编写课程标准,制订教学计划,校企合作编写出版一体化特色教材。

中职物流专业建设起步晚,受生源、就业环境的影响发展较慢,但物流人才市场的旺盛需求必将推动物流专业的稳定发展, 只有找准培养目标,深化校企合作,方能办出专业特色,形成品牌效应,为物流行业培养合格的人才。

[1]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教育部职教司.中职学校现代物流专业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EB/OL].http://www.chinawuliu.com.cn/special/wlycgzcfg.htm.

[2]杨韧,张敏霞.物流专业建设的探索[J].商情(教育版),2010(25):72.

[3]张小彤.中职物流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7(9):17-19.

猜你喜欢
实训岗位物流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