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兵兵
在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里面,第二单元有一篇选自《左传》的文章——《烛之武退秦师》。在这篇文章的第三段中烛之武初见秦穆公时说了这样一句话:“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教材上的注释是:“如果灭亡郑国对您有好处的话,怎敢拿这件事来麻烦你。越过别国把远方当做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这样翻译,乍一听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可是仔细推敲一下,这样翻译却是极为不妥的。为什么呢?咱们看“越国以鄙远”这一句,句中的“鄙”我们根据教材给出的注释,可以知道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他的后面有“远”这个词作为他的支配对象。课下注释给出的翻译是:“越过别国把远方当做边邑”。按照 “把……当做边邑”这个翻译。我们由此可以确定,教材编者把“鄙”看成名词意动用法。而且,这一观点,我在许多配套的练习题册中也得到验证。他们都无一列外的把“鄙”这个词确定为名词的意动用法。
可是,这种翻译不但于理说不过去,于情也是讲不通的。于理我们就要清楚什么是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使动”和“名词意动”这二者的区别。
(1)名词用作使动,说得简单一点,活用成动词的这个名词使它所带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①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
②故扁鹊不能肉白骨。《盐铁论·非鞅》
③乘势,则哀公臣仲尼。《韩非子·五蠹》
④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
以上“吴王我”是使我成为吴王(那样的人),“肉白骨”是使白骨长肉,“臣仲尼”是使仲尼为臣,“活之”是使项伯活。可以说,使动强调的是一种动作行为延续到动作结果的过程,是一种客观事实。
(2)名词用作意动,是该句主语主观上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者事物看作是这个活用成动词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者事物。例如:
①顷之未发,太子迟之。《战国策·燕策三》
②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史记·信陵君列传》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以上“迟之”是太子认为荆轲迟缓,“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是赵王认为“公子矫夺晋鄙兵而存赵”有德。“侣鱼虾”“友麋鹿”是把“鱼和虾”麋鹿当成朋友和伴侣。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名词的意动用法重点强调的是主语的一种主观想法,是一种思维活动,而不是既定行为事实。或者也可以这么说。使动是客观现实的动作行为,意动是人脑的思维活动。
那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这句话。如果只看“越国以鄙远”这一句。其实“鄙”的用法是使动还是意动是无法确定的。以下两种说法都可行:
①越过别国让远方成为自己的边邑,(“鄙”作为使动用法)
②越过别国把远方当成自己的边邑,(“鄙”作为意动用法)
但是,关键是还有后面的半句——君知其难也”。他对秦穆公说: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想象的权利,这种思维活动可以是符合客观事实的理想,也可以是穿越时空幻想,甚至都可以胡思乱想。想什么是容易的,没有困难一说。那么,在烛之武看来,此时的困难绝不应该是秦穆公头脑里想什么或者认为什么,而是秦穆公做这件事情是困难的。换言之,烛之武认为困难的是秦穆公越国以鄙远的动作行为,而不是秦穆公头脑中的思维活动。由此,“鄙”的用法“意动”一说于理不合,此其一。
其二,烛之武初见秦穆公时,就在秦穆公面前假定了一种事实,然后马上对此事实进行了难度评估。进而秦穆公烛之武二人对这种情况达成了共识,并进行了否定。那么,下一步我们就判断一下此时烛之武否定的究竟是秦穆公的思维活动,还是一种客观事实。
我们先假设他否定的是秦穆公的思维活动,虽然这种困难是秦穆公与烛之武共知的,可是,烛之武一见面就对秦穆公的思维活动进行否定。这种做法,其实是极不明智的。首先,对别人思维活动尤其是还没有成为客观事实的思维活动的否定往往是含有轻视、看不起的意味。言外之意就是,秦穆公的这种想法是痴心妄想。这种做法单是从会话原则的角度来看。也是有悖常理的,何况烛之武和秦穆公此时进行的是一场外交活动。烛之武不会不考虑到这一点。其次,烛之武此次来见秦穆公是以求和为主要目的。决不会在刚刚见面的时候就在情感上和秦穆公对立。他应该费尽心思的去谋求两个人情感的共鸣,立场的统一。基于以上这两点,烛之武否定秦穆公的思维活动的说法应该是不成立的。所以说,烛之武此时陈述是一种将来要发生的客观事实。评估的难度也是“越国以鄙远”这个事情将来做成的难度。最后,秦穆公也认可了这个难度。这样,才有后来两个人立场上的的一致及烛之武退秦师的成功。如果是将来客观事实的困难,也就符合了名词的使动用法的要求。所以说“鄙”作为意动用法,在此处,于情也是不通的。
综上所论,在“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这一句话中,“鄙”这一词,它只能是名词的使动用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