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莲花
普通高中课程的改革,给高中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几十年一遇的发展契机。目前的新课程教学出现了一个矛盾的现象:教师苦于基础知识的难以全面落实,而教学又‘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课堂停留于热闹而又空泛的讨论中。从新课标的理念与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反思教学行为,就会发现,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是目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凸显出来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从操作层面来谈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既重预设又重生成
上课之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结合具体的文本,对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内容、教学程序等,作前瞻性的细致的考量和撰写,以期教学的有序、严谨和科学。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灵动而丰富的,在师生、生生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中,会产生一些教师事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而有的问题往往是比较有价值和挑战性的生成性知识,能激发兴趣,优化思维品质。此时,教师应视之为教学的关节点,平等的坦城的与学生对话,通过讨论、辩论达成共识;即使问题不能当堂解决,也不要淡化甚至回避,可以把它作为课外作业,“让预设因生成而灵动,让生成因预设而闪光”。例如,一位老师在教《蜀道难》这样布置:思考诗歌第一小节作者是如何展示蜀道之难的?诗人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这样写有何好处?这些问题事先便给学生定了一个框,学生在读时就对语言最直观的感受就不能表达出来。同样是讲授《蜀道难》,另外一位老师在阅读预习时,布置学生在自由读后想一想,在读全诗时眼前都出现了哪些动人的画面?这个问法就给了学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自然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去赏析诗歌,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二、既重结论又重过程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一个个“例子”的剖析和赏析,掌握必备的语文知识,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达成共识的真理性知识——结论,所以学生必须掌握教纲和考纲上明确要求的结论性知识。
学生读的过程,既是求知的过程,更是体验探索与创造的欢乐、激发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探求学法、绽放思维和张扬个性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今日而言教育,此一点首宜打破,教师所务不在讲解,惟在启发;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启发、引导”才是教师的职责,在启发引导中“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这才是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
三、既重主体又重主导
苏弈姣所说:“语文教师,从根本上说,应该是中学生语文智能发展的程序设计师和施工员,是中学生语文学习病患的处方医生,是中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教练员或陪练。”课堂上,教师要以生为本,真诚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读、写、听、说,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讨论、辩论、争论。但学生毕竟经验不足、知识欠缺、能力有限,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疑点、难点,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深度不够的现象屡屡发生。师连珠炮似的提问,学生机械反应似的回答,这一问一答看似热闹,实际上,此为“物理运动”而非“化学反应”,即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课堂讨论若要真正落到实处,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首先学生应对课程有充分的预习,其次在平常教学中就应培养学生讨论问题发表意见的习惯。最为重要的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绝不是局外人。圣陶曾说“讨论进行的当儿,有错误给与纠正,有疏漏给与补充,有疑难给与阐明,是说全班学生都有份儿,但是最后的责任还在教师方面。教师自当抱着客观的态度,就国文教学应有的观点说话。”
四、既重讲授又重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低起点严要求,倡导“朴素有效”的学习方式。许多在教学上有所建树的教育者都非常重视基础知识,一些细小的知识点都讲得非常透彻,给人感觉质朴而实在,而对学生的要求比如背诵、默写、做练习甚至是朗读课文都是严格把关,一遍不行第二遍,第二遍不行第三遍,这也是许多教师之所以成功的一大原因。
在语文课堂上,该讲的地方一定要讲,但要精讲,要讲在重点和难点上,要讲在学生的“愤”“悱”处,让学生醍醐灌顶、获益匪浅。也要营造问题氛围,用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去讨论和争论,去钻研和探求。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开发智力。
五、既重理性又重情感
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从语言特色、思想内容、结构方式、表达技巧到情感态度的全方位而有深度的解读。同时,教师也要加强情感渗透,饱含深情进行教学,让教师情成为学生情与文本情的桥梁,引导学生充满激情的品味语言的精妙、意境的优美、思想的深邃和情感的美好。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心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我们的语文亦如此,形式永远是次要的,哪怕一节课我们仅是静静地同学生一齐品读经典、揣摩语言、吟诵名句,而学生因此而产生的那一点点的激动与共鸣,都足以证明了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获得了成功,而他们阅读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体现,文学的魅力才会真正影响到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益终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