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2014-04-19 22:41李婧饴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38期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意义

摘 要 把交往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域,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体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交往理论的涵义,接着论述了交往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诉求,最后指出了交往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交往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途径

一、交往理论的涵义

马克思的交往范畴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讲,涵盖了一切社会关系。马克思认为,交往具有独立的地位,它绝不是无足轻重的过渡性范畴,而是极其重要的范畴。因此,从马克思的交往范畴来界定的交往的内涵,即交往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中的个人以及共同体之间通过中介客体,在物质和精神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彼此联系,共同发展的各种实践活动”。交往理论作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唯物史观的建构、发展和完善具有奠基性的意义,。

二、交往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诉求

1.交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作用是促进人的发展,人的本质根源于交往活动而又在交往活动中得以展现,交往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重要基础。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即交往。思想政治教育形态起源于交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发展人的一种手段,在其本质上是与人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形态而言起源于交往。另一方面,交往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语言等媒介进行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人的思想政治品德也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又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

2.交往理论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

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交往对人的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性,交往理论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一方面,原始道德的产生表明,统一于人类社会实践的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密不可分,是道德产生的根源。交往是思想道德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源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价值起点,交往不断构建交往关系,从而形成个体品德。另一方面,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间的交往是教育交往的主要形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往是教育交往的主要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均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以社会生活为客体中介,形成互动的新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间关系。

三、交往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

1.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方式

在交往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给予受教育者前所未有的关注,赋予其以主体地位,以达到主体间认同一致和相互理解的主体性交往实践活动。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对象性思维转向关系思维,在强调人的主体性及主体间性的基础上,突出多极主体间的良性互动,要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关系,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封闭思维到开放思维,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处于开放性的过程中,特别是进入全球化时代,随着国际交往日益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面向国际发展,要确立世界意识,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之路放在一种宏大的全球视野中思考。最后,从“灌输”到“对话”的转向。交往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走向“对话”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对话”,是一个主体间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的过程。要改变传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灌输为主的教育方式向平等对话转变的教育方式,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

2.营造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环境

交往环境是引发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活动、影响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结果的“信息源”。因此,营造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环境。首先,营造交往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环境。营造理想的语言环境,能够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多极主体间交往的顺利进行,能使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都享有平等、自由的话语权利,要倾听和善于倾听受教育者的言说,改变教学组织形式,在班级内部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增加生生之间的言谈频率。其次,营造交往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环境。良好的物质环境会对人的文明素质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建,能优化大众传媒环境,“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倡导新的风尚,通过强化舆论监督,促使社会环境的净化、育人环境的优化。最后,营造理想的交往虚拟环境。加大对网络建设的投入,努力提高网络技术安全水平,完善网络管理立法工作,建立健全网络的法律法规体系,积极开发设计具有时代性、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把网络道德原则和规范以生动、活泼、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以计算机为中介的网络交往环境。

3.重视交往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交往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既强调对人的尊严的肯定,也强调对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追求。它既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也是师生之间情感与智慧精神与生命的沟通,强调要把学生确实当成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一方面,要努力创设良好的民主的平等的外部的交往环境,尊重学生自主活动的权利与自由,为学生主体性品质的发展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去理解教育内容,进而以促进其知识建构与意义的生成。另一方面,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理解和精神世界的建构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要通过理解与对话获得人生体验和生活智慧的过程,双方采取平等自由的开放式对话,使双方既阐述自己的观点,又能倾听对方的意见,在多元理解中整合形成了意义的规范结构"从而形成视域的融合。

参考文献:

[1]梅宗奇,赵炜.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J].河北学刊,2010(11)

[2]闫艳.论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环境的营造[J].求实,2012(3)

作者简介:李婧饴,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经济学学士,西安医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团体动力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初探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