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正荣
摘 要:充分利用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通过教师的资源整合设计创意课堂,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能力转化为成果的能力。
关键词:整合 美术资源 创意教学
一、面向全体实施因材施教,为教与学的双方共同活动而设计教学
学生的学习水平高低不平,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善于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意识的删减或增设,用新颖、科学的教学手段来设计课程,让学生面对具有既有挑战性、又能展示自我的学习过程。例《北京故宫》一课先播放介绍故宫的短片,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学生在直观的印象的基础上,重组多渠道获得的信息,以一个导游的身份来向外宾介绍故宫和故宫的艺术特色,使学生自始至终处在听、看、说、动、愉快的综合探究过程中,并掌握了相关知识。《清明上河图》作为一幅风俗画,反映出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真实风貌,有极高的历史参考价值,但是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了。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选一个角色去扮演,模仿画中的人物动作,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学生会很感兴趣。在学生兴趣正浓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散点透视”的艺术手法。知识融会在学生的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更强。
二、与时俱进走向人文关怀,营造一种互动、自主、创造性学习的氛围
在美术课中融进历史、文学、科学、音乐、体育、时事新闻等学科知识,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充分调动学生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激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观察欣赏和发现探索尝试,唤起创造美的欲望和愉悦心理的目的。
在《现代生活的视觉图形》一课中,以刘翔在雅典奥运会110米栏夺冠的录像片段为引题,让同学们感受体育美,认识奥运五环以及最近几届奥运会的标志,从而了解标志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并举例生活中常见的标志,了解这些标志如何表达事物的意义和特征。再通过分析北京奥运会标志设计的涵义,了解标志设计的过程,并让学生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片段结束本课。
又如在《美丽的西湖》这一课水彩画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欣赏水彩画。尝试水、色相互渗化、交融,以及水、色多少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从而了解水彩画的特点和表现方式。遵循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原则,用刚学的水彩技法知识来画一画校园风光,让学生充分学会自己去发现去探究,进行创造美的实践,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继续到生活中认识美、创造美,使学生对本课时所学知识系统化、理性化,结晶升华和飞跃。
三、在美术资源与教学的整合中,渗透审美原则与思想教育
(1)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恰当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优秀的中外历史名作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欣赏过程,挖掘其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内容,可以使学生受到很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唤起浓厚的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中国是文明古国,万里长城、敦煌壁画、兵马俑、故宫博物馆及园林艺术等,体现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创造力,介绍这些文物史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北京故宫》一课,结合历史事例欣赏名家名画事,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启发性。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掠夺祖国艺术瑰宝的历史史实,来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感。在《现代生活的视觉图形》一课教学中,在学生分析北京奥运会标志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北京奥运会的成功是我们祖国综合国力的体现,东方巨龙已开始腾飞的体现,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在美术资源与教学的整合中渗透审美教育
美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育,它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通过美术教育,使学生拥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并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教学中把有地方特点的美术文化资源引进课堂,优化、增设、补充、延伸课堂,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美感兴趣、表演技能和展示能力,全面优化美术课堂教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耐性和毅力。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对乡土教材课堂教学作更深层次的研究、挖掘和利用,围绕着思想教育、审美和创作能力培养,收集了本地的特色美术资源,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还提高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
龙游县有着悠久历史文化,民间美术融会了民间、民俗、工艺制作于一炉,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有许多的人文自然景观,为我们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资源整合、设计创意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我们可以人文景观为线索搜寻乡土美术文化,如龙游石窟、龙游民居苑等传统的名胜古迹,现代建设的新人文景观如龙州公园等。中国民间美术乃至龙游特色文化可以说是中国民俗文化最形象、最生动的一种载体,拉近了欣赏者与美术作品的距离,学生在此情境的感发下获得思想的启迪,远超我们的想象。在“教育以人为本,知识实践创新”的宗旨下,尊重学生从尊重他们的想法和作品开始,大胆的让学生自由发挥,挖掘其潜在的创造因子,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设计,以先进理论来展现全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创造思维与个性长足进步,让美术教育成为沟通艺术作品与学生之间距离的桥梁,促使学生美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如上《江南园林》一课时,先让学生参观龙游民居苑,亲身感受老建筑的美,激起学生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再拓展到江南园林建筑。又如上《现代生活的视觉图形》一课,我设计的结尾是让学生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片段中结束,让学生体会如何为校运会设计标志。教学艺术是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创造性和审美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和运用教学方法时应有独特的创造性,教学才会成功,才能形成一种活跃、生动的教学气氛,给学生一种真正的艺术审美愉悦的感受。在以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对学生实施美育的同时,我们注重开展丰富多采的美育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使美育和德育融为一体。
四、注重挖掘资源内在的价值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出发,把主题延伸到课堂之外,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引导学生在课堂之外去学习体会,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课堂中问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答案非唯一性,教师鼓励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善于探索的习惯,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态度,将使他终身受益。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很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知识越丰富,技能越熟练,人的视野也越开阔,创造思维也越活跃。
初中生经过小学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文化基础之后,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会持有不相同的观点。在教学“巴黎罗浮宫”时,欣赏《蒙娜丽莎》等作品之后,同学们开始写欣赏名作的体会,有一个同学没有写,问他为什么不写,他笑着对我说:“刚才在欣赏名画《蒙娜丽莎》时,大家都认为蒙娜丽莎的微笑是神秘的,我也查过资料,也说她的微笑是神秘的。可我一直不认为他的微笑神秘,而觉得是苦涩的,或者神态平静中有苦涩。我的想法和同学不一样,能写吗?”我说:“艺术欣赏可以持不同的观点,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在同一主题下看法的相对自由,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更要写,让大家知道你是如何想的,欣赏活动就是要显现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状态。”这番话让同学打消了顾虑,写下了自己的想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予以鼓励,同时还应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欣赏和表达空间,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以此加深对美术作品的体验和印象,这也是“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的需要。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本着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我们更要关注学生健康和谐的成长。有计划有目的的整合美术教学资源,去设计创意课堂,我们的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会更浓些,动手参与的愿望会更强些,能力和综合人文素养会更高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艺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庞国维 《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王大根 《美术教学论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龙游县横山中学 浙江衢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