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景新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提供了一种保障、一种可能。这无疑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096
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的社会生活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明确地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变革“教”与“学”的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教材的呈现方式更灵活、更多彩;使教学内容更充实、更鲜活;使学生探求知识的过程更积极主动、更充满魅力。让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运用信息技术,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投入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最先进的学习工具,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改变过去传统的黑板、粉笔再加一张嘴的单调的教学模式;可以将枯燥的知识、抽象的概念、复杂曲折的思维过程以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信息呈现在学生面前;也改变了过去教师花费很多时间、很大精力给学生反复讲解但效果不佳的弊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减轻了教师讲课的负担。因此,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已成为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的有力武器。例如:在教学《数数》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花朵,形象生动可爱的小动物等作为课件内容,以引起学生们的审美感,有时还会用拟人化的手法,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想象。在教学《比较》时,多媒体课件首先呈现一片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景色。“小朋友,看!草地上谁来了?”接着,画面上又出现母鸭和小鸡,“鸭妈妈也带着它的孩子们来了。”“大家在草地上玩得开心吗?”“开心!”……
这样,美丽的画面和学生生活体验融合在一起, 欢悦的笑容已经在孩子们的脸上绽开。于是转入鸭妈妈和鸡妈妈的对话。鸭妈妈对鸡妈妈说:“我的小鸭比你的小鸡多。”而鸡妈妈却对鸭妈妈说:“不对,我的小鸡比你的小鸭多。”怎样就知道鸡妈妈的孩子多,还是鸭妈妈的孩子多呢?这就引发了比多比少的问题。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决定让小鸡和小鸭分别排排队,然后一个对一个,就把多少比出来了。就这样,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同时又感受到了美的熏陶。因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二、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把知识学得更扎实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课堂教学必须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无疑起到了桥梁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模拟实物的特点,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实现大与小,远与近,静与动,快与慢,整与散,虚与实之间的相互转换,生动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克服人类感官的局限性,扩大学生的认知时空,缩短学生的认识过程。因为这些生动形象的动态演示了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观察点,启迪学生的思维,而且能揭示现象的内在联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难为易,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例如:一年级数学教师在讲“认识钟面”这一知识时,借助课件化静为动,制作了FLASH动画,不仅动态化的演示出了钟面各部分组成,还演示出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过程,使学生对时针和分针的关系一目了然。这样,既突破了教学难点,又为一年级下学期将要学习的“时、分”做了很好的铺垫,帮助学生实现了知识的自主建构。再如,在讲解“圆的面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面积计算的方法这一重点,笔者先在电脑上画好一个圆,接着把这个圆等分割成16份,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两部分交错拼好,这样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然后再把这个圆等分成32份、64份、128份……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什么有关?从而导出求圆的面积公式,而学生也能轻易的掌握课堂的重难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由声音、文本、图像、动画等构成的动态教材,教学内容得到丰富和发展,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和高效。学生的思维不仅有广度更有深度,既发展形象思维,也发展抽象思维。课堂教学也变得更轻松、更有兴趣、更高效。
三、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人曾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 学生学习有了兴趣,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情境教育原理,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的学习氛围,可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相应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使他们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学习情绪始终处于积极高效的状态之中。
四、运用信息技术,使课堂容量更大,教学效果更好
课堂是由教学内容、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有机融合的一个系统。只有充分发挥这个系统中的每一个元素的积极作用,并且将它们互相协调、互相整合才能使课堂教学得到最佳效果。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受资源、媒体等因素的限制常常会被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占去不少时间。如在课堂教学中,有时需要大量的板书内容,如采用传统的板书,则消耗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如不板书而口头说明,则往往会词不达意。此时,如果采用信息技术的快速显示功能,就能解决课堂内因大量板书而占用过多时间的问题,还能解决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仅靠两块小黑板来进行单调、低效的课堂练习。从而突破传统学校教育的有限性与知识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为课堂节约更多的宝贵时间,为学生提供(下转第103页)(上接第96页)更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对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为我们教与学构建了新的平台。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在继承传统教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信息技术素养,大胆改革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实践中探索出适应信息技术环境下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使信息技术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参考文献:
[1] 黄声敏.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关系[J].新天地,2011(12).
[2] 朱 敏.谈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9(Z2).
[3] 彭翠芝.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我见[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0).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河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4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