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诵读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制胜法宝

2014-04-17 06:26李凤荣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诵读主体性语文素养

李凤荣

摘 要:语文,是有声的语言。语言,当然不是静寂的字符。学习语文少不了反复诵读。只有反复诵读,学生才能对文本有所认识,有所感悟,才能获得积累,才能模仿并创造。在诵读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与发挥,在诵读过程中学生的认识、理解、感悟、积累、创造等语文素养得以提高,切实实现了语文教学中的高效。

关键词:反复;诵读;主体性;语文素养;课堂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082-01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少了朗朗的读书声,多

了教师费力不讨好的细致地分析,多了五光十色的课件展示,多了教学形式上的花样翻新,多了流于形式的讨论。这些课堂看似热闹华丽,手段多样,但是课堂成了少数尖子生展示的平台,而多数学生心神游离。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以为,主要是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发挥,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是老师的认识和理解,学生没有机会去自己熟悉文本,去理解内容,去感悟情感,这一切都是老师给的,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被动理解,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收效甚微,既违背了“面向全体”的原则,也违背了学生主体,教师引领点拨的教育精神。这样的课堂肯定是低效的。那么,怎样扭转这样的局面,切实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呢?我以为,一种最简单,最易行,最朴素,最能解放老师和学生的方法就是--反复诵读。

反复诵读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制胜法宝。语文,是有声的语

言。语言,当然不是静寂的字符。学习语文少不了反复诵读。只有反复诵读,学生才能对文本有所认识,有所感悟,才能获得积累,才能模仿并创造。在诵读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可以充分体现与发挥,在诵读过程中学生的认识、理解、感悟、积累、创造等语文素养的提高可以水到渠成,切实实现了语文教学中的高效。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感受到读的魅力,唤起学生读书的欲望

要让孩子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而且要声情并茂,

让学生从教师的范读中感受到美,以感染和带动学生。用感情和表情读书来把学生带到课堂需要的情绪状态中,产生读的欲望。这是让学生喜欢读书的动机。

二、读的形式要多样,让学生始终保持读书的热情,兴致

浓厚,积极参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想读懂一篇文章,需要反复读

很多遍。要了解内容,理解意思,体会情感,感悟运用等,要完成这些目标,就需要学生多读,只有多读才会了解内容,理解意思,感悟情感,创造运用。那么,多读学生会厌烦的。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就需要老师在读的形式上花些心思了。首先有了解自己的学生,然后采取他们平时喜欢的形式,如小组竞赛,个人竞赛,学生当评委,师生对赛,分角色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反复读的兴趣,在高昂的兴趣中,读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三、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让学生有读书的自信

激励性的评价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比如我们班上有位

很胆小的女生,一次,我点名让她来读课文,该生越读声音越小,为了鼓励像她一样的学生,我故意略带夸张地说:“听,多好听的声音啊!像一位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主持人可要大方哟,声音再大些就好了。”只见这位学生小脸通红,两眼放光,腰板直直的。这样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有了一点成功的体验,树立了他的自信心,在以后的课堂上经常看到她高高举起的手。一位男生总是不敢主动站起来读书,我有意点他的名,因害怕他读的很快,我惊讶地说:“看他读的多流畅呀!这么难读的课文,他能读这么流畅,真不容易,如果稍微慢一些,就像你平时表达的速度一样就更好。”等等这些激励性的评价不仅消除了学生的胆怯心理,树立了他们读的自信,更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闪光点,也充分激发了学生读文的兴趣。每次的语文课上,学生们都争先恐后的举手参与,课堂气氛活跃,积极性很高,都想一展读的身手,其主体性得以充分地发挥。这就是激励评价语的作用。

四、方法点拨,让学生成为会读书的人

实践证明,停顿、重读、语调等是衡量学生对词句的理解

水平与表达能力的重要指标。学生有了读文兴趣,有了自信,就会爱上读书。但要读得好,要通过自己的读来表现感情,提高学生的理解体会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这还要老师从读书技巧上作适当的点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会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范读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引领,同时还通过老师评价,学生互评自然而非生硬的讲授来提高学生在停顿,轻重,语气等方面的技巧。具备了这些读书技巧,不仅学生的读书水平得以提高,其理解、感悟能力都得到提高,而且在感情诵读中进行积累,体验成功的乐趣,这一切都是在读中轻松完成。

五、边读边交流,让学生成为会思考的读者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过程中,学生

会遇到问题,教师鼓励学生交流探讨,在交流探讨中思想碰撞,认识提高,之后再回到读书中来。这一过程是学生在读中进行的探索,教师适时的进行点拨和引导,以使学生探索有方向,不盲目,有话可说,不流于形式,使学生逐渐养成爱读书爱思考的好习惯,成为会思考的读者。

六、边读边练,让学生成为会创造的读者

语文学习的其一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积累语

言。但这不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会运用,会创造才是语文学习的较高境界。读得多了,学生不仅了解了内容,而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模仿,尝试创造,会简单得多,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到语文学习其实很简单,不再惧怕语文,语文素养的形成也可水到渠成了。

七、结语

学生好读书,会读书,会思考,会创造,这不是课

标中的目标吗?课堂的高效就在反复诵读中实现了,不必再让老师出力不讨好的讲授,这样轻松的方法何乐而不为呢?

猜你喜欢
诵读主体性语文素养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