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颗营养心灵的“缓释胶囊”

2014-04-17 03:08孙飞
新课程·中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鉴赏论语

孙飞

摘 要:有专家在总结选修课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时说:“理想的课程方案与实施中存在差异;教材穿新鞋,考试走老路;选修变必修。”在笔者开展《论语》鉴赏活动课时,几个问题一直纠集在笔者的大脑中:将《论语》肢解成字、词、句,是否有利于学生?(我们经常在谈是否有利于“教学”,其实更多还是关注考试成绩)学生有限的人生积淀能否在有限的所谓“课时”内完成真正意义上领悟?学习(暂时也只能用“学习”)效果如何去评估?采用的评估方式是否与学习前设置目标的精神内涵一脉相承?我们更多地会去关注学的内容是否可以成为考的内容,但有没有考虑,评价手段背后的制定理念及呈现形式是否与起初的“教学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相背离?教师该如何避免在引导学生理解领悟的同时不会滑入“越俎代庖”的深渊?该如何处理《论语》教学后,“效应”的当下与未来的问题?

关键词:论语;鉴赏;营养心灵

一、对几个问题的思考

1.“给学生”——教育的对象是“人”

这里的“学生”,不是学生文言文成绩的省略,而是一个对“人的人格、文化、创造力”有完整性追求的独立个体;这里的“给”,不是给文言文成绩一个交代,而是给学生灵魂的一次洗涤。这也符合课程的核心目标——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方面的要求,教师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并要结合实际作适当的深化。

因此,笔者在开展“《论语》鉴赏活动”之初,就力求摆脱课堂文言文教学的影响,首先,让学生自己明白“我究竟懂多少”,而不是告诉学生“老师可以给你多少”。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教师通常只负责传授给学生考试会考或可能考的知识,“学生懂多少”也仅仅停留在“懂多少与考试有关的知识上”。至此,竞争工具、行为目标、知识点、重复操练、标准与统计数字,当这些貌似强大、科学的东西在课程领域横行时,我们唯独看不到神话、愿景、想象与故事,课程领域因此而“死亡”(dead,休伯纳的名言)。“给学生”不应该仅是知识,更是在课堂上给学生体验儒家博大精深的机会,一个纯粹精神上的遨游。

2.“一颗”——教育的内容要精挑细选

“一颗”,意味着不求量大,需精挑细选。初中的《论语四则》已不能满足高中生的精神需求,选择能够开启学生智慧与心灵大门的经典篇目势在必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文化论著,重在领会精神,抓住重点,对其中的主要内容或观点进行讨论,不必面面俱到。”这里的“一颗”,笔者认为,大可不必就一则或几则语录进行深究,这里的“一颗”应该是“特效药”,应该“专病专治”,不必“五味杂陈”,“一颗”就是一个话题,改变以往《论语》学习的“多而杂”的局面,走系统话题的新路,这也符合新课标对学生建立系统知识体系和提高探究能力的要求。当然,对于《论语》中个别重要的篇目,我们还是要深究深挖的。

3.“营养心灵”——教育的目的是唤醒灵魂

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核心是人格的心灵的唤醒”,教育的目的是从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教育过程不仅要从外部解放成长者,而且要解放成长者内部的力量,唤醒人灵魂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尽管对教育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但学生通常还是做练习、记诵教科书,学校中没有给心灵留下多少位置。尽管许多科目都有心灵的特质,比如,艺术在许多方面都有助于心灵的发展,但通常在教育计划中都是边缘化的一部分,有时甚至被完全从课程中剔除出去。《论语》鉴赏活动课程的学习注重的就是阅读过程中自己的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正如古人所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从一线教师的实际水平看,对于《论语》,从字面上进行处理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就在于,有很多教师也只能和只愿做字面处理,这有客观存在的原因,比如,课时的限制,应试压力,能力水平;也有主观原因,根本仍然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人文性。岂不知,貌似将《论语》篇目做了“条分缕析”的解释,学生好像也熟背了,我们教师就简单地认为学生“学会了”,教学目标达成了。

4.“胶囊”——教育的手法要翻新

中国有句话叫做“良药苦口利于病”,倘若药苦不堪言,即使再有效,病人也未必肯入口。而胶囊的特点就是将苦口之药用纤维、明胶等物进行包裹,使之便于吞服,这样既不浪费药物,又提高了药效。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论语》就像那苦药一般,学生也知道《论语》是经典,也知道《论语》可以“营养心灵”,也知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俗语,可是由于释义较难、年代久远、缺少生活体验等原因,学生普遍感到力不从心,如同一个孩子生病时不愿吃下苦药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必要对《论语》的鉴赏活动课进行包装,用“胶囊”将之包裹,使学生愿意“吞服”。

另外,巧妙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允许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参与辩论,哪怕争得面红耳赤;适时穿插小故事,丰富课堂内容等等,都是将《论语》这片“苦药”用“胶囊”包装的有效方式。

5.“缓释”——教育的作用要持续

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

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青少年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变化大,同时他们的观念、性格、情感等,又正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对《论语》的学习和鉴赏,决不能只注重一时一地,不但要注重当下,更要考虑未来。在此,笔者借用“缓释”一词,表明《论语》的学习要具有延时性,保证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时时刻刻都能从《论语》中汲取人生的智慧。

这个过程其实是以上四个方面最终的显现过程,任何教育的

目的都是要对人的成长起积极作用,《论语》的学习不仅仅是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也不仅仅是对正处于成长期的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更是对学生走向社会后,在家庭、事业、爱情中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第一次深入研讨、鉴赏《论语》时,就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必须积极引领好学生进入《论语》的世界,深入地去体会,去揣摩,让《论语》中那些指引我们在人生各个方面积极进步的名言能够给学生以最深刻的感触,从中汲取足够的营养,在今后的人生岁月,用自己不断积累的人生经验去进一步诠释和体会《论语》的博大精深,从而对自己的一生都起到积极的、长久的指导作用。

二、总结反思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深感在应试教育压力依然不减的今天,《论语》教学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在学生、家长和一部分教师眼里有点“远水救不了近火”的味道。因此,如何真真切切地影响学生,由一门课程真正转化成学生的内在修养,是当下每一个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学习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我们不能总是告诉学生“老祖宗就是好”,因为一本《论语》还不能算作一门课程,这就需要专家和教师必须从学生身心特点、课程开发的要求、课堂教学等多个方面充分挖掘《论语》的课程价值。《论语》历经千年的流传,必有它自身存在的巨大价值,在当今传统文化举步维艰的时候,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有义务去承担起振兴国学、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参考文献:

[1]周平安.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体验性学习目标刍议.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12).

[2]钟启泉,安桂清.课程灵性与人格建构.全球教育展望,2006(01).

|编辑 郭晓云

猜你喜欢
鉴赏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浅析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
紫砂陶艺鉴赏研究
紫砂陶艺鉴赏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试论普通高等学校高中学生的专业音乐审美的培养
论语
《论语·学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