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丽
摘 要: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心选择和编排的,而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感悟能力最直接地投射在了这些文章上。通过对语文教材中作文素材的寻找、发掘、巧用、创新,使学生的作文达到“一语天然万古新”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材;作文素材;创新
最熟悉的,却最容易忽略。当我们头疼于学生写作文苍白空洞的时候,当学生绞尽脑汁寻找素材的时候,语文教材中最优秀的文章却被我们仅仅当成了需要学习的“课文”。其实,学会从语文教材中寻找作文素材不仅有就地取材的方便,更找到了“水”的源头,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从语文课堂出发,从学生每天接触的课文出发,来发现素材,挖掘素材,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寻找到创作的灵感。把这些最熟悉的文章、人物、故事,分类整理,改头换面,乔装打扮,让它们达到“一语天然万古新”的效果。
一、走入语文教材,寻找作文素材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心选择和编排的,而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感悟能力最直接地投射在了这些文章上。学生在语文教材中寻找作文素材就如同在花园中采撷美丽的花朵,有人喜欢牡丹,有人喜欢芍药,有人喜欢菊花。所以,这时作为教师就要适当地引导,对比较典型的文章、人物或故事,做一些整理分类,让学生有个方向,这样就比较容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比如,哪些是忧国忧民的,哪些是远大志向的,哪些是乐观不屈的,如何做人的等等。因为,作文如同学习,都要由易到难,积少成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可在实际的教学写作中,特别是面对高考的时候,太急功近利,平时不注重积累知识,临时抱佛脚,用大量的范文来代替点滴的训练。总在讲,注意观察,立意要深,懂得创新,但可操作性不高。孙绍振先生曾指出:“作文训练不同于语文知识,它是一种能力训练。能力训练的基础在于看任何问题都要抓住要害。……不能空洞地讲观察,孤立地讲立意要高,抽象地讲理论要深刻,要拿出可操作性的办法来。”而寻找素材,挖掘素材便是可操作的办法之一。
再者,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从写作的角度对文章进行讲解,做到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让学生做到“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这同样也是新课标的要求。通过阅读、积累、摘抄、学习名家的文章做法,感悟名家思想的精华,久而久之,自然有了倾吐的欲望。
二、感悟语文教材,巧用作文素材
当然,写作的素材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心中有了“东西”,不再无从下笔的时候,就要学会使用素材,“巧”用素材了。
1.可以模仿经典篇目的形式,从技巧上着手
这种套用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朱光潜在其《谈作文》中写道:“许多第一流作者起初都经过模仿的阶段。莎士比亚起初模仿英国旧戏剧作者。布朗宁起初模仿雪莱。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许多俄国小说家都模仿雨果。我认为像一般人说法,临帖和写生都不可偏废。”如2005年高考江西考生中有篇题为《变脸》的满分作文,就是模仿契诃夫的名作《装在套子里的人》,读来发人深省。
2.对素材进行巧妙地拼接、组合
包括诗句的引用,课文中的经典实例。这些都可以使文章更具有文化底蕴。比如,2012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引用的诗句:“或许我们曾经彷徨,或许我们曾经困惑,但是先贤们高尚的灵魂宛如灯塔一般照耀着我们前行的路,孔子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使我们明白了什么是‘三达德。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使我们明白了什么是‘博爱。庄子说:‘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使我们明白了什么是‘价值。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使我们明白了什么是‘胜利。”尤其在议论文当中,恰当而有内涵的素材,往往会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与感染力。再如,2011年全国高考优秀作文《天道酬诚信》中阐述诚信,将教材中《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屈原列传》中的典型事例在诚信的指挥棒下,进行了重新组合,奏出了振奋人心的音乐。
三、走出语文教材,创新作文素材
作文写作中我们要追求“新颖”,可学生往往对“新颖”一词有误解,认为是别人从没用过的,从没见过的。其实不然,对所掌握的素材的再次改造,同样是创造。不管是新瓶装旧酒,还是旧瓶装新酒,还是故事新编,都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果戈里笔下的人物启发了鲁迅的《狂人日记》,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深受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猎人笔记》的影响。但鲁迅、沈从文却翻出了心意,翻出了“味道”,耐得住细细地品,慢慢地尝。而在作文写作中也有这种实例,如2005年江苏满分作文根据《山海经·夸父追日》写出了现代版的“夸父追日”,来阐述“追赶,是生命的体现”这一主题。古为今用,同样散发出了思想与艺术的光芒。
当然,作文写作最终还是要走出语文教材,把课堂之上的学习延伸到生活中。普列姆昌德说:“如果作家总是睁着眼睛,那么他从空气中也可以获得素材。从火车上、船上、报刊上、人们的交谈等许许多多场合都可以获得优秀的素材。经过几年的磨炼,观察就自然了,目光自然就会选择有用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语文教材中素材的作用,使用它,改造它,让它成为熟悉的陌生人。
编辑 郭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