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卫
一、教材地位
1.本课是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内容。
2.本课选取了中国近现代报刊、广播、影视和互联网这四大媒介,以点带面,反映出中国大众传媒的历史变迁,同时揭示出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二、教学内容
1.课程标准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电影、电视、互联网等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2.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报刊业的发展过程;掌握影视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认识互联网优势。
过程与方法:创设问题情境,调动积极参与;自主合作探究,深化知识理解;教师学生互动,共创高效课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四大媒介的学习,感受社会的发展,享受人类文明的成果;通过传媒人物的学习,激励伟大理想,立志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报刊业、影视业的发展基本史实。
难点:大众传媒的变迁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三、学生情况
1.有利学情
(1)本课跟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因此,学生对本节课会有浓厚的兴趣。
(2)经过学科训练,在学习能力方面,已经基本掌握阅读课文、查找资料、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参与讨论等基本的学习方法。
2.问题诊断
学生对知识更多的是停留在“知道”和“了解”层面,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对新的史学观点、史学研究方法比较陌生。
四、教学策略
合作探究——情境创设法、任务驱动法、材料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播放国庆六十周年阅兵式的视频,引入课堂教学。
设置情境:概念阐释。
引导学生说出四大媒介方式——报刊、广播、影视和互联网。
第一环节:梳理教材,了解知识
我把班上的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一块白板,分组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第一组:选取五四运动(1919年)以前具有代表性的报刊,梳理其发展史实。
第二组:选取五四运动(1919年)以后具有代表性的报刊,梳理其发展史实。
第三、四组:选取你感兴趣的电影或电视剧,展示影视业发展的史实。
第五、六组:用一组数据或图画展示互联网发展的史实。
第二环节:史料研习,深化知识
材料一:自传教士林乐知、李提摩太诸人创《万国公报》,属中土人士为译述。虽专为基督教家言,然亦锐意以开导民智为己任,破除文人之结习。甲午以后,言维新变法者如狂,于是《时务报》《湘学报》诸报出现……变君主以为民主之说,亦时有流露。
──杨光辉《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
材料二: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其中80%左右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报刊中,影响较大的是鼓吹变法的政治性报刊,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此外还有专门为稍通文墨的人办的通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妇孺报,也有为各行各业创办的行业报。
──方晓红《中国新闻史》
材料三:建国后,报纸组织结构几乎可以看作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党政机关管理模式的翻版……很快报纸版面从4版到20版,直到目前的特别策划时近百版。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报纸的总数从1978年的186家发展到2000年的2007家,报刊刊物的种类也急剧增加,由1978年的930种增加到2000年的8725种,封面和内容异彩纷呈。1996年,中宣部批准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该集团目前共有19种报刊,日均发行量163万份,连续几年居全国报纸广告收入第一位。
──《新闻研究资料》第36辑
1.第一组:根据材料一,说明洋人在中国办报对中国的影响。
2.第二组:根据材料二,概括报刊在当时发展的突出特点。
3.第三、四组:根据材料三,说明建国后报刊变化的趋势。
4.第五、六组:根据材料三,分析影响报刊变化的因素。
第三环节:探究合作,拓展知识
各小组:阅读课本思考:大众传媒的变迁给我们生活方式带来了哪些影响?
请列举数据或实例说明大众传媒在我们身边的影响。(要求用物证、诗歌、漫画、快板、改编歌词等方式)。
归纳:归纳小结,巩固知识。教师展示本课知识结构图。
思维拓展:随着平板电脑iPad风靡全球,有些人提出了网络电子书取代纸质书籍报刊的建议,你是否同意?说明理由。(考虑到前面部分学生活动情况,思维拓展机动灵活处理。)
升华:树立榜样,升华情感。播放一段大众传媒人物的风采片段,使学生对大众传媒的感受从单纯的四大媒介的宏观感受进入到楷模人物的微观体验,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