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视角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2014-04-17 19:43:04文晓晓温锡炜
继续教育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倦怠感高校教师专业化

文晓晓 温锡炜

(云南师范大学1.成人继续教育学院;2.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院,云南昆明 650500)

【文晓晓:云南师范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成人教育管和教师教育研究。温锡炜:云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研究】

一、概念的界定

(一)教师专业化

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都曾对这一概念做过阐述。一般认为,教师这一职业逐渐趋向于具有自身特点的一类,这与其他专业性的职业如医生、律师等极为相似。具体表现在教师身上就是教师自身成长的过程,也叫教师的发展。“全美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倡导的《教师专业化标准大纲》明示了制定专业化量表的基本准则,其中之一是:“教师系统地反思自身的实践并从自身的经验中学到知识——验证自身的判断,不断做出困难的选择;征求他人的建议以改进自身的实践;参与教育研究,丰富学识。”[1]本文中的教师专业化主要是指高校教师教学专业化,其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在自身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技能技巧方面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也即教师终身学习的过程。目前,提倡终身教育的理念及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以及教育改革在各个方面提出的新要求,都使得教师这一行业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二)反思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阐释了“反思”一词的含义。他认为:“反思是一种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2]按照杜威的这一说法,反思就是一种理性的判断和选择,是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从多角度对自身的信念、思想、观念及行为进行深刻反省的过程。反思的主体完成反思过程并进而推动事物向正方向发展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即大胆质疑的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一直以来,高校被看作国家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集聚地,同时也是培养高水平、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使命能否实现,关键在于从事高校教学工作的教师全体。高校教师的专业化程度直接影响到其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基本素质。

二、反思对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起点低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低,不知道自己真正处于哪种水平,对自己评价过高,从而飘飘然。”华罗庚强调,对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这种认识的基础就是反思。

反思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作用重大,它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对自身的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这一结论可以从一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给出的教师成长的高级公式中得到有效印证,即“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的反思活动既是自身内省的过程,又是群体的活动。在高校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反思是提高高校教师教学专业化的必然选择,是提高高校教师创新意识的必然要求,是建设高校高素质师资队伍的有效措施。

三、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高校教师反思意识淡薄

在与几位师范类高校教师就教学反思交谈时,他们表示:“大学的学习主要靠学生的自学,老师只是其点拨的作用,给他们上完学校安排的课程就不错了,如果还要对他们存在的问题一一分析,那还不得把老师给累死。”由此可见,部分高校教师明显缺乏反思意识,把大学生学习的好坏完全归结于他们能否进行自学。这种看法显然是不正确的。

(二)高校教师缺乏反思性行为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校教师在教学课堂中一味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忽视学生自身对问题的主观看法,很少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启迪。更有甚者,一些高校教师不管教学对象如何变化,仍旧使用沿用多年的陈旧讲义,完全违背了教育中的因材施教的原则。此外,极少部分高校教师能对自身的教学活动做出书面性的反思,即使是有写教学反思习惯的教师,也多是草草了事,没有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更别说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了。

四、高校教师缺乏反省意识及行为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外部原因

1.招聘要求与高校发展不相适应。高校在招聘高校教师时一味要求高学历。目前,进入高校的教师基本要求具备博士学位,却忽视了对教师多个方面的考察,如人品、思想观念等。国外高校教师的招聘十分严格,不但要经过几番筛选,而且对教师个人的生活作风、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家庭情况、教育观念、教学实践等多方面进行考核,优秀者才能入选。我国高校教师的招聘,程序过于简单,对教师各方面的情况了解不到位,入职教师的思想观念与高校发展的要求不适应的情况时有发生。

2.压力过大,无暇进行反思。近年来,教育管理部门对高校教师的科研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得高校教师在此方面的压力远远大于教学压力。为了在科研上取得一定的成果,完成教育管理部门下达的科研任务,高校教师将课堂以外的时间几乎都花在了科研上,加之个人的生活压力很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在教学反思上做出努力。通过与几位高校教师的交谈得知,他们所在的院校是教学研究型的,理应将主要精力放到教学这一块,教学反思是不可或缺的。可是由于院校朝着综合型的大学发展,提高了对他们在科研方面的要求,按照职称的不同,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一定的科研工作,否则就会到转岗,所以,他们不得不把科研工作放在第一位。

(二)内部原因

1.高校教师自身缺乏反思意识。一直以来的教育体制使得大多数学生一味地顺从教师的看法和意见。问题并不仅仅表现在学生身上,高校教师中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部分高校教师完全不能胜任自己所从事的课程教学,他们的授课多半是照本宣科,对问题没有自己独到的见地,更多地套用其他学者或专家的看法或研究结论。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这样的教学长此以往不仅使得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大打折扣,而且使学生形成了这样一种看法,即大学的学习不过如此,从而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混文凭。

2.高校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部分年龄相对比较大的高校教师的教育理念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得到及时的更新,继续沿用以往的教育理念。狠抓专业课基础,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使得教出来的学生虽然专业课基础比较扎实,但其知识迁移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极其欠缺。

3.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外界对高校教师的不良评价、高校教师收入的微薄、高校内部晋升困难重重等问题,使得部分高校教师出现的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感。职业倦怠感使得教师的思想和行为朝反方向发展,这些教师的思想和行为都比较消极,认为“反正也难以取得成效,反思与不反思的效果一个样,还不如有时间多放松放松自己呢,教学就这么回事儿”。可见,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感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反思行为。

五、对策及建议

(一)教育管理部门

1.严把招聘关。高校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队伍。高校持续健康的发展要求在高校教师的入口处严格招聘的程序,借鉴国外高校教师招聘的做法,从各个方面对有意从事高校教学工作的人员进行多方面的考察,择优录用,为高校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2.及时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校内、校外相结合的研讨式学习)。培训学习,是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必然选择,对高校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有重要意义。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定期组织对高校教师进行培训,可以采用校内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比如,请我国在某个专业教学上具有突出成就的教育工作者到本校进行专题式讲座,或者组织本校教师到其他院校进行参观学习。总之,教师间的研讨式学习对教师反思自身的工作、转变自己的工作状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根据费勒思对教师生涯的划分,在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角色发展高原期,如果教师所在学校无法满足教师各方面的需要,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效率将会大大下降[3]。社会对高校教师提出的高要求使得高校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解决其后顾之忧,使他们认真教学,竭诚奉献,教育管理部门理应借鉴当时西南联大的做法,定期召开高校教师座谈会,了解高校教师这一群体的生活现状,给那些在生活上有困难的高校教师提供帮助。与此同时,教育管理部门可以采用“双阶梯”机制,为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考核方式上采用滚动激励的方式,对那些在教学或立足于自身教学而做出科研成果、有突出成就的教师及时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

(二)教师自身

李晓菁和刘小丹在《基于教师个人层面的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中指出,高校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中存在自主专业意识比较淡薄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则是“教师自身要建立起反思型的个人成长模式”[4]。

1.从观念上,在进一步深刻认识高校教学工作的特点及其要求的基础上强化自身反思意识。高校教学工作不同与基础教育工作,它要求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创新精神,能敏锐地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独到见解。高校教学这一基本特征,要求高校教师自身认清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社会需要的是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换句话说,教师自身要具备怀疑和批判的精神,进而影响学生这一高校主体的思想和行为。

教师建立反思型的个人成长模式,在观念上还要求强化自身职业信念,提高职业成就感,努力克服职业倦怠感。职业倦怠感这只拦路虎对高校以及教师是极具杀伤力的。高校对此应有所预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同时采取预防措施,想方设法强化自身职业信念,提高自身职业成就感,从而克服职业倦怠感带来的消极影响。即使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感,也应该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而不是“破罐子破摔”。

2.从行动上,一是要积极主动参加校内外的培训,及时转变旧的教育理念,接纳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多与校内外的同事以及在教学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一线教师、在教学研究方面有独到见解的专家及学者进行研讨式学习,拓宽视野,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提升自身反思的能力。二是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新一代学生的个性特点,明晰他们关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在教授完学生所要学习的基本理论后,把课堂还给学生,转换教学角色,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最佳途径。三是要养成写课后反思的好习惯,深刻分析教学过程及问题,教学与研究同步。研究扎根于教学实践,而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国外调查发现,在电脑上用日志的形式书写教学反思受到高校教师的欢迎。

此外,高校教师应结合自身实际分解压力,多途径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比如,可以每天抽出一点儿时间进行身体锻炼。研究表明,低强度运动有助于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有助于增强信念,强化意志,使人拥有乐观的心态。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对高校教师提出新的要求。高校教师要正视自身的不足,及时做出调整。反思是每一个行业的主体都需要具备的意识和能力,对于为国家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高校教师而言,这一能力尤其重要。当然,这一能力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高校各个主体的共同努力。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一支专业化的高校教师队伍是重中之重。如何使高校教师从反思的视角获得新的发展,是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李 进.教师教育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5.

[2]臧 动.发展路上:教师教育随笔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20-221.

[3]吴 斌.基于纵横视域的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7):68 -69.

[4]李晓菁,刘小丹.基于教师个人层面的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0(7):418-422.

猜你喜欢
倦怠感高校教师专业化
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26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30
临床护士职业幸福感探讨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8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58
PDCA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缓解效果探讨
外科病房年轻护士自我效能感 工作满意度及工作倦怠感研究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新闻传播(2015年6期)2015-07-18 1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