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教育梦”的思考

2014-04-17 15:15宋乃庆罗士琰陈朝东
教育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成才因材施教公平

宋乃庆 罗士琰 陈朝东

(1.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 基础教育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2.西南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重庆 400715)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之时,提出了“中国梦”,即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1]

2013年3月7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勾画了一幅“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2],即“让每个学生幸福成长、人人成才”。“中国教育梦”不仅反映了对我国教育发展的殷切期盼,也体现了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要求,还为我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有教无类,讲的就是教育公平化,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因材施教,讲的就是教育个性化,这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思想,也是倡导不同人应得到不同发展;终身学习,讲的就是教育可持续性,这是我国全民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体现每一个人不断学习、不断充电的理念;人人成才,讲的就是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任务,也是全面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支撑。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中国教育梦”的内涵(即“是什么”)和意义(即“为什么”),有利于更好的实施“中国教育梦”(即“如何做”),有利于促进“中国教育梦”的实现,有利于“中国教育梦”助推“中国梦”。只有全面实施“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才能实现“人人成才”;只有“人人成才”,才能全面、可持续的推动我国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有教无类——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何为“有教无类”?“有教无类”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意为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教育不能因为性别、贵贱、贫富、智愚、善恶、民族、地域等原因将一些人排除在外,即每个人均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其本质为教育公平。“无类”既指出了教育的条件,即如果要进行教育,那么就应该施予每一个人;“无类”也标明了教育的对象,即教育为了每一个人,是为了全人类的发展而存在的。教育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财富,应该不分高低贵贱施予人人,让每一个人均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为何“有教无类”?其一,人生而平等。人和人本来是平等的,这是人的自然属性。“有教无类”直接反应了人的这一自然属性,倡导教育应该平等的面向每一个人,而非一部分人,即人人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人人平等地享有公共教育资源,人人获得平等的教育。[3]其二,“有教无类”是构建和谐社会、人人平等、教育公平的客观要求。人的自然属性要求人人平等,但人又具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就会体现出人的差异,甚至是不平等。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差异,甚至是不平等,表现在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方面。和谐社会召唤社会公平、人人平等,而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类发明都要大得多[4],“有教无类”既是教育公平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人人平等的有效途径。其三,“有教无类”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孔子曾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积极倡导“有教无类”理念,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顺应了私学发展的需要,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与融合;五四运动时期李大钊、陶行知、晏阳初等大力推行平民教育,“有教无类”成为“教育救国”仁人志士的重要指导思想;新世纪我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普惠式免除全国义务教育学杂费,“有教无类”再次顺应了全球范围内教育公平的发展。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教育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

如何“有教无类”?其一,建立并逐步健全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5]为此,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政策支持,加大对该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进一步支持该地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激励大学生到农村工作,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注重加大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教师流动、补充机制;此外,还应大力扶持留守儿童教育、农民工子女教育、特殊教育等。其二,积极树立并践行“有教无类”理念。意识指导行动,广大教育工作者应树立“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教育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关注一部分学生,忽视或排斥另一部分学生。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本无优劣之分、好坏之分,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教师应对学生一视同仁;将男生和女生同等对待,将优生和差生同等对待,将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同等对待,将不同民族的学生同等对待,让每一位学生真切享有公平受教育的机会。其三,义务教育公办学校不能择校。当前重点校制度催生择校热,择校实为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情况下,有权有钱人的“游戏”,限制了部分学生公平入学的机会,实乃教育不公平。为此,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应该禁止择校,废除重点校制度,不再设立重点班,让每一位学生公平入学、公平就学。其四,改革高考录取制度。我国高校招生采取依省定额的方法,录取名额因省而异,与当地考生数不成正比,导致部分省市高考录取名额、分数差异较大,部分省市的优秀学生无法享受优质高等教育,而有的省市不那么优秀的学生因区域优势享受了优质教育。例如,山东、河南考生需要多考几十分才能与北京、上海等地考生进入同一层次学校,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为此需要改革高考招生制度,调整优质高校录取指标划分的方法,按各省市考生人数、分数等划分高考录取名额,改变高考录取制度不公平的现象。

二、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何为“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早在《论语》中就有所体现。“因材施教”的最早提出者当属朱熹,他在《四书集注》中指出“圣人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6]这就是说教育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7]240“因材施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其前提是承认个体差异,本质是关于“如何教育”的方法问题,目的是促进个体个性化发展、人人成才,关键在于要“因材”,个体之“材”是施教之依据。一方面,教育应该依据不同的人量身定教,即针对不同志趣、基础、能力的个体,选择适合其教育、教学及培养的路径和方式;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扬长避短,促进不同个体得到充分发展,最终培养出保持个性、彰显特色之人才。

为何“因材施教”?其一,“因材施教”体现了教育尊重人的差异性。个体间的差异客观存在,表现为遗传、生理、心理、个性、能力、情商、智商等方面有差异。教育本应该考虑到个体的差异性,为不同的个体量体裁衣,选择适合其发展的不同路径和教育、教学方式。其二,“因材施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我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承认个体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即尊重人、理解人;了解个体特点是“因材施教”的基础,即关心人;采取有效措施、扬长避短,培养各具特色的人才是“因材施教”的目标。其三,“因材施教”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学校教育普遍存在人才培养同质性、单一性的弊病。如果学校教育千篇一律、缺乏特色,会严重限制学生的优秀特质,抹杀学生个性发展,导致“千篇一律的教育造就单一型的人才”的局面。而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是21世纪世界教育的又一趋势,[8]“因材施教”就是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优良教学方式,符合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其四,“因材施教”符合培养国家发展所需各类专才的迫切需要。专业化的生产需要特定的操作流程,专才培养也需要特定的培养方式,即不同方向、不同专业人才的培育需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我们既不能将音、体、美等特长生的培育混为一谈,又不能把不同禀赋、志趣和才能的人进行“机械式加工”,“因材施教”是极佳的专才培养方式,根据个体特征量体裁衣,促进个体充分发展,满足国家对多元人才的需求。

如何“因材施教”?其一,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应树立“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掌握“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积极践行“因材施教”教学理念。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家庭访谈等活动深入细致的了解和研究学生,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针对基础、特征、兴趣等不同个体有的放矢进行教育。其二,注重个性化教育。学生发展因人而异,教育应关注学生的这些差异,关注学生的基础与兴趣、爱好和特长,注重保护、发展学生的特长。如对于有特殊才能的学生,通过聘请相关领域的校内外专家亲自指导,或者选派不同特长的学生进入到更高层次的学校进行特殊培养,鼓励其积极参与相关课外活动及竞赛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相关选修课程,给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此外,改变传统的“一杆秤”评价模式,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标准与体系是“因材施教”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其三,结合本地经济、文化水平开展“因材施教”。教育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在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对学生的要求可适当提高;在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应根据本地学生的基础、能力水平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障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其四,逐步推行小班化教学。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差异可谓千差万别,既有智力、志趣、动机等方面的差异,又有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不同。班级学生人数过多,无疑是对“因材施教”严峻的挑战。对有条件的地方应尽快破除大班制,逐步推行小班化教学。学生人数相对减少,有利于对“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同时应积极构建最小限制的学习环境,消除教育者对学生的刻板印象,拓展学生的视野,挖掘学生的潜能,有的放矢地服务、引导、培养学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更多可能。[9]

三、 终身学习——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何为“终身学习”?“终身学习”在中国古代似有思想萌芽,如荀子的“学不可以已”。[10]当代“终身学习”思想可追溯到1965年保罗·朗格朗(Parl Lengrand)提出的“终身教育”,[11]1972年埃德加·富尔等提交的调研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出了“每一个人必须终身继续不断地学习。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建议把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今后若干年内制订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12]1994年,“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标志着“终身学习”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11]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提出的“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力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13]。“终身学习”从本质上反映了人的可持续发展: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教育应该贯穿人一生,“终身学习”既包括个体发展初级阶段的家庭养成性教育,又包括学校提供的学历教育,还包括个体迈入社会后的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三个阶段的教育是相互配合,共同构成“终身学习”的全过程。

为何要“终身学习”?其一,“终身学习”是知识社会的客观要求。研究表明,知识的更新速度从18世纪以前80~90年翻一番,增长到19世纪中期60年翻一番,再到20世纪末达到每3~5年翻一番。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使我们在学校习得的许多知识已经过时,而且工作所需要的一些知识是书本上也没有的。这就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终身学习”适应了知识社会的需要。其二,“终身学习”是认识发展的需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将在实践与认识中不断发展。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终身学习”便体现了人类追求真理永无止境的过程:以知识为本而言,知识之大无止境焉;以人为本而言,求知之路无穷尽也。其三,“终身学习”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教育不是功利化的短期活动,而应该是可持续的长期事业。终身学习是强调人的发展性与学习的持续性的统一,人在持续学习中不断发展,在持续发展中不断学习。因此,终身学习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还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之思想。其四,“终身学习”符合我国时代发展现实的需要。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成为我国之亟待解决之困境。“养老”不仅有物质的需求,更有精神的需要。“终身学习”无疑是促进老年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的老年大学是终身学习的很好体现,有助于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有助于促进家庭关系的和睦,有助于社会的沟通交流。

如何“终身学习”?归根结底,我国要实现终身学习必须增强终身学习之意识,创造终身学习之氛围。其一,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育”能让每一个人强大,每一个人都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学习、持续发展,为了大脑及时补充“营养”,可以为国家的建设持续积蓄力量和贡献力量。学校应把“终身学习”作为考核每一位教师的重要指标。例如,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学习”,将学习作为持续发展、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习总书记曾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14]其二,建立相互衔接的、完善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机制。“终身学习”是全面发展的不竭动力,落到实处就需要持续不断的教育。“终身学习”贯穿人的一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注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应促进个体终身学习观念的树立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对个体持续发展起重要作用,应加强继续教育、网络教育、社区教育,让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得到持续不断的充电。为此,需要构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机制。其三,建构学习型社会,为全民可持续学习创造良好氛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多处提到“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应积极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为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目标,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不仅需要提高认识,更需要实践上的落实;不仅需要个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观,更需要全社会营造终身学习的教育环境;不仅需要各级、各类学校保障教育的可持续性,更需要政府、教育部门积极推动并护航终身教育的实施。

四、 人人成才——共铸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何为“人人成才”?“人人成才”可追溯到《周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15]“人尽其才”是指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所有才华与能力,这与“人人成才”的本意相吻合,即教育应该使每个个体得到充分发展、成为有用之才。“人人”即每一个人,亦即全部人,这是从教育对象上做出了规定;“成才”即成为有用之才,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有积极贡献的各行各业人才,这是从教育结果上做出了规定。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言:“让各类人才都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发展空间,使每个人都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的有用之才。”[16]这就是“人人成才”。“人人成才”符合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教育公平、因材施教、终身教育的共同目标,是中国教育梦的落脚点,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何要“人人成才”?其一,“人人成才”受教育目的影响。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17],即充分挖掘人的全部潜力,达到人人成才的目的。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7]110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将各级各类的人培养成合格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其二,“人人成才”是教育结果公平的体现。教育的内在目的在于育人,即培养人才,教育的外在价值在于支撑,即通过培养人才推动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教育结果应该体现教育目的,让每一个人成为人才,这便是教育结果的公平。教育结果公平实质是教育质量平等,公平不具绝对性,只能相对公平,教育结果追求“成才”的标准也具有相对性,即每个个体相对获得充分发展,能够在社会有用武之地。其三,“人人成才”是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中华民族如何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在于提升综合国力,而当今社会,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正所谓“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国之昌盛,关乎百姓命脉;人之成才,关乎国家前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人人成才”,需要走人才兴邦、人才强国之路。只有人尽其才方能推动我国各个领域的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如何“人人成才”?归根结底,我们需要坚定不移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其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广泛协调,[18]更新人的培养观念和模式,更加注重特色教育发展和特殊人才培养,满足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同时,构建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立交桥,使处于不同年龄和层次的个体均有再教育、成才的可能,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其二,“有教无类”保障人人获得平等的权利与机会。实现人人成才的先决条件在于有教无类,让教育公平发展,让每一个人享有平等的成才权利与机会,这样才能促进“人人”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的有用之才。其三,“因材施教”保障人人成为社会所需之才。实现人人成才关键在于“因材施教”,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社会之大,行业之多,各行各业之发展无不与祖国之发展息息相关。只有通过“因材施教”,培养保持个性、彰显特色之才,并源源不断地向社会各行各业输送所需各类人才,才能保证祖国的可持续发展。其四,“终身学习”保障人人成为不被社会淘汰之才。实现人人成才之动力在于终身学习,学习不局限于青年时期,而是贯穿于人一生的有益活动,“成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育人本身便是一件极为复杂的长期工程,需要不断输入新鲜血液,替换腐朽之思,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将“成才”作为每个人之终身大事。我国只有全面推进终身学习才能保障人才之持久性,而并非昙花一现。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紧密结合、不可分割,交织构成“中国教育梦”完整内涵。其中,“有教无类”是先决条件和基础,就是让所有的学生平等的接受教育,确保教育公平;“因材施教”是培养人的重要指导思想,就是让所有的学生获得应有的发展,确保特色与个性;“终身学习”是保障,就是让所有的学生学习不已,确保可持续发展;“人人成才”是归宿、落脚点,就是让所有学生学有所成,确保梦想成真。“中国梦”引领“中国教育梦”,“中国梦”的最终实现需要“中国教育梦”的不断努力;“中国教育梦”是“中国梦”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育梦”的实现必将极大地推进“中国梦”进程,“中国教育梦”将助推“中国梦”,最终实现人人成才、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张烁.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

[2] 柯进,张婷,高靓.我的中国教育梦[N].中国教育报,2013-03-08.

[3] 石中英.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与社会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8(3):1-6.

[4] 约翰·布鲁贝尔.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71.

[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1_zcwj/201008/xxgk_93785.html.

[6]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3:362.

[7]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8]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00.

[9] 杨欣,张辉蓉,宋乃庆.基础教育对创新人才培育的障碍与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2(11):1-4.

[10] 张力.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十三亿中国人的教育梦[J].教育研究,2013(4):4-6.

[11] 高志敏.关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3(1):79-85.

[1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240-241.

[13] 吴咏诗.终身学习——教育面向21世纪的重大发展[J].教育研究,1995(12):10-13.

[14] 新华社.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 依靠学习和实践走向未来[J].党建,2013(3):7.

[15] 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论语·雍也[M].长沙:岳麓书社,2002:27.

[16]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

[17] 曹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59.

[18] 石中英.深化教育改革,成就中国教育梦想[J].教育研究,2013(4):6-8.

猜你喜欢
成才因材施教公平
公平对抗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怎样才公平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笨柴兄弟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公平比较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