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薇
(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9)
标记理论在间接言语行为中的运用
周 薇
(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9)
国内外学界的标记理论研究表明,间接言语行为中的语用标记是一个双向的、任意的、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它受制于一定的语境,带有明显的人为因素,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语言特点,可以表达丰富多样的“言外之意”,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语用效果。
标记理论;间接言语行为;语境;原因
标记理论(Markedness Theory)原本属于音位学范畴,由俄罗斯音位学家Н.С.特鲁别茨科依首创于20世纪30年代,后经雅可布森、乔姆斯基、莱昂斯等语言学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被广泛运用于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以及外语教学等领域,其基本学理是:在各种语言中,某些语言成分更基本、更常见,具有组合形式简单、意义概括程度高、使用频率高、分布广泛等诸多特点,被称之为无标记成分,而除此之外的其他语言成分则被称为有标记成分。近数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标记理论对一些常见的语用现象进行探索,尤以间接言语行为中的语用标记研究为最。
特鲁别茨科依(Трубецкой,2000:80)以对立关系为原则,研究语音单位的各种辨义功能,认为“音位之所以能够区别词,概源于它本身具有区别性特征和非区别性特征,前者通常形成音位的“对立”,其中一个成分具有某种特征,另一个成分则没有这种特征,如“浊音—清音”、“鼻化—非鼻化”、“唇化—非唇化”等,可以区别各种意义。”其中具有特征的一方称为有标记项,而另一方则称为无标记项。
Anna Trosborg(1995:188)继承和发展了上述理论,将标记理论的运用从音位学扩展到形态学等领域。按照他的观点,由于词汇层次受形态规则的影响,一对反义词之间就出现有标记与无标记的区分,如host-ess和host这两个词,前者是有标记的,因为该词尾部有一后缀-ess,表明它所指称的对象是阴性,而后者没有性别标记。
上述研究表明,标记理论已被广泛运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从而为研究间接言语行为中的语用标记提供了契机。
关于间接言语行为,美国哲学家J. R. 塞尔曾在《间接言语行为》(1975)一书中将其定义为“通过实施另一个行事行为而间接地实施的一个行事行为”,认为最简单的表达意义的情形是,说话人说一句话的意思完全就是他所说语句的字面意义,这是直接言语行为。但是,在间接言语行为中,说话人的话语意义和句子意义是不一致的。这是由于间接言语行为同时体现着两种言外行为,即体现说话人交际意图的主要言外行为以及表达话语字面意思的次要言外行为。在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中,主要言外行为和次要言外行为之间联系紧密,具有约定俗成性、习惯性和程序化的特点。”(王德春等,1995:74)
德国学者考特赫夫,君特(Günthner, Kotthoff,1991)赞同塞尔的上述观点,认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属于常规性的表达,为非标记项。例如:在地铁里说一句“Koennen Sie fortruecken?”(请您让一下位子好吗?),听话人对其第一反应不是“问题”(次要言外行为)的字面意义,而是直接把它理解为“请求”(主要言外行为)的间接用意, 这种对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解只需对字面意义作简单推断,即可得知说话人的真实交际意图,这在日常交往中似乎已成为交际双方心知肚明的一种共同规约,因而是一种无标记的表达方式。但是,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则是一种有标记的非自然表达方式,脱离上下文难以判断其真实含义,如孤零零的语句“Icg habe Halsschmerzen”(我的嗓子痛)仅表示一种“陈述”,但是,如果将其作为“Essen wir Eiscreme!”(我们吃点冰激凌吧)一句的答语,则作为不能吃冰激凌的理由来表示“拒绝”的间接用意。主要言外行为(拒绝)和次要言外行为(陈述)之间联系并不紧密,具有非约定俗成性、非习惯性和非程序化的特点。
不言而喻,在语用层面, 间接言语行为的标记性是否符合常规性,往往成为区分标记性的手段之一,而标记性则与语境度密切相关。如上边所提到的“Koennen Sie fortruecken?”(请您让一下位子好吗?)一句,稍有语感的听话人在具体的语境中都不会视其为“询问”,而是直接把它理解为“请求”的间接表达方式。
标记理论在间接言语行为中的广泛运用有其深层次的原因,笔者认为可以简要概括如下:
1.它反映了人们的一种思维定势和惯性行为
出于交际需要,说话人习惯于通过加注标记,利用非常规性的间接表达手段来体现自己的交际意图,语气更为委婉,听话人比较容易接受,有利于交际双方产生共鸣。
2.它带有明显的人为因素
在间接言语行为中,交际双方有意而为之,根据语境、语用前提、性别角色等诸多因素,选择适宜的表达方式,表达丰富多样的“言外之意”。
3.尽管不同语言中的语用标记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差异在所难免
这些差异不存在孰优孰劣,孰好孰坏,只能说是体现了不同的文化理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语言表述方式等。
言语交际中的语用标记涉猎面广,内容丰富。本文仅简要分析了间接言语行为中的语用标记以及语境对于标记的制约作用,难免挂一漏万,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学者不吝指正。
[1]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沈家煊.类型学中的标记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1):4-13.
[3]王德春,孙汝建,姚远.社会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4]Lyons,J.Semantics[M].Volume 1.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5]Searle, J.R.Indirect Speech Acts [M]. In P. Cole and J. L. Morgan (eds),1975.
[6]Трубецкой Н.С. Основы фонолонии[M]. М.:Аспект Пресс, 2-е издание, 2000.
[7]Anna Trosborg.Interlanguage Pragmatics Requests Complaints and Apologies[M].Berlin:Monton de Gruyter,1995.
[8]Günthner,Kotthoff,.Weibliches und männliches Sprechen im Kulturvergleich. Frankfurt a. Main, 1991.- 369 S.
The application of mark theory in indirect speech act
Zhou Wei
(Su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Foreign Languages Institute, Suzhou Jiangsu, 215009, China)
Mark theory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show that pragmatic markers in indirect speech act is a two-way, arbitrary, relative and dynamic concept. It is subject to certain context, with obvious man-made factors, reflecting the different national culture, way of thinking, values and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can express the rich variety of "between the lines", can achieve more ideal pragmatic effect.
mark theory; indirect speech act; context; why
H030
:A
:1000-9795(2014)011-000146-02
[责任编辑:鲍 雨]
周 薇(1979-),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语用学和语言文化学。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性别定型的俄汉语用对比研究》(14BYY1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