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向斌
从系统论角度来说,整体效果是系统的核心思想。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体性、关联性、时序性等构成了教育系统的基本特征。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基础教育是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基础教育涵盖了高等教育之前的教育阶段,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生活知识教育等方面,与高等教育构成了教育系统工程中关联紧密、先后有序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不同的教育培养方式和方法共同服务于培养合格人才这一终极目标。就目前我国教育系统现状来看,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严重脱节的现象非常明显,给培养合格人才带来了极大障碍。因此,如何加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养。党的“十六大”明确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七大”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的教育政策,把素质教育写入教育方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涵盖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全过程,确立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时,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特征。创新型人才是民族兴旺发达的根基,是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社会竞争中取得优势的根本。作为人口大国,如何把劳动力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在当今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国内老龄化社会初露端倪的关键时期尤为重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用全新的视角审视当前的教育机制,推进教育工程的系统化建设,做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合理衔接,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十六大”提出的关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教育方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要求。但是,在社会转型期,面对青少年中出现的问题,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智育、体育和美育的单一或不均衡发展都不利于人才培养,德育的不合格则会使得培养的人才成为社会危险品,重视德育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党的“十七大”在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些内容体现了对德育认识的不断深化。“立德”首先是教师立德。教育者先做到立德,才能形成自身的美德,才能培养出有良好品德的学生。其次是学生要立德,在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道德基础,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合格人才。最后是教育要立德。教育立德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保证教育质量。如果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育,将无法面对学生、家庭和社会对教育的期盼,也就意味着教育失去了道德。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教育,贯穿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全过程。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培养的目的性很强,进入大学成为衡量合格人才的唯一标准,以分数为指向标的教学模式已经固化到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头脑中。如果说教师为了孩子的分数呕心沥血,那么家长为了孩子的分数更是殚精竭虑,学生则要实现家长和学校的意志。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考试指挥棒一直发挥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没有很好地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往往把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基础教育阶段重智力、轻德体美教育的发展,致使相当一部分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入学后往往因为心理放松而不思进取,对新的学习方式和自我管理为主的学习生活感到迷茫困惑、对新环境和新同学难以适应而产生孤独感,以及与同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优秀学生共处而失去原来的优越感。从深层次来看,这些现象源于学生、家庭、社会等方面教育观念的影响,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国内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高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有许多弊端。(1)重专业、轻基础。轻视基础教育,导致专业面拓展受限,知识结构单一,与社会需求复合型人才不符。(2)重理论、轻实践。只重知识传授,轻视实践实习,导致学生空有理论而缺乏实践能力,甚至没有实际动手能力,没有达到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给就业带来压力。(3)重知识、轻思维。长期以来,以灌输式教学方式传授知识,忽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导致创造性思维不足。(4)重提高、轻合作。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过程中,往往轻视团队精神培育,相互之间的合作意识不足,难以形成交流、合作之间的思维启迪和碰撞,与协同创新的需要不符。(5)重特色、轻人文。许多高校以发展特色为立足之本,忽视了人文学科建设,忽略人文精神的培养,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符。这些弊端源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制,把考上大学简单地等同于成才;在严进宽出的高等教育模式下,把高等教育简单视同走过场,把学历与能力画等号;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把能就业当成评估高等教育培养效果的主要评价标准。这些弊端尽管体现在高等教育阶段,但从深层次来看,与基础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教育机制的固化性、教学模式的延续性对教育系统工程具有深远的影响。学生的思维模式、实践能力、协同合作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塑造不是仅靠高等教育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必须加以培养。
第一,抓好养成教育,重点突出人格培养,克服重智轻德现象。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模式,极易导致主体性缺失、依赖性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不足。到了高等教育阶段,部分学生缺乏道德自律和自主学习精神,自我管控能力差,甚至不能明辨是非。因此,基础教育阶段不仅要抓好学习成绩,更要抓好养成教育,尤其要把品德教育放在首位,注重人格培养,坚决杜绝重智轻德现象,为进入高等教育阶段打好基础。一方面,要重视文化素质在人格养成中的基础性作用。人的内在素质是构成人格的核心要素。构成内在素质的精神境界、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因素都与人的文化素质有关。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是文化素质的内涵和积淀,人的精神风貌、行为方式是文化素质的外在表现,文化素质是提高自身修养、完善自我的重要基础,决定人的品位和品质。因此,以人格培养为重点的养成教育必须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为前提和基础,然而在现实教育中,却存在分数等同于文化素质的偏见。人格培养的正确路径应跨越应试教育的束缚,切实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依靠综合教育推动人格培养,通过提升思维能力推动人格水平。另一方面,要针对特定年龄段促进自我教育意识的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是知、情、意、行等要素的和谐统一。认知教育是良好人格形成的前提,但仅有认知教育还不能实现知行统一,还要有诸多的实际情境感知,逐步增强个体的养成意识。实际上,人格的培养主要取决于个体主动自觉的程度。初中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表现、发挥最快的阶段,教育者要有明确的目标,在强化情境陶冶以及行为训练的过程中,注重尊重和调动其主体能动性,唤起受教育者自我教育意识的高度觉醒。人格培养质量与育人环境息息相关,良好的人格养成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第二,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重点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奠定创新思维基础。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课堂上的听讲和理解能力、课后总结与自我学习能力、深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长期以来,注重结果忽略过程的教学方式,把许多敢想敢做的智慧火花湮灭在考高分、升学率等功利化的需求中,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逐步培养探究事情根源的精神,学会思考,敢于创新,这才是合格教育的基本要求。良好的思考习惯、正确的思维方式是相伴一生的学习能力。基础教育阶段要把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放在首位,引导教育学生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式框架,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谈到:今后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和学了知识不会应用的人。
第一,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构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模式。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目的是为了获得一种意义深远的自由。”约翰·亨利·纽曼认为:“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大学的目的是理智的而非道德的;大学以传播和推广知识而非增扩知识为目的,也就是自由教育。”他们从本真的角度对大学教育进行了哲学阐释,也对大学理念进行了最好的诠释。当然,时代背景不同,办学目标也不同,大学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也不同。在当前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二元化”教育模式下,高等教育应该超越为知识而知识的办学理念,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并努力构建与之相符合的高等教育模式,在教与学两个环节实现突破性的变革。
一方面,要改变传统的仅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模式,因为简单的知识传授或专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一是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教师要把自己的科研融入教学,通过科研与教学的融合,把教师的思维方法传递给学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要拓宽专业培养口径,从更宽广的视域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二是积极推行师生互动式、启发式和实践教学模式。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记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学习知识的被动状态,通过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和教学过程中的启发引导,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融入教学过程,并通过实践教学提升思维空间,消化理解理论知识。
另一方面,要改变学生一味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习惯。从开始接受知识的初期,学生基本上被动地获取知识,在书本知识、学校教育是正统教育的认知下,在升学率及其相关利益的指引下,受好奇心等因素驱动下的主动学习被冠以“不务正业”之名。经过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固化下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学习惯性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管理、生活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离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更远。因此,要逐步改变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他们在思考、生活、实践等方面的能力。一要把好“入门关”。在新生入学初,及时进行学习模式变更引导教育,明确高等教育阶段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等特点和要求,确立学生的自立意识。鉴于心理成熟期的不同,对学生要进行跟踪式指导,这就对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高要求,不仅要求辅导员有耐心、责任心,也需要有高水平的思想境界和综合素质,真正从“授鱼”改为“授渔”,为培养创新人才打好基础。二要引导学生突破学科、专业束缚,广泛涉猎。高等教育在巩固学生专业教育的同时,要引导、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各学科的知识,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体现大学的包容精神。丰富的综合知识积累是培养创新人才必备的基础。实践证明,专业划分过细,会限制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空间。
第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专业分工越发达,就越需要协同合作。团队精神、协作意识已成为实现创新的必要条件,这在科研领域已成为一种趋势。美国社会学家哈里特·朱克曼对1901~1972年28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发现,与别人合作进行研究的有185人。在诺贝尔奖设立的第一个25年,合作的比例是41%;在第二个25年,合作的比例是65%;在第三个25年,合作的比例是79%。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乔治·赫华斯博士通过多年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在于人品的优势,与同事真诚合作是成功的九大要素之一,而“言行孤僻,不善与人合作”排在失败的九大要素之首,可见合作对于创新的重要意义。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深化改革、巩固改革开放成果的关键步骤,而协同创新则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因素。因此,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与合作意识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营造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最佳途径。
众所共知,一个开放的系统才是最具活力的系统。开放的系统能够源源不断地获得创新源泉,教育系统也是如此。实施开放式办学对于落实教育方针、实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至关重要。首先,基础教育要加强与高等教育的沟通,建立长期的指导协作关系。通过明确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实现从重智轻德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转变,实现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到重视学习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的转变。其次,高等教育要主动与基础教育加强沟通和衔接,建立定期交流制度。通过学科建设对接、课外活动对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特长、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实现高等教育从关门办学到海纳百川的转变,实现从以普通就业为培养标准到培养创新人才的转变。目前,高校自主招生成为选拔优秀学生的有效途径,把培养需求关口前移或许能有更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