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探析

2014-04-17 11:54郭正斌
教育与职业 2014年18期
关键词:用人单位素质院校

郭正斌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提高自身职业素质是获得工作岗位的唯一途径。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应用型大学,应该以为地方或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中心内容,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一批批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大学生。由此,提升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既有利于学生个人发展,也有利于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目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都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力求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建议。

一、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理性的就业定位。长期生活在校园中的大学生缺乏对自己各方面条件的深度剖析,不了解自身的优势及劣势,不知道自己适合的工作岗位;他们不了解用人单位,不知道不同单位的工作性质,更不了解用人单位对他们的期望值,不知道用人单位需要什么类型的员工,从而也就不能对号入座,去寻找与自己专业、性格、特长等匹配的单位。他们在找工作的时候往往雄心勃勃,对自己的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工作待遇等有过高的期望。甚至有的学生盲目地与同学攀比,一定要找到更好的工作单位才肯罢休,也有的学生总是希望一步到位,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当代大学生意气风发,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超出理性地追求好工作、高待遇,那就会有狂妄自大之嫌。

2.职业技能不扎实。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观念较为传统,对大学生的教育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中,往往重理论轻实践,能说不能做,高分低能,而现实中最需要的却是真正的技能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大多都是专升本院校,发展时间较短,教育资源紧缺,硬件软件与本科教育的要求都有很大差距。学校教育在专业教学方面还能够勉强维持,而在实践方面还在一定程度上处在“真空”状态,相当一部分学生都利用实习之机联系工作单位,忽视真正的实习过程,最终只开一个实习证明交差。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专业理论有所了解,但在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方面还非常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很差,职业技能不扎实。

3.功利心较强。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只是考虑自己能享受到什么样的待遇,很少想到拿什么奉献给就业单位,总希望到知名度高、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或者科研院所等行政事业单位工作。近来激烈的公务员选拔考试竞争就是最好的例证。在选择就业地区上,倾向于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且追求高工资、效益好、福利优越、环境舒适的单位。大学生的这种就业心态,与其急功近利、只求安逸舒适的思想有直接的关系。这样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当然会造成高不成低不就,最后成了毕业却找不到工作的典型代表。从长远角度考虑,能力和职位不相匹配,对用人单位和个人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而能力与职位匹配,用人单位和个人都会受益。

4.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目前许多大学生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但却眼高手低,再加上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对其成长的影响,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意识,我行我素,自我意识过于强烈,不善于与他人协作。而今天的企业已经不是过去那种个体单干的小作坊,现代企业的生产方式要求员工必须协同作战,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是否能够在一个团队中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工作也是当代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基本途径

1.正确把握自身条件,全面了解就业形势是前提条件。由于我国高考制度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从高考走过来的大学生普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学习,疲于应付学业;二是情感意志比较薄弱,对目标的实现缺乏恒心,没有毅力,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低,吃苦精神不够;三是对自身的长远发展关注甚少,只是考虑眼前,对自身的审视远远不够,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对未来缺乏理性判断,更多的是建立在情绪驱使的基础之上,常常会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只有正确认清自身条件,对就业形势有一个客观的了解,正确把握自己在未来就业市场中的定位,才能够明确自己在大学阶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自身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前提条件。

2.清晰的职业定位是重要依据。大学教育是很多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职业化和社会化应该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完成的两大任务。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苛刻,用人单位不再愿意为人才的培养付出更多的成本,更希望招聘到的大学生从业以后立刻就能胜任本职工作,这就为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化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在大学教育期间,大学生要积极培养自己的基本素质,在一般职业素质培养的基础上,尽早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了解所从事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这个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通过学习、实习以及各种社团活动培养自己的行业素质和专业素质。大学生的职业定位越具有针对性,大学教育的效果就会越有效。

3.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超常的专业素质是重要条件。良好的职业素质可以使大学生更好更快地胜任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超常的专业素质可以使大学生在平凡的工作中脱颖而出。“一个具有高职业素质水平的人,可以在市场经济中主动地寻求自己的最佳位置,得到较好的职业生涯归宿。”在就业过程中,“门第”观念对就业的影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由于其大学知名度较低,在用人单位的人才消费理念还不成熟的状况下,大学生就业的切入点只能是低起点,要想能够有所成就,就必须加快自身发展的步伐。如果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具备超常的职业素质,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制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可以和知名大学的学生一样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4.提升通用素质是关键。进入社会工作与在学校里学习各方面都千差万别,成长方式、交流沟通方式等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学生在大学期间提前找机会适应社会,提升自身的通用素质就显得至关重要。通用素质主要包含沟通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危机应变能力等,学生在学校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进入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参与一些学生工作,利用寒暑假做一些社会兼职等。只要学生好好总结、反思这些经历,就可以从中得到很多收获,从而提高自身的通用素质,以为进入工作岗位做好充足的准备。

5.打开眼界,拓宽就业渠道。地方院校的大学生并不乏“用武之地”,从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目前至少有三处地方急需人才。一是西部地区,辽阔的西部开发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二是农村地区,我国仍是农业大国,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农村改革的重中之重,新农村的建设也是大势所趋,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大量的知识和人才;三是民营小企业,只要这些企业能够顺应市场经济的规律,同样会有很好的发展。所以毕业生要有发展的眼光,看到这些小企业的前景,而且在有待发展的地方,学生施展才华的机会更多,竞争的程度也相对较弱,更适宜于成为地方院校学生发挥才干,展示或发挥自己的学识和智慧。

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对人才要求提高等原因,目前我国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挑战。但是,我们相信,只要学生对自身所处高校的教育环境、教学模式以及教育理念的优势与弱点有清晰明确的认识,注重提升内在素质,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顺应市场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锻炼自己的通用素质,通过自己的能力彰显自身的价值,那么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在职场上的地位就可以得到提升,提高就业率。

猜你喜欢
用人单位素质院校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