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苏明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具有密切的共生关系,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高职教育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平台。掌握现代化生产和管理技能的高技能实用人才匮乏,严重阻碍了我国宏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战略的实施。虽然我国高职教育已在工学结合、产学合作等领域做出了许多有益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制约高职人才培养效果提升的关键问题仍未得到解决,这其中既有高职院校管理体系运作不畅和教学模式变革滞后的内生性问题,也有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之间由于高职人才培养利益链条松散、难以形成强大合力的外部问题。高职教育具有高教性、职教性、地域性等特征,立足和服务于所在区域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高职院校应当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立足点,围绕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等核心问题与高职教育各利益方进行交流与合作,直面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困境,采取有力措施变革高职教育的既有体制与机制,以有效激活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
当前我国高职技能教育理念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适应。
1.当前高职技能教育的短期功利化价值观不适应区域经济持续提升的要求。当前我国区域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技术进步飞速,而高职院校较为强调职业教育过程中的短期功利价值,将高职教育降格为帮助学生谋生的手段,在高职人才培养计划制订、专业设置及课程设计等方面,都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作为单一的考核标准,使得高职人才培养过度强调对现有技术的掌握,从而忽视通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来适应持续变化的区域经济技术水平的能力。高职院校的功利化人才培养价值观有其合理性,但这种短期人才培养观念直接忽视了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人才以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均衡发展的功能,将导致高职人才培养机械化,最终影响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内适型教育质量理念与面向区域经济的开放式办学理念存在冲突。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控制是高职技能教育活动的核心内容。从高职教育所处立场来分析,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理念可以分为以高职院校利益为出发点的内适型教育质量理念和以学生利益为出发点的外适型教育质量理念。内适型高职教育理念强调作为独立教学单位的高职院校对全部高职教育事务的独立决策权,其理论根基可以追溯到由德国洪堡大学建构的以知识及学术为最终目的的办学理念。内适型高职教育理念主张高职教育活动属于高职院校内部学者的学术独立和学术自由的范畴,不应受外界价值观的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被赋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使命。而我国高职教育所秉持的内适性教育质量理念,不适应高职教育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开放式办学的现实需要。确立以促进学生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和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新目标,被提上高职教育改革日程。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设计未能有效提升其适应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能力。
1.高职院校的现有管理体制与市场化的组织生存环境之间存在冲突,未能有效适应区域经济的产业战略发展所提出的高技能型人才需求。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具有系统性特征,需要包括人才生产要素在内的区域经济体内其他生产要素的均衡供给和有力支持。从管理体系上分析,高职院校以服从上级教育主观部门的行政指令为导向来制订本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与专业设置方向,这使得高职院校未能及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来调整其现有专业结构设置,其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安排偏离区域经济战略性布局的要求。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办学经费主要与学生人数挂钩,与学校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为区域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大小等关系不大,客观上削弱了高职院校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高职院校与普通教育之间缺乏以等值学分转化体系为基础的有效衔接,产学合作项目与高职教育的正规教学活动安排之间缺乏有机融合,教育管理体系结构不完善所衍生出的若干问题也将制约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2.高职院校既有管理体制内部存在多头管理与各部门权责界定不清晰的问题,制约高职技能教育效能的提升。在现有行政管理体制下,我国多数高职院校属于事业单位,接受行政管理体制所规定的教育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高职院校在教师资源、财务资源及教学设施与设备资源的组织问题上,接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配,缺乏必要的办学自主权。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正在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局部存在措施运行不畅的问题,高职院校的部分办学事宜需要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深度沟通后方可做出最终决策,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在一定程度上错失发展良机。
1.高职院校现行的教学管理机制缺乏服务区域经济体内企事业单位的意识和能力。脱胎于传统行政管理体制框架下的高职院校,沿袭了政府部门浓重的官僚作风,在制定和实施各项行政管理制度时,对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的现实需求以及人才需求方的诉求缺乏积极考量和必要尊重。
2.高职院校的教师管理机制与区域经济发展不适应。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部分高职院校在招生规模持续扩张时,未同步扩大双师型教师团队规模,甚至出现教师素质下滑的问题。
3.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考评机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度有待提高。高职院校应当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确定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各项影响因素,并将其纳入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中。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质量受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因此,应当制定相对完备的指标体系,尽可能涵盖影响高职教学质量的各项因子。
1.高职技能教育的专业建设思路与区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受制于高职院校传统管理体制的约束,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体内企事业单位的合作通常表现为合作内容相对单薄的点线状态合作模式,缺乏对合作内容的系统设计,没有建构起系统化合作模式。具体到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计,高职院校将其办学精力主要放在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而持续调整和开设新专业方面,从而忽视了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工作的重要性。高职院校对既有课程进行重新组合以形成新专业课程体系的措施,忽视了作为建构高职教育体系基石的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2.高职技能教育的课程设计思路与区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高职教育课程内容设计忽视了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管理者通常认为,搬照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是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因而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过度强调本科院校的理论教学内容。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高职教育擅长的实践教学领域,如果忽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来强化高职实践教学内容,且不能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教学模式,会使高职院校丧失其办学特色。
1.高职院校应当变革以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指令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建立教育市场导向的办学理念。各级教育主管机构可通过行政变革的方式,有效配合高职院校树立教育市场导向的办学理念。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健全服务型高职教育行政管理职能,建设为高职院校及行业企业提供职业教育类公共服务的机构。高职院校则应当主动与就业市场上的优秀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机制,及时掌握人才市场上急需人才的最新动向,据此来调整高职专业设置并重新设计专业课程内容。高职院校应建立对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的长期跟踪机制,从中挖掘出影响高职毕业生长期就业能力的关键影响因子,并在高职人才培养规划中予以体现。
2.高职院校应当树立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建立工作过程导向的人才培养新理念,高职教育可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建立教学与工作融合的教育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从业技能培养的融合、人文素养教学与职业素质培养的融合。校企深度融合办学模式要求高职院校重新设置或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使专业与区域经济结构相协调、与企业生产实际相匹配。
高职院校应当变革学校管理体制,通过提升管理体制运作效能的方式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1.市场化组织生存环境要求高职院校变革管理体制。任何组织的运作绩效都受其生存环境的影响,高职院校办学目标的达成亦与其管理体制设计的合理性密切相关。高职院校应当以组织再造理论为指导,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来改造学校的管理体制,以确保高职教育组织架构有效适应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稳步深入,从招生和教学管理职能到就业管理职能,高职院校的各职能管理部门都被推向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教育市场。高职院校需要从高职教育战略变革的高度,审视当前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的内在价值,对高职院校的的表象与深层次组织架构进行同步变革,以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的组织运作效率。
2.高职院校应当以现代企业制度为纲,来建构现代高职教育组织。现代高职教育组织架构要求高职院校建立以董事会和校务管理委员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管理决策核心,并建构以校长为中心的日常校务执行机构。高职院校董事会主要由高职院校办学出资方来担任董事,并按学校章程邀请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代表、校企合作伙伴单位的高层领导、高职院校驻地知名人士担任独立董事。高职院校董事会主要负责高职教育办学战略方向决策及高职教育办学经费筹措与预算分配决策事宜。校务委员会的成员则主要由资深教师及企事业单位科研与人力资源部门资深员工构成,主要负责高职教育学术事务,并通过学术委员会等机构来行使教师聘用和解聘,教学活动的规划、执行与监控,以及行政决策权力的监督制衡等具体职能。高职院校校长主要执行董事会决策,负责高职院校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建立权力合理分工的高职院校治理新架构,有助于规范高职院校内部各职能机构的权责边界,为引入地方企事业单位直接参与高职教学活动奠定组织架构基础。
高职院校应当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优化高职教育运行机制,以有效提升人才培养体系的运作效能。
1.高职院校应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导向重构其教学管理机制。高职院校教育管理部门应当转变行政管理职能,建立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导向的教学管理新模式。这要求高职院校在领导决策层引入人才需求方即企事业单位的决策意见,并引导企事业单位深度介入并直接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管理活动。高职院校应建立覆盖课堂教学活动和驻厂实训教学活动的全面教学质量监管信息系统,确保教务部门及时掌控教学系统运行情况,提升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水平。高职院校教务部门应强化基于网络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机制,从合作方企业、教师及学生等教务管理对象处及时获取教务信息,以指导教务管理改革和教学条件改善工作。
2.高职院校应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导向重构其教师管理机制。高职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决定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教育活动水平的关键要素。高职院校应当健全人才引进机制,通过构建适合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来吸引并留住人才。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专业建设提出了非均衡式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应当变革传统的无差别式人才引进政策,并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专业来制定分类人才引进管理政策体系,制定并实施针对区域经济急需专业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以有效强化热门专业的方式来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高职院校应当与合作方联合建立健全面向全体高职教师的在职培养和定期交流机制,对跨部门及跨岗位交流中的高职教师及外聘企业员工给予无差别的薪酬待遇,在确保教师获取其合理收益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与高职院校人才资源的共享。高职院校应强化绩效考评机制与薪酬激励机制建设,通过加大高职教师岗位竞争力度的方式来建立公平合理的高职教师淘汰机制,以有效激发高职教师队伍的科研创造力和工作积极性。在加强一线教师的绩效考评与薪酬激励机制建设的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同步完善教师对管理层的权力制衡机制建设,建立以一线教师为重要参与者的管理层绩效考核委员会,切实促进高职教育管理层与一线教师的互动,增强高职院校管理层决策的可行性与执行力。
3.高职院校应当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的变革。高职院校应当改变传统的封闭式科研项目立项申报体系,转而建立面向区域经济体内企事业单位开放的规范型科研立项管理组织机构。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应当与企事业单位的对口科研部门建立高效的信息交互机制和决策沟通机制,以确保高职院校科研部门及科研工作者能顺畅获得企事业单位的前沿科技研究意向和科研成果。高职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统一的科研项目立项申报平台,在科研项目立项审批过程中偏重于对企事业单位科研需求的充分考虑,减少与提升区域经济体内企事业单位的现实生产力关联度不高的非实用型科研项目的立项申请,有效改变高职院校科研项目的研发成果转变率低的局面。
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创新职业技能教育教学模式,通过为用人单位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的方式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1.我国高职院校应当创新工学交叉式教学模式,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工学交叉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要点在于高职院校在学生学业生涯的各阶段连续开展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活动。工学交叉式教学模式应当以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来制定高职人才培养规划,并通过积极引入企业直接参与高职教育活动的方式,落实人才培养规划方案。工学交叉式教学模式具有高职院校和合作方企业两个培训主体;具有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两类教学内容;具有以企业雇员为主的实训教师和以高职教师为主的理论课程教师两类教师。该项教学模式安排有效促进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教育体系之间的沟通,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互转换的过程中,明晰自我学习方向和学习实效水平,进而增强其在未来人才市场的就业竞争力。
2.高职院校应当着力开展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应当以专业对口就业岗位所要求的从业技能架构来科学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便为学生提供可以满足其未来就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具体而言,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要求高职教育的各类课程及教学模块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效指向其专业对口岗位的岗位职责要求,从而确保学生所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可帮助学习者理清知识生成及演化的脉络,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还要求高职院校为学生创设情境化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可以在高仿真的实践氛围中切实提高学习积极性。与区域经济体内的企事业单位展开合作,共同推进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变革,是高职院校打造情境化学习环境的可行选择。这不仅有助于降低高职院校的办学成本投入,还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而增强其职场竞争力。
与区域经济发展所提出的教育要求相契合,是高职院校的发展之基和立身之本,是高等职业技能教育改革的核心工作。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水平有所进步,但当前所面临的产业转型升级重任依然艰巨,高职院校的人才供给质量与用人单位对实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高职技能教育体系应当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的时代要求,通过勇于探索教育变革之路来积极承担促进经济发展转型的历史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