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燕 吴亚萍
在当前生源受限、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学校制度建设,从办学理念、行政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等各层面开展制度的建立、修订和完善,以弥补并改进工作。根据在校生和社会反映,高职校园氛围普遍不及本科院校,究其实质,在于高职大学文化氛围不够浓郁,体现高职学校文化特征的各种制度在落实一阶段以后依旧显得苍白乏力。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重新审视高职学校制度建设中的问题,找出制度落实结果缺乏文化性的真正原因,从而明晰现代学校制度和学校文化、制度文化的概念,厘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则是解决问题的首要前提。
学术界对现代大学制度主要有两种看法:一是“1810年由洪堡主导建立的德国柏林大学制度”说,即与中世纪大学相对应的大学制度,主要特征是“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二是“以美国大学制度为代表的现代大学制度”,典型特征是“大学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张俊宗认为,现代大学制度是在社会发展逐步依赖知识生产的历史进程中,借以促进大学高度社会化并维护大学组织健康发展的结构功能规则体系。赵文华、龚放认为,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特征在于大学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适应性,是大学发展有动力和活力的表现,即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社会经济发展又积极支持大学的发展,两者处于良性的互动过程中。现代大学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和社会发展需要紧密衔接,独立开放,适应性强。
通常意义的现代学校制度是指一种教育制度安排和规则体系。这里“现代”是一种泛指,侧重于学校的普遍性和明确其为特定的组织机构,和时间上的内涵距离较远;“学校制度”所涵盖的范围超出了学校内部管理活动的范围和界限,还涉及学校与政府教育等部门、企业及社会公众的关系。
高职学校制度是规范师生员工行为的轨道,直接影响办学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它是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积累起来的、行之有效而相对稳定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传统风气。其内容包括学校领导体制、章程、教学管理制度、学生服务与管理制度、人事与分配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等。高职学校制度建设的核心是在紧密契合社会需求办学的前提下,建立科学的社会参与学校管理机制。从香港几所著名大学的发展史中总结发现,这些大学短短几十年跻身世界知名高校之列的主要原因在于具有独到的办学定位、科学有效的现代管理制度和独特的学校文化。现代学校制度作为体现一所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的落脚点,其设计、建设和改进、完善是学校必须长期抓好的重要工作。
1.文化。文化的定义和人类历史的发展紧密相伴,内涵尤其丰富。英国文学家泰勒在1871年指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习得的包括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整体。它是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或创造出来的社会现象。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动物和自然界的本质区别,指人类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等不同层面。
2.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作为培养和教育人的组织类型——学校所形成的组织文化。学校文化不能等同于校园文化。“学校”指的是一种组织机构,而“校园”指的是空间维度内的区域或场所;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强调校园的地域性,体现的是学校组织内部的精神文化活动等内容,较少涉及学校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以及对社会的辐射影响。钟启泉指出,学校主要通过“教师人格”的力量去塑造新生代的人格发展,以“学校文化”的底蕴去奠定新生代学力发展的基础,这一使命并非“校园文化”所能单独承担。
国外学者富兰发现“学校文化”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他认为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找准正确的事情——课程和教学的文化核心”“改变正规的结构不等于改变标准、习惯、技能和信念”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最难打开的就是学习的内核——教学实践的变革和教学精神的变革”。在对教改方面的成功案例考察和研究基础上,他认为学校的结构变革和思想变革并非总是同步契合,当教职员工试图采用新的方式工作时,结构变革往往显得困难重重,令革新精神难以彻底展开实施。因此,适应教育变革的学校文化才是适合的学校文化。
通常高职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包括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方面。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管理者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刻;一些学校文化建设存在不良倾向;多数学校文化建设存在“摸石头过河”现象,缺乏科学的文化建设理念和知识。鉴于社会上较长时期难以改变的对高职生的偏见现象,如“有知识无文化”“有专业无思想”等观念,迫使教育界必须慎思高职教育的“再定位”和学校文化的重构。齐守泉就曾指出,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并没有带来其地位根本攀升的原因是“高职无文,行之不远”。
高职院校的制度文化指渗透于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和机制运行中,体现办学特色并被师生员工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其内涵主要包括各项制度管理规范、组织机构设置状况,还包括制度的产生过程。它十分注重显性制度之外附加的隐性制度及蕴藏的价值观、制度约束下师生员工的行为动机和行为效果,是显性制度与隐性制度的内在结合与有机统一。它以学校管理制度为表现形式,通过管理制度的不断调整与完善,促进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具有规范性、历史性、多层次性和隐蔽性等特点。高职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制度文化建设薄弱、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缺乏有机衔接和有效融合。
何迎发指出,文化视野中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需要吸收西方大学制度文明的核心精神品质,即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他从历史、政府与大学关系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文化制约因素,包括两个主要方面:政教合一的传统思维消解了大学自治的空间;自由、理性精神的缺乏阻断了学术自由理念的生根。因此,在目前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大环境的前提下,解决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衔接问题的关键是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建设应尽可能体现其定位的独特性和学校个体文化的特性。经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制度设计和建设实践中存在较突出的“非文化”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每所高职院校都有其办学发展定位,典型的定位如“以多专业协调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社会培训相结合,为社会培养满足职业岗位需求的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定位理念体现了高职院校办学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显性专业技能,而其中的隐性“高素质”如何体现,则需要具体从制度上体现培养过程的文化渗透性,因此高素质还需要进一步加以具体化,包括在制度建设中渗透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社会责任感、道德观、价值观、心理健康度、人格完整性、审美意识水准、职业精神等,而这些素质培养可涵盖并渗透在学生管理、班级管理、教学设计与管理、师资培训与考核、课堂管理、课程设置与管理、教学设计与管理等具体制度和措施上进行落实,区别对象(行政人员、教学人员等)明确责任和要求,以体现特定高职院校定位的文化内涵特征。
多年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高校在办学上表现出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忽视教育规律的遵循,以市场需求为由,过分强调所谓实用课程的开设,大量削减人文科学课程,误导学生将掌握技能当作唯一学习目标,只重视对就业有实用价值的学科,忽视人文学科,不能充分利用人文学科知识来滋养其精神生活。一些学生表现出理想信念缺乏、社会责任感缺失、诚信意识淡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差、心理承受力弱、团队精神欠缺、性格暴躁等问题,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其自由人格的健康成长和独立思维的健全发展,影响其人文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提高,造成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复旦大学俞吾金教授指出,理想型的当代(1977年以后)中国人文精神必须凸显三个方面的要素,即平等观念要素;理性、科学和真理等观念要素;人格、个性和公正等观念要素。
作为影响和体现一国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机构——大学,人文精神是体现其品牌特质的重要方面。高职校园氛围和校风必然通过其人文精神体现,而在制度建设中体现人文精神是形成高职品牌文化的关键和落脚点。多数高职院校制度建设已经从成长期进入成熟期,在基本制度保障机制的基础上,学校可进一步改进建设,在现有制度中充分挖掘或植入较浓郁的文化因子,以体现学校独特的办学使命、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及行为习惯做法等,从而形成特定的制度文化。因此,赋予制度文化以浓郁的人文精神是成熟期学校制度建设的重点。
鉴于高职院校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非文化性”现状,需要对其学校文化和制度文化进行融合性重构,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改进:
华中科技大学李明忠指出,品牌战略是世界一流大学成长的内生机理,追求一流的品牌意识,强调特色和个性的品牌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选择是其成功的内在核心要素。高职院校大都属于公办,生源虽略有紧张,但在其地理区域中都占据一定市场地位,很多学校的品牌意识并不强。从长远竞争和办学发展需要两个角度出发,鲜明的品牌形象是高职院校开展市场竞争,吸引优质生源的重要法宝,而有效树立品牌形象则需要专业化的组织品牌运作方法。品牌管理规律研究表明,一个成熟的组织品牌应该包含品牌故事(历史)、醒目的品牌标识、恰当的组织使命、独特的服务仪式、恰当的定位、创造品牌神奇术语和卓越的领导者等众多品牌要素整合运作,才能获得非凡的品牌影响力,打造出特有的品牌信仰机制,从而获得不菲的品牌资产价值。一所高职院校要成为品牌院校,需要经历品牌意识、品牌定位、形象设计及策略选择等阶段才得以实现。而有效进行品牌定位,实施差异化战略,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都是实施品牌战略的必要措施。
目前高职院校制度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主要体现在:制度结构内容陈旧、单薄,不成体系,仿效成分较多;已建立的规章制度与现行运行管理模式不配套,有些制度落实不到位;试图建立和形成自身的发展模式,并期望形成相对成熟稳定的、符合自身特点的制度文化,但制度内涵和方向选择不很明确。解决问题的科学做法是从问题分析入手,找出问题的根源,将制度的修订完善落实到实施层面的细节各处,边落实边找问题,边找问题边修改,边修改边解决,从而一步步地解决问题。同时,在完善和落实过程中不断总结调整,对照制度建设是否利于实现学院的品牌定位、长远建设与发展以及办学理念的贯彻等综合目标去实现。
一所高校的口碑除了来自其办学历史、品牌声誉等因素,最为根本的是培养人才过程所完成的培养任务和实施的培养过程是否贴近学生的根本需求,其中包括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品德和素质的养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学习、学习过程的质量、学生和社会对培养方案和所学课程的评价等。因此,进一步切实加强高职学院的内涵建设,从本质上解决毕业生的社会口碑问题是制度文化和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措施。
综上所述,管理者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规律进行高职学校制度建设,正确认识学校制度与学校文化、制度文化的概念,理顺各种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注重明确方向,抓住重点,分清主次,突出制度建设中的“文化性”,从而建立具有特色的学校制度文化模式,形成较为成熟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