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
体育教育在学生时代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良好的体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正面的影响。体育教师作为教师的一部分,教师的通用理论、方法和培训方式一般都可以应用在体育教学中,但是体育教师在教育方式和内容上又与普通教师有所不同,所以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必须区别对待,进行特殊分析。本文分析了现代体育教师培训方式的动态平衡。
体育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有利于教师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增加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增强体育课程的安全性,避免教学事故的发生,保护学生上课时的安全。
近年来,学校在不断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体育教师的数量不能满足这一需求,而且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的理解往往还停留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很少接受过现代专业课程教育。因此体育教师需要进行体育培训,更新体育教育观念,增加体育知识的贮存量,从而可以有效地教育学生。
一是创新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现代体育教师的能力要求越来越严格,他们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案、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有自己的理解。而且体育教学工作应当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不断调整和改革体育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是调控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学生自主空间的增加,容易出现学生失控、突发事件,这需要体育教师加强课程调控能力,处理意外的发生,顺利完成教学。良好的调控能力可以让教师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三是终身学习能力。知识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一代代的学生成长环境不同,个人能力和素质不同,这就需要体育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不断学习新知识、接触新鲜事物,增强自身的能力,也就是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四是教学科研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不断吸取经验,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完善体育教学方式。
体育教师应该具有专业的素质、专业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自己的教学理念,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深化这一理念。专业的教学素质包括专业体育教育理念、专业体育知识水平、教学课堂的掌控能力、教育器材的专业使用等。进行系统有效的培训之后,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准和实际教学能力,那么教师可以在体育课程中合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改善教学行为。体育教师发展途径具有以下特点:(1)明确的目标。体育教师发展途径的目标是针对体育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升,帮助其专业发展。在开展体育教师发展活动时,要明确这一目标,针对这一目标制订可以实施的计划。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工作效果,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2)连贯性。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对体育教师进行长期的专业培养。对教师的培训必须是连贯的、持续的,前后的活动能够连接在一起,让他们形成专业理念,理解和掌握体育教育理论。(3)参与性与合作性并存。体育教师在参加专业发展活动时,不应该是被动参与,而应该是积极参与,与别人一起解决相关问题,做到参与性与合作性并存。这样可以使体育教师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制订有效的课程计划,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4)成果评价和反馈程序。体育教师在参加专业发展活动后,应该收集相关信息,进行成果评价,设立反馈程序,以便于开展下一步的改进活动;还可以给活动主办方提供参考,让它们改进活动内容,适应体育教师的需求。通过成果评价与反馈程序,体育教师及时了解体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在现代体育教师的培训途径中,不同性质的培训途径是由不同的培训构成要素和不同的培训结构所组成的。可以根据培训途径的主要构成要素和结构关系,对常见培训途径进行分析。
1.高师院校途径。高师院校途径是指以高等师范学院作为体育教师的培训基地,利用其丰富的教师资源、教育器材等教育资源实施教育的方式。这种途径主要是以体育教育理论和研究为主。高师院校师资雄厚,具有多年体育教育的经验,相关理论知识丰厚,教学资源非常丰富,足以满足正常教学的需求。同时,高师院校还可以提供给体育教师相关课程学习,教授他们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让他们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避免教学事故的出现。
但是,高师院校的培训途径还存在很大不足,应该进一步完善。高师院校理论非常丰富,培训内容形式多样,只是其理论知识和培训内容严重脱离教学实践,不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高师院校培训一般是为了满足政府对体育教师的行政要求,没有对体育教师的特殊性进行过专门研究,缺乏针对性的教育经验,生搬硬套普通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能满足体育教师的教育需求。高师院校没有对体育教师进行过专门调查,对体育教师的教育培训缺乏明确的目标,教育培训的效果不如人意。
而且,高师院校一般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培训管理方式,受培训的体育教师一般是被动接受培训,几乎没有主动参与的机会,无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培训的效果不太好。高师院校对体育教师的约束力不足,也没有调查他们的受训情况、培训收获和培训课程教学质量,对培训课程无法全程掌控,无法对培训质量形成有效监督,也就无法进一步改善课程的质量。
2.校本培训途径。校本培训途径是指学校管理层在本校的基础上,对在职教师开展的培训活动。这种培训活动是在调查学校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的,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符合学校的实际需要,学校管理层可以形成有效监督,控制培训内容和培训质量,确保培训的有效性。校本培训是根据学校教育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的,所进行的培训更能满足体育教师的需要,增加体育教师的教学经验,增强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校本培训可以约束受训体育教师,监督教学质量,而且他们是主动参与到培训中,对培训的内容可以主动接受并且积极吸收。
很多校本培训采取教研组研修形式,利用教研组这一基本教学单位、基层组织组成交流平台,让体育教师之间形成有效的交流,互相帮助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教研组组内成员可以相互吸取体育知识和教学经验,改善体育知识结构,共同提高体育教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
但是,校本培训主要是以学校为基础,缺乏教学资源和理论知识,不利于补充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我国的校本培训正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没有形成专业的理论,没有丰富的经验和实例可以借鉴,专业团队的建设正处于初级阶段,没有专业的组织为校本培训提供帮助。
现代体育教师的培训正处于探索阶段,培训途径也正处于初级阶段。体育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有利于提高专业知识水准、专业技能水平,有利于专业素质的形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良好的培训方式可以提高体育教师的能力,让他们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