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道德人格榜样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启示

2014-04-17 09:25邓旭阳
江苏高教 2014年5期
关键词:道德品质道德教育论语

邓旭阳

(东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南京211189)

孔子道德人格榜样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启示

邓旭阳

(东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南京211189)

孔子注重道德人格榜样教育,带给思想教育工作的启示在于教育者应以自身道德言行示范来影响学生的道德人格发展。采取通过主体性自我领悟与成长来启发受教育者对道德品质丰富内涵的理解并促进其道德认识的积极转变;借助生命进程中师生互动与言传身教过程性示范以发挥教育的主体间性能动作用,培养积极道德情感;强调“内圣外王”式知行合一、内外同修的规范引导和实践推进的道德培育,充分实现人生价值;注重道德理想追求的思想弘扬与精神传承发展等多元协同教育方式促进道德人格全面发展,由此将有助于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孔子;道德人格;榜样教育;大学生思想教育;启示

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应注重思想的传输和言行一致的引导,避免空洞说教,教育工作者应把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工作渗透在道德教育实践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在思想教育中贯穿学生道德理想培养和良好行为塑造,培养学生树立追求道德完善的坚定信念,培育积极的道德情感,注重道德品质的全面培养。

孔子注重对学生道德人格的榜样教育,善于发挥自身榜样示范作用。一方面不断修为自己的道德品质,提升道德水平;一方面又在道德实践中进行言传身教与榜样示范的道德教育。其道德人格榜样教育对于开展当今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一、 主体性榜样启发:教育者应不断自我领悟与成长,深入挖掘阐释道德品质丰富内涵,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的积极转变

孔子看到流水时对子贡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认识到“流水”这一自然现象启示着宇宙如水般地变化不息,日新月异的历程;并与子贡讨论“东流之水”与“君子之德”的关联,好比自然生命力与道德生命力一样,启悟受教育者不断地自励自新发挥自身主体作用以获得道德人格的完善发展。孔子的认识体现了事物是永恒发展变化的重要道德哲学思想。“儒家哲学重实践重行动,以动为体,并及宇宙;……‘逝者如斯夫’正在于动。……人在对象化的情感客体即大自然或艺术作品中,观照自己,体验存在,肯定人生,此即家园,此即本体——人生和宇宙终极意义。”[1]孔子从这一敏锐观察中所得启悟正好与自己毕生追求的道德理想和不断修为的道德品质有着紧密联系。孔子通过自身行为的榜样作用告诉学生如何去观察发现事物背后的深刻道理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促进了学生对道德内涵的理解和道德认识与行为的积极发展。

道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道德品质的社会学习过程。孔子通过观察流水的道德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三种道德社会学习的榜样示范:观察行为示范,抽象模仿学习示范和观察后的行为直接榜样示范。人的道德行为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这一认知过程实质就是替代强化(Vicarious reinforcement),即榜样的行为受到的奖励强化,而不是观察者(指学习者)受到的直接强化。当观察者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奖励,便会增强产生同类行为的倾向。在观察行为榜样示范中,孔子通过观察学习的对象选择及对事物进行观察的行为,直接告诉子贡如何从身边事物发现其中蕴涵的深刻道理,并为自身道德发展服务。子贡从孔子观察学习的示范过程中得到收获,有助于强化自身道德学习。而在观察后的行为直接榜样示范中,孔子通过自身言行诠释其中道理,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示范。比如,“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孔子晚年“删诗正乐”,“作春秋”,都体现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时间的充分利用。孔子一生不断自新,自励自强,似水不息的品德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圣人的道德品质和情操,为子贡等诸弟子道德人格形成的替代强化学习提供了榜样。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应从中加以学习借鉴,增强自身道德发展的主体性领悟与成长,注重提升学生道德自我教育主体性作用,提升学生道德人格发展的社会观察学习能力。既要从学生言行举止观察中发现积极因素,日常生活中寻找教育素材;又要通过自身行为示范教育引导学生注重观察自然和社会现象、了解生活现实,并通过古今中外人物事件的比较阐释,师生间彼此真诚探讨来深入交流对社会现象和具体事件的积极看法;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发现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内外重大事件中的教育资源,并加以抽象概括提出自己独到见解,帮助学生认清社会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增强学生抽象模仿的能力并学会从事物不断发展变化的积极角度,提高自身道德认识,丰富自身道德思想的内涵,设定道德发展的自我强化标准;树立发展自身“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矢志以求”等优良品德的道德目标,更好地去适应社会。

二、过程性教育示范:师生互动与言传身教,发挥教育的主体间性能动作用,培养积极的道德情感

孔子注重教育过程中师生互动与言传身教,因人因事因地不同的人生境界采取相应示范教育。比如,在自身道德品质修为中认识到要实现“仁”的境界,需要持之以恒的实践,培养“信”的品质;而在回答子路时,描述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便体现了其道德实践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持之以恒的“坚信”品德,起到坚定、乐观与真诚的道德行为示范作用。孔子师生之间如此坦诚、开放,相互影响,更促进了品德发展的开放和包容性,体现了道德教育主体间性的积极作用。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视个体为能动主体,认为“自我不是原子式的个体,而是与其他主体的共存”[2],主体间性的道德教育要求教育者以人为本,从受教育者的需求出发,尊重其差异性、独特性和主体地位,倾听理解其内在想法。从而增进彼此情感,促进道德认知和行为的转变。

孔子与学生在过程性教育示范中体现出真诚关怀、理解支持和包容温暖的主体间性情感反应。孔子允许直言的子路表达对自己的批评,体现出包容情怀。孔子对学生坦诚告知自己的想法并希望得到学生理解,学生表达真诚关怀与期望的直抒胸臆得到孔子包容;孔子对学生给予自己的理解支持和温暖及时会心反馈,正是道德教育的师生主体间性“仁爱”情感表达与培养过程。孔子道德品质的示范影响,从学生评价来看,更为贴切。一次,颜回喟然感叹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充分表达了对孔子品德的认可和景仰情感。子贡谈到孔子以“温、良、恭、俭、让”的品德而得以在列国过问政治(《论语·学而》)也正是作为学生的切身体会与感悟,悉心效仿和高度的情感认同才能如此深刻地描绘出老师的品德特征。师生教育过程中言行举止的相互影响和情感交融促进了彼此道德人格共同发展和积极道德情感培育。

高校食堂、教室与宿舍构成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三大主要空间,在学生学习和食堂生活空间中包括教师与学生在内的所有行为主体均存在着主体间性道德教育过程。为此,学校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每位教师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以教师的人格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3];而教师本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体现出认真敬业精神、专业水平和乐业态度以发挥良好的道德教育主体示范作用,而对于学习态度不良和困难学生的悉心指导和以情感人的教育可以激发学生主体内在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自律自强的道德情感,促进学习进步。服务窗口的教育者主体的道德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导向作用,规范其自身言行,以温暖语言和热情周到服务,诚恳接受学生的评价与反馈,并通过树立服务标兵和道德模范,有助于形成培养学生积极道德情感的教育氛围,整体性提升学校道德教育成效。

三、全面性规范引导:强调“内圣外王”式知行合一、内外协调的道德修为,推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勇于实践,充分实现人生价值

孔子在人生践行过程中形成充满生命力并不断完善的道德人格品质,十分关注个体生存价值和意义,重视道德品质培养对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国家的积极作用。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体与家国一体的价值追求,把自我道德修养“作为治国平天下的起点,同时又把治国平天下作为自我道德修养的归宿。”[4]孔子早年从政,继而教书育人,传播君子之道德思想,从政不忘宣道,其教学生活是内修,从政为民是外王。在孔子看来,教书育人是将内圣与外王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之一。孔子从“十五有志于学”到“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生命历程中,无论是生活学习、日常饮食起居,还是教书育人,抑或是周游列国,从仕为政,都注重自身道德修为和致仕实践。在“学而时习之”时会感到愉悦(《论语·学而》),保持“下学上达”、不“怨天尤人”(《论语·宪问》)的平和、宽容心境;注重“出门如见大宾”(《论语·颜渊》)一样的礼节;把握益损“三友”和“三乐”(《论语·季氏》)的协调;学习君子“视思明,……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有九思”的性格;通过这样内在修为的道德实践以求更好实现外王之功。他注重“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力求为政做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论语·尧曰》)等君子五美德。孔子道德品质全面性规范引导的榜样示范作用影响体现在学生耳濡目染并学以致用。比如,在孔子病重时,子路敬之以礼,“以臣下侍奉的名义”对孔子表示尊重,孔子自谦不配。(《论语·子罕》)反映出学生经过教育后体现出对老师崇拜敬爱的道德情感与品质。冉有、子路、子贡等从仕做官则是注重内在品德修为,实践“外王”的很好佐证。

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辅导员和班主任等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学习孔子不断修为自身道德品质并为学生做出良好示范榜样;同时,要引导启发学生认识到只有充分注重自身道德品质内在修养的“内圣”过程,形成具备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特点和时代特征内涵的良好道德品质,才能由此做好“外王”以“事工”,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建功立业,体现融个人、家国为一体的人生价值。特别是师生关系更为紧密的研究生思想教育,导师起着关键性作用,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要指导研究生的人生发展方向,以榜样示范加强研究生道德言行的规范引导,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弟子。总之,思想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全面性规范引导的道德榜样示范教育,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内外同修的道德发展,并鼓励受教育者勇于进行道德实践,最大化实现人生价值。

四、发展性承继推进:注重道德理想追求的思想弘扬与精神传承

孔子注重道德理想的追求,有着践行和弘扬儒家道德品质的坚定信念,强调道德风尚的精神传承。道德风尚的精神传承是一个道德品质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持续推进过程,孔子所代表的儒家道德品质传承的关键在于儒家道德发展的精神化(spiritualize)。精神化是指儒家道德体系在精神层面被个体接纳,内化为坚定的信仰并实践体悟,而且在社会层面被推广,被大众接纳,致力实现社会至善的儒家道德精神境界。儒家道德发展的精神化也是儒家道德的“精神性”特质体现。儒家精神性体现在人对世界存在本体的理解,自我本性的理解以及两者内在的创造性的关联上面[5]。

孔子尊崇周朝的道德礼俗,“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建议发扬光大周礼以治世,将礼义道德贯穿于日常生活和国家治理中。倡导把“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紧密结合起来的取向实际上奠定了先秦以及后世儒家对于自身道德修养的目的和意义,成为道德追求的“内圣”、“外王”双向路线。在内圣这一层面的至高至圣的发展,孔子无可厚非的成为榜样,是一个“理想君子人格”真实体现。受到孔子道德人格的示范作用,有近3000弟子跟随学习,精通六艺的72贤人。后人孔子之孙子思、孟子和荀子在内圣外王道德修为并重的同时,各有强调。在承前启后过程中,孔子通过自身榜样示范和精神传承,其践行的道德品质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和”这一道德品质得到了增强“表达”。倡导体现中和、适度与和谐等“和”的特征的“自我、人际、人与社会和自然和谐”成为道德人格发展追求目标,充分体现了儒家道德的精神性实质和精神化传承的要求。

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应注重整体性道德教育,培育学校院系、班级和宿舍良好道德风貌,加强承继儒家传统道德风尚、注重创新与和谐的校风、院(系)风和班风建设。其中授课教师,特别是研究生导师在学生思想教育中应首先注重自身“和”的学术道德培养,并教育学生谦恭和仁爱对待同学与同道、长者和不同意见者,规范自身的学术研究言行。同时允许学生去创新发展,传承导师和本学科所拥有的良好道德风范和精神风貌,鼓励学生发展自身的学术风格,以包容支持性的态度促进学生发展。目前,有的学校、院系设立各类德行标榜的名人奖学金、奖教金,冠名学院或班级的注重精神传承榜样激励和示范教育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但尚需进一步落在实处,避免形式主义。

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开展道德人格的教育培养,教育者自身的道德榜样教育示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孔子通过毕生的道德教育实践对此加以很好地说明,并成为推动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不断传承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带给我们当今道德教育的启示在于:各类教师要不断增强自身道德发展的自觉性,提升道德自律性,注重通过社会学习的榜样示范方式增强道德教育成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间性作用,推进师生间彼此正向积极的道德情感和品德行为影响,起到教育互动和言传身教交互成效。尤其是辅导员、班主任和研究生导师要为学生制定道德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并身体力行加以规范引导,注重道德理想的培养和道德精神传承,通过培养充分体现以“和”为连接的“仁义礼智信和”人格特点,又富有时代意义和积极内涵的道德品质要求的后继者,弘扬并切实推动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风尚健康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成效。

[1]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226-227.

[2]张立杰.比较与整合:中国当代“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理论建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

[3]赵秀英,王涛.论高校“全员参与”德育意识的培养[J].江苏高教,2013,(2):119.

[4]张岂之.中国哲学思想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31.

[5]成中英.儒家的精神性[A].香港浸会大学宗教与哲学系编.当代儒学与精神性[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3.

(责任编辑邱梅生)

G641

A

1003-8418(2014)05-0117-03

邓旭阳(1966—),男,重庆人,东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教授、博士生。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道德教育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如何读懂《论语》?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幼儿道德品质教育策略探究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论语·为政第二》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半部《论语》治天下
交往是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简评杨鲜兰、彭菊花新著《交往与青少年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