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开掘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解读对象

2014-04-17 09:07黄明理
关键词: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理论

黄明理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

论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开掘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解读对象

黄明理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人为本;社会规律;人文价值

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在大学的“小众课堂”还是在普通民众的“大众课堂”,其接受度都是相对较低的,对此,人们总习惯于将其归因于社会环境,这无疑有外因论之嫌。笔者认为,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现有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无论是从内容选择上还是从话语表达上都没有能够充分体现其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要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的魅力和价值,就应当真正克服旧唯物主义的自然本体论,使理论重心由单一的社会规律论转变为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论,以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为前提,以认知人的本质和人性完善发展为直接理论旨归。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庞大理论体系的浓缩和精华,《原理》还是“三观”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核心和最主要的就是要实现《原理》在广大群众中尤其是在大学生中的入脑入心。然而,无论是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诸课程中,还是在其他形式的国民教育中,《原理》的真实效果与该门课程所应有的作用、地位以及教育者的付出都极不相称。如果这种状态不改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进”和大众化目标就难免流于纸上谈兵。上述尴尬情况的出现,虽然有讲授者态度、水平等主观因素,但也不乏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以及《原理》自身的抽象性、理论性较强等制约因素。不过,笔者认为,当前《原理》自身无论从内容选择上还是从话语表达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即在内容选择上重真理维度轻价值维度,从而未能凸显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的人文价值,在表达方式上没有能够很好地继承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文风艺术,这才是制约《原理》应有魅力彰显的深层原因和主要原因。因此,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和它在大众化过程中的吸引力,就必须遵循“返本开新”的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创立该理论时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挖掘和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人文价值。

一、表达方式:坚持抽象之深刻与具体之生动的辩证统一

在实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系统工程中,对高校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无疑是重中之重。可是,如果按照《原理》教材的基本内容来授课,无论讲授者们如何使出浑身解数,受众的评价都会普遍地远低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甚至《原理》常被大学生们戏称为培养“特困生”(特别想睡觉)的妙法。过去我们总以为,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特点,难以让学生感到生动有趣,因此,它对大学生无法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这种解释虽然有一定道理,但终究难以令人信服,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虽多以概念和理论概括的形式存在,其话语表达方式具有理论的抽象性,然而,抽象与具体二者未必不可兼顾,抽象更不意味着空洞无物和枯燥无味,科学的抽象是抽象的具体,它应当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从而更深刻,进而更能打动人,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抽象与具体不应当是割裂开来的两极,理论是对事物现象的抽象,以揭示现象背后的实质或本质,它不应当是抽象的空洞,而应当更深刻、更富哲思之美,进而更富深层的魅力。如果离开对事物本质的揭示,尤其离开对人类生活本质的深度关怀,理论的抽象就可能变成真正的灰色、枯燥与空洞。进而言之,深刻与生动不应当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二者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理论的深刻因生动的表达而富有鲜活的生命力,生动的表达又因理论的深刻内涵而避免了浮躁、浅薄与低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著述,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著述不仅极其深刻,同时也极其生动,做到了深刻与生动的完美统一。例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谈到批判的理智性和科学性时说:“批判不是头脑的激情,它是激情的头脑。”[2]他在谈到无产阶级自由的虚幻性时说:“在我们的那些牧羊人带领下,总是只有一次与自由为伍,那就是在自由被埋葬的那一天。”[3]马克思在论及自由平等的形式背后的不平等实质时形象地描绘道,劳动买卖领域的确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然而,“一离开这个简单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就会看到,我们的剧中人的面貌已经起了某些变化。原来的货币占有者作为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占有者作为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4]此类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不胜枚举。人们正是在其生动的表述中领悟和掌握了其中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任务是武装人民群众,实现人民群众的阶级自觉和实现自我解放,而由于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文化层次较低,因此,这一理论不仅是深刻的,更应当是生动活泼的,正如有学者所概括的那样:“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不仅思想深刻,而且语言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善’的启迪、‘真’的震撼”[5]。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楷模,因为他们真正做到了化大道理为小道理、把小道理说得有道理。那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基本观点为何在《原理》中就变得味同嚼蜡了呢?我们是否在重新诠释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丢掉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创立的良好文风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呢?1942年,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曾形象地批评当时“党八股”的毛病:“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甲乙丙丁,开中药铺”[6]。令人遗憾的是,70多年过去了,毛泽东所批评的这些毛病并没有彻底消失,甚至让人感觉毛泽东仿佛就是针对《原理》的内容选择和语言表达来说的。毛泽东还深刻地分析了“党八股”的巨大危害:“不负责任,到处害人”;“流毒全党,妨碍革命”[7]。如果把这些危害加到对《原理》教育的头上可能言重了,但是,对《原理》的不当教育可能使一些受众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曲解进而导致其唯物史观、科学方法论和合理价值观的缺失。文风问题既是学养问题,也是德性问题。说它是学养问题,是因为如果腹中无物,少有自己的真知灼见,便说不出新话、管用的话,只有照搬照抄,追求四平八稳,回避说真话实话所带来的所谓“风险”。说它是德性问题,是因为文风好坏与说话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密切相关,反映着言者的思想境界和对读者是否真正负责的问题,“大话、假话、空话、套话,本身都是对实事求是的否定。空话、假话、大话、套话,归结起来是没用甚至是有害的话。明明知道如此,仍然照讲无误,是对党和人民事业不负责的行为,是没能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的表现”[8]。

马克思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开放性理论,时代发展所沉淀的理论智慧和闪光思想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补充和组成部分,它可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集体的创造,也可能是党外人士的创新;它可能是对基本理论的贡献,也可能是对语言表达的创新。但能为受众所喜闻乐见、有思想启迪价值的都应当积极吸纳进来。否则,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质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二、内容选择:将社会规律论和人的自由发展论辩证统一

在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中,其基本构架的主要特征是社会规律中心论,重社会客观必然性的论述,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探索。然而,这种安排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逻辑,也有违其自身内在的逻辑关系。

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逻辑看,科学地把握人的本质是科学地把握社会历史规律的前提,也是创立唯物史观的前提。虽然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简单地归结为人学,但它的革命性变革却离不开对人的科学认知。我们知道,观察历史的最大困难在于如何确立历史的客观坐标,也就是所谓“历史的前提”。一方面,历史是人的历史,“研究社会生活首先进入视线的便是人。”“谁能打开‘人的本质’这个潘多拉盒子,谁就拥有了透视一切奥秘的全部智慧”[9]。另一方面,历史只有被人来认知才能成为自觉的历史或历史的自觉。总之,由于观察历史总是离不开历史观察者自身(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历史观察者又总是属于一定的历史时代,因而,确立历史客观坐标的实质,就是确立历史活动者的真实存在。正是由于历史最终是由人来创造和由人来撰写和反思的历史,因此,把握历史的关键就在于正确理解什么是人。换言之,要阐述清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超越旧哲学的,就不能忽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科学分析与论述,如果淡化甚至遮蔽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人学理论,就很难说是本原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无法理解以此为基础的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界已认识到,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变革是他实现哲学变革的前提和表现。既然如此,我们便能合乎逻辑地得出如下结论: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应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如今,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哲学部分,几乎看不到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对前人的超越(人的本质、人性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人性的演进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人性发展路径与资产阶级人性观的区别等)。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以往旧哲学的先进性、服务于实践的本质特征以及它解放全人类的使命都无法彰显。有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超越旧理论的地方恰恰在于它不是将人学置于本体论或世界观的地位,它重在通过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为人类解放提供科学的方法。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丢弃其宗旨,更不意味着它与现实的人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相脱离,它不能不顾现实的人的需要而高高在上,作玄妙空泛的指导。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内在的逻辑关系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特别是社会规律的基础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一方面,它反映了客观规律特别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它又在前者的基础上,表达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具有崇高的人民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它是科学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总之,作为理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它是理论上的科学性与价值上的合理性的统一;作为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它是基于规律把握基础上的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的科学设计,是由人的现有开拓未来应有的有效指南。为马克思主义辩护就是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辩护,信仰马克思主义就是坚信人类未来会更美好。

人类的解放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目标,这就是说,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题,其他都是为这一主题而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10]从这段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只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宗旨的理论基础和手段,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才是马克思主义的主旨。如果我们在归纳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其基本原理时,以社会发展规律为主要内容,则势必导致目的与手段主次关系的颠倒。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心议题是人的解放,人是其核心范畴,从现实看,马克思关于人学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无疑对处于困惑和异化中的当下人类更有吸引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可能见理不见情、见物不见人,而应当突出“人”这一中心。在倡导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今天,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不仅不应被忽视,而且还应把它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也是贯彻马克思主义实践精神及其与时俱进品质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究竟包括哪些内容或体现在哪里?有学者曾做过非常具有启发性的概括:“真正面向生活、面向实践的人本精神;真正关心群众疾苦、维护和实现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精神;以无产阶级的解放为政治形式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人道主义精神;以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追求的自由精神,投身人类解放事业以实现生命的不朽价值的修身精神,等等。”[11]与其他人文学说相比,马克思主义真正体现了人文精神和人道魅力,因为它真正把握了世界的实践本质、生活的价值真谛和人民群众的真实需要,使人文精神上能“顶天”,下能“立地”,即既能做到理论的彻底性,又能做到接人民群众的地气。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应当围绕“人”这一中心议题,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增强和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内容。比如,在哲学部分尤其是在唯物论中,应突出社会时空观而不是自然时空观,这样才能真正为人们提供有益的方法论指导。当前,《原理》中为了论证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运用的证明对象主要是自然意义上的物质存在方式的特点,这正是机械唯物主义或自然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尤其表现在对时空的理解上,在自然意义或科学真理意义上理解时空概念是不可能有令人信服的答案的(时空无限的论断如何在实验意义上是可能的?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也不会产生任何积极的启示意义。所谓时间无始无终、空间无边无际的结论既不能证实,也没有多少实际的指导价值,并且,这种论断反而会使人们陷入困惑。其实,马克思时空观对传统时空观的超越突出地表现在他主要是从社会意义上研究时空的(注:学界早有研究,只是不被主流观点认可和接受罢了),即“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处置的自由时间,一生中除睡眠饮食等纯生理上必需的间断以外,都是替资本家服务,那么,他就还不如一头载重的牲畜。”[12]“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这一命题为消灭资产阶级的剥削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撑,其旨在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消灭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现象后,即实现了社会关系的大解放,人类将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并以此获得更多发展自己的空间和更大的自由;随着生产力的大发展,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能力不断提高,实践活动的空间和自由将大大增加;随着人的思想解放,精神境界极大提升,人类的精神生活和自由空间大大增加。因此,只有强调社会时空观,才能真正体现“人”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议题,才能真正为人们提供积极的指导价值。

再如,在政治经济学中,既要重点阐述剩余价值理论及其相关内容,也要关注引起人们强烈共鸣的社会现实,如高度关注剥削问题、两极分化问题、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劳动异化的前两个内容规定,对批判由剥削所引起的两极分化的描述非常形象生动,它关于人性异化的论述极其深刻,在今天仍然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批判功能。

又如,在科学社会主义中,在论证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时,一方面,要结合现实问题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作生动的解读,比如,落后国家革命时为何要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为何又要适度地保护私有制?对前一个问题要从基本矛盾激化的程度、矛盾的性质方面来解答,对后一个问题则应当侧重于从生产力标准的尺度来认识。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当下人们的现实困惑来阐明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客观性,如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认识,不能只固守原有的历史发展规律论,还要结合当下资本主义社会乃至不完善的社会主义社会所存在的经济上的两极分化、政治上的民主形式化和人性上的异化等问题来说明,这才能更有说服力。这样,既用唯物史观解决了人们的困惑,又在解决困惑中验证和强化了唯物史观。

总之,《原理》中的哲学部分主要向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科学方法,经济学部分告诉人们如何通过认识当下的社会现实来提高无产阶级的阶级觉悟,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则向人们指明了人类的前景以及坚定对这一前景的信仰。三大部分的中心议题都要紧紧围绕人或人的困惑来阐发,这样,才能使《原理》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质,并激发出其感召力和生命力。

三、应对困惑:共产主义信念的马克思人学理论论证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命题体现在人类社会这一特殊的物质存在上就是实践。既然人类社会的本质是实践,那么就离不开实践的主体——人或人民群众。不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哲学论部分离不开“人”这一核心范畴,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和对未来共产主义的论证同样也离不开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人文精神。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人学观能深刻揭示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反科学性与反人道性以及共产主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客观必然性。“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共产主义社会关系的理想状态,但在人性自私论看来,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个人主义自私论是为剥削阶级的剥削有理论进行辩护的哲学,为其共产主义渺茫论提供理论支持。个人主义是以人性自私且永恒不变这一抽象的人性论为哲学基础的,它不仅将人抽象化,而且将人碎片化和工具化。人原本是复杂的存在,是感性与理性、肉体与精神、个体与社会、既然与应然、主体与客体、目的与手段的多维度存在,而个人主义在价值论上则将人的主体性与客体性、目的性与手段性相割裂,使自我成了唯一的主体和目的,他人和社会则被沦为实现其目的的客体、工具或手段。这就是说,个人主义的人性自私论缺乏道义支撑。进而言之,自私论在现实中难以有效地付诸实践,因为人是在共生关系中相互支撑的社会性存在,没有谁能够完全依靠别人却又不被他人提供帮助而生存和发展。由此可见,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意义上的“人”实际上是非现实的人。马克思认为:“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他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只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能成为他人的手段。”[13]每一个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既为他人而存在,他人同时也为自己而存在,即使这一状态目前还未能成为既然的普遍事实,但它至少是未来必然的目标。由此看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关系追求不只是理想主义的憧憬,它也是未来共产主义可期待的现实目标。

其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人学观能够有力地回应对按需分配的质疑。共产主义按需分配何以可能?对此问题,社会规律论的话语论证固然是基础,但仍显乏力,还要学会说新话,特别是对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解读必须要突破生产力高度发展这一单一的视角,从马克思的人性发展或人的需要发展论予以论证,否则,便容易陷入物质主义以及由此带来的证伪。因为人们会说,资源有限和物质欲望无限使按需分配成为不可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思想能够有效解答上述怀疑,这一怀疑的根源在于以当今异化了的人的需要观(物质主义、经济主义和消费主义)来研判按需分配。在当今时代,人的需要更多地被理解为单一的物质性需求,文化等其他需要只具有附属性,因此,需要的发展自然就被理解为同质(物质需要)的量的无限增加,这当然无法实现按需分配。事实上,马克思的人学观告诉我们,人的需要与动物本能式欲望的本质区别在于,动物的需要是本能活动,具有封闭性和固化性等特征,而人的需要是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开放性和变化发展性,人的需要的丰富性是人性丰富发展的表现和证明。“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14]“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15]马克思在这里清晰地阐明,人的需要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提升其品质,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亦即人性,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人性将随着人的需要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物质需要达到相对满足之后必然产生更高级的精神性需要,这时,物质需要满足的欲望或幸福的价值在降低,正如现在有些人不再以能够吃饱饭为幸福一样,现在有些人反而以少吃饭能够减肥为幸福。当人类一旦告别了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后,物质需要便退居到次要地位,精神性需要则上升成为幸福的主要内容,而精神性需要可以分享且不因分享而减少,因此,人与人之间为争夺物质消费的情况将不复存在。

另外,要坚定人们对共产主义的信念,还要突破对共产主义作单一制度目标论的狭隘解读,因为理想目标的吸引力与其实现的时间长短成反比,如果共产主义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那么,即使它非常美好,而作为看不到这一理想的人们就不会去为之努力。因此,对共产主义还要从过程论尤其是人性异化克服的过程论来分析其必要性和必然性。马克思在《1848 -1850法兰西阶级斗争》中指出,社会主义就是对资产阶级社会关系及其观念的不断革命。他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对什么是共产主义作出了深刻概括:“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16]显然,马克思在这里更多地是从发展层面而非制度层面来理解共产主义的。因此,不能把共产主义信仰简单地理解为相信理想目标在可预期的时间内就能完全实现。有人认为,共产主义不能实现的原因还在于,在分工日益细化的趋势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不可能实现。其实,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性发展目标也是相对的,它是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它主要对应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人性异化的现象。为了真正实现人的幸福生活,就必须克服人性异化现象,使人获得更多的自由和发展的空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理想目标可以无限地接近,但无法在终极意义上对象化,而这正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理想能够被信仰的重要原因。

[1][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4、3页。

[4][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6、90页。

[5]方世南、张兴亮:《“谁”的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大众化理路的辩证逻辑》,《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4期。

[6][7]《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10-515、516-517页。

[8]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改进文风改什么》,《光明日报》,2013年4月2日。

[9]孙伯钅癸:《探索者道路的探索——青年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2-404页。

[10]《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光明日报》,2011年10月26日。

[11]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6—197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73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2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0页。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9页。

The Humanistic Value Digging on Marx's Humanist——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Marxist Doctrine,as the Research Object

HUANG Ming-li
(Marx Institute,He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China)

principles of Marxism;people-oriented;social law;humunist value

The acceptance of the Marx's doctrine both in the classrooms of ordinary public class and universities is relatively low.People always attributed it to the social environment.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is that the existing Marx theory from the content choice to words expression is not able to fully reflect the people-oriented spirit of discourse.To fully demonstrate Marx's charm and value,we should really overcome the natural body theory of the old materialism,making the theory center change from single theory of social law into people's liberation and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value,grasping the law of social development as the premise and developing human cognition and human nature into the theory of direct purpose.

A81

A

2095-5170(2014)02-0095-06

[责任编辑:李文亚]

2013-11-12

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马克思主义观及其信仰研究”(项目编号:2011B1331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魅力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0BKS065)的阶段性成果。

黄明理,男,江苏盱眙人,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理论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