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14-04-17 08:58
基础外语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语法语音笔者

杜 锐

教学实践与探究

诗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杜 锐

本文探讨了如何将诗歌语料引入了英语教学实践之中。笔者结合教学案例,分析了利用诗歌教学的优势,反思了诗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高中英语;英语教学;诗歌

一、引言

“听、诵读、模仿”这些方法看似简单,但却是最朴素的教学方法之一(葛文山,2008)。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常碰到学生不喜欢读英语书的现象。笔者曾对学生进行访谈,当问到为什么不喜欢读英语书时,学生的回答除了“英语不是母语,没有读母语容易”之外,大都认为,英语课本上的文章长且乏味。

笔者在讲授英语倒装句这个语法现象时,曾给学生呈现了电影《大话西游》里一段台词的翻译:Once in front of me lay a true love, however, I didn't cherish it. Not until I lost it did I realize how regretful I was. If Heaven gave me another chance, I would say three words to that girl, “I love you!” If a time limit had to be set, I wish it would be 10,000 years. 次日早读,笔者让学生诵读这段话以领悟英语倒装这一语法现象时,学生读得兴趣十足。于是,笔者尝试将诗歌作为语料,引入教学。因为诗歌能激发他们的情感和诵读的兴趣。比如上述语料,因为学生看过这部电影,知道其汉语表达,另外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加强,对爱情的话题敏感,因此,这段话能够激发他们情感上的投入,进而产生兴趣。这里笔者着重“情感的激发”,因为它对语言的学习记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葛文山(2013b)在探究学生很容易说出教师从未在课堂上教过的英语脏话时,得出的结论之一就是这类词汇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因为在大脑中,情感的信息与智力的数据是一同存储的,它们在词汇的存储和回忆过程中可能起到同等重要的作用。

二、英语诗歌教学的优势

诗歌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在文学领域里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童年学习母语的经历中无不伴随着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诗歌。诗歌是一种优质的学习语料,这种优质总体而言,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音美形悦

音美主要是指诗歌的语言悦耳。悦耳主要是因为诗歌文体具有音乐性,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而这种音乐性,主要在于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在节奏方面,一行之中含有数个音步,因为音步之中轻重音分明,所以音步连读起来,强弱交替,抑扬顿挫;在韵律方面,基本上每首诗都以不同的方式重复相同或相似的读音,也就是以不同的方式押韵。尽管现代英语诗歌对押韵与否没有过于硬性的要求,但笔者以为押韵是区分诗歌与其他文学体裁的重要标志之一。有的诗行尾韵(end

rhyme), 有的行头韵(head rhyme),有的行内韵(internal rhyme),且韵式(rhyme scheme)多样,因此使得诗歌旋律流畅,朗朗上口,便于吟诵和记忆。

其次,诗歌在形式上与其他文学体裁迥异。它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可以催生学生的耐心与信心,更有些诗歌以独有的排列方式引发读者特有的审美享受。如美国诗人伯福德的A ChristmasTree,就是把诗句巧列成一棵圣诞树,给人以无尽的情趣。笔者在圣诞节的时候,给学生呈现了这首诗,也引起了学生极大的欣赏和诵读的兴趣。

(二)情深意长

情深是指诗歌中含有的情感诚挚深切。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但本质上是抒情的艺术。华兹华斯在给诗歌下定义时说:“诗乃强有力的情感自发的洋溢”(转引自陈波,2008)。郭沫若也说过,诗的本职专在抒情(转引自陈波,2008)。由此可见,“情深”于一首诗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正因为情深,所以读者易产生共鸣,进而抱有持续的阅读兴趣。

意长主要是指诗歌在它有限的篇幅里,传达出的思想是隽永而回味无穷的。诗歌总是以它特有的方式表达微妙的情感,或对自然的讴歌,或对艺术的追求,或对爱情的赞美,或对生活的探幽,或对理想的拷问,或对人生的沉思。在反复吟诵中,读者的情操可以得到陶冶和升华。

从感官上的愉悦,到情感上的共鸣,再到精神上的涤荡,可以说没有哪种文学体裁能够比诗歌更容易做到这一点。正是这种优势赋予诗歌教学以特别的意义,那就是全人教育。因为它既关注了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也关注了其情感思想,这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以下简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和倡导的“体现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内涵是不谋而合的。

三、英语诗歌教学案例

诗歌本身有自己的学习价值,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所侧重。即将语言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发展融入到意义沟通、启思动情的过程中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诗歌教学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结合。

(一)与语音教学相结合

《课标》(教育部,2003)明确提出: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高中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课标》对语言知识目标中语音知识的八级目标要求如下:在交际中逐步做到语音、语调自然得体和流畅;根据语音、语调了解和表达隐含的意图和态度等。

由此可见,语音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对于语音教学所给予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甚至都没有语音教学的概念,对基本发音没有严格的标准要求,更谈不上对句篇层面上重读、连读、变调等语音现象给予关注。这导致了学生不能体会到英语语言的美感,而且也影响英语的听力理解。

如何改善高中语音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但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运用诗歌为学习材料,为学生纠正发音,提高语音意识,进而增强了学生的语感。

【案例1】笔者在学生新入高中之时,十分注重初高中的衔接,其中一项就是语音的纠偏与巩固。在对音标进行简短、全面的温习后,笔者引入一些适合朗读的绕口令、诗歌等语料让学生进行操练。如英国诗人丁尼生的The Eagle几近包含所有元音音素和一些辅音因素,而且包含头韵、尾韵,诗歌短小,但元辅交错,将鹰之神、山之峭跃然纸上。

He clasps the crag with crooked hands;

Close to the sun in lonely lands,

Ringed with the azure world, he stands.

The wrinkled sea beneath him crawls;

He watches from his mountain walls,

And like a thunderbolt he falls.

除此之外,笔者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语 Book

6 Unit 2 Poems时,为巩固发音,增强趣味,引入了英国作家、诗人米尔恩的Rice Pudding,以呼应童谣的主题。

What is the matter with Mary Jane?

She's crying with all her might and main,

And she won't eat her dinner—rice pudding again—

What is the matter with Mary Jane?

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语音,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接触到英语中的连读。例如,with all her might and main中all结尾处的/l/可与her开头的/h/连读,构成tel-her。

(二)与语法教学相结合

语法的教与不教已不是一个问题,“语法依然是中国基础英语教学的必要内容”(李永大,2007),关键是如何教。传统教学方式大都属于显性教学,教师首先开门见山地介绍新语法规则,再让学生操练,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没有积极的思维活动,学到的语法知识要么很快被遗忘,要么形成不了语言运用能力。在呈现一个新语法知识时,教师最好先采用隐性教学途径,采用迂回策略,引导学生使用归纳法,从探究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推导出语法规则,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语法的形式和用法 (葛文山,2013a)。

诗歌以它特有的形式以及丰富的情感,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关注点引领到意思上,这正符合“意义先行,隐性教学”的原则。

【案例2】笔者在教授人教版 Book 6 Unit1 的Discovering useful language 部分时,引入英国诗人拜伦的If you were a teardrop in my eye 来阐述if 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对现在、将来情况的虚拟,全诗如下:

If youwerea teardrop;

In my eye,

For fear of losing you,

Iwould never cry.

And if the golden sun,

Shouldcease to shine its light,

Just one smile from you,

Would makemy whole world bright.

由于篇幅短小,词汇简单,韵脚明朗,又是情诗,学生颇有兴趣,纷纷尝试翻译,并且朗读声不绝于耳,不少人还尝试着背诵。笔者要求学生关注画线的单词,并提问:In real life, is it possible for you to be a teardrop in my eye? And is it possible for the sun not to shine its light tomorrow?在他们齐声答道“No”并认真观察画线的单词时,笔者知道,学生在思考非真实条件句中的动词特有的形式了。

【案例3】 笔者在教授人教版Book 5 Unit 1 的Discovering useful language部分时,引入《静夜思》和《春晓》的英译(译者为许渊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契合教学目标,笔者作了小小的改动,使用的教学方式是用适当的词填空。

A Quiet Night

Stayingon the bed, I see a silver night;

Puzzled, I wonder whether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endingmy head, in homesickness I am drowned.

The Spring Dawn

Sleeping, I don't sense the spring dawn is peeping;

But everywhere thesingingbirds arecheeping.

Last night I heard the raindroppingand winds weeping;

How many flowers are now on the groundsleeping?

因为对古诗十分熟悉,学生对其英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于是也愿意思考。在学生积极讨论之后,师生共同确定了正确答案,讨论了给出答案的理由。在讨论中,学生对分词,尤其是现在分词作状语、定语有了深刻的感性印象和一定的理性认识。

(三)与英汉语言对比相结合

在教学中渗透“英汉对比”,可以透过语言了解到英汉两种语言下的文化、思维等方面的差异,

进而领略到语言更深层次的魅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观察到,分析英汉差异,可以有效地克服母语所导致的负迁移,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的构词法则、句子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异同,在教学上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4】笔者在教授人教版Book 6 Unit 2 Poems时,在介绍到清单诗(list poem)时,有学生提到了元代诗人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 · 秋思》。尽管这首元曲并不完全契合教材给清单诗下的定义,但是不能否认它确实是在列举一系列的事物。

笔者仔细研读了这首元曲及其英译,认为它在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学习词汇及语言结构(完全倒装句型)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而且,通过比较原诗与其英译(译者为许渊冲),很容易使人发现英汉语言文化间的差异:汉语一般不借助形式手段来体现词语与句子之间的意义或逻辑关系,即汉语是种“意合”语言,而英语则相反,它是一种“形合”语言,即通过使用连接词体现分句之间的依附或从属关系的结构。

笔者认为,明了这种关系对学生用英语造句行文是有极大裨益的,于是在下一节课中依然围绕诗歌这一主题,给学生介绍了这首元曲的英译。

Autumn Thoughts

Over old trees covered with dry vines fly evening crows;

Under a small bridge near a cottage a stream flows;

On ancient road in the west wind a slim horse goes.

Westward set the sun;

Far, 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

笔者这里对原译作了少许修改,主要目的是使之贴近学生,减轻学生的认知困难。为了达到“比较”的差异,笔者先要求学生进行翻译,当有些学生完全直译之时,笔者恰好利用这一契机进行引导分析。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节课达到了它的目的,学生对英汉的差异有了一个较为宏观的了解。

除去这种语言上的差异,文化上的差异也可通过诗歌来讲解。上面案例1中提到的Rice Pudding,题目本身就牵涉到文化对比:大米布丁是什么东西?有学生将其视为八宝饭,但八宝饭的常见英译是eight-treasure rice pudding,其材料、做法和外观与大米布丁是不同的,那大米布丁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大米布丁是由大米(英国人称之为pudding rice)加牛奶和糖制成的,是英国家喻户晓的传统甜食。

(四)与励志启思相结合

诗歌以它特有形式传达出诚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所以向学生展示诗歌,既可以让学生学习语言,又可使其接受高尚思想的熏陶,这比单纯的道德说教往往更加有效。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补充一些励志启思的诗歌语料,尤其是在放假前的课堂上。因为这个时候学生归心似箭,难以专注于课本内容,利用这个时机进行诗歌教学,学生普遍感觉效果好。一个学期下来,绝大部分学生都做成了属于自己的一本小诗集。学生的诗集里有黑人民族桂冠诗人休斯的 Dreams,它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就如同一只断了翅膀的鸟飞不高,也飞不远;有美国诗人狄更生的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它告诉我们:希望是多么好的朋友,她带来温暖,指引方向,却无任何乞求,也不要任何回报;有匿名诗Never Give Up,它告诉我们:笑看人生,拥有耐心,只要不放弃,成功终将属于你;有英国诗人罗塞蒂的I'll Try,它告诉我们:要敢于尝试,只有尝试,才会攀上顶峰;还有美国诗人马洛奇的Be the Best of Whatever You Are,它告诉我们:胜负并不重要,而在于你是否能做到最好。

笔者曾把美国诗人朗费罗的诗A Psalm of Life里一个诗节和英国诗人兰德的诗I Strove with None列在一起,不仅让学生体会其中的一些语法项目和词块,而且也让学生享受到了一场思想的盛宴。因为这两首诗,在引导学生对理想人格的思考、树立刚毅豁达的人生态度、合理调节自己的心态等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这与《课标》中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

(五)与激发兴趣相结合

在学生自我的、内在的学习动机还不够明朗、强烈的时候,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应该是每一位教师课前思考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以课堂带动课外,以兴趣培养意志。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的导入至关重要。

【案例5】笔者在教授人教版 Book 5 Unit 3 Life in the future时,想以“交通工具”作为切入点来引出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最终选定拿《泊船瓜洲》(译者为许渊冲)的英译配上音乐进行朗诵来切入。

A Sole Boat on Guazhou Between Jingkou and Guazhou a sole river lies,Zhongshan will be soon in sight beyond a few hills.

Now the spring breeze has again greened the southern bank,

When will the bright moon accompany back to my hometown?

由于学生都已学过这首诗,所以对其英译表现出相当大的兴趣,在吸引住学生兴趣后,笔者顺势导入:How did Wang Anshi travel to Zhenjiang?

而在教授人教版 Book 6 Unit 2 时,笔者也是以童谣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导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之后,再切入到英诗的形式这一主题上。

四、英语诗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基于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诗歌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诗歌的选择

诗歌的选择应该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贴近学生的生活与经验,二是符合他们的知识水平,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关于前者,教师需要做有心人,善于观察学生,了解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找到切合点。这种“切合”的视野要广,例如可以结合语文学科、班会主题、校园活动等。笔者所选择的诗歌有汉诗的英译,还有语文教材里面提到的英诗,这可以说都是为了贴近学生的生活与经验。另外笔者认为,选择供学生欣赏阅读的诗歌宜短小精悍,有的诗歌太长,可以截取其中某个诗节。与此同时,所选诗歌中不宜有过偏的语法结构以及过多的生词,但如果确实因为某些优势要选择这样的诗,教师可以作适当修改。当然,修改不仅仅是出于简化的目的,也可以出于某个教学目的,如案例3中的《静夜思》原诗第一句是Abed, I see a silver night,笔者将其改为Staying on the bed,让学生来填出Staying一词,目的就是凸显现在分词作状语这一语法现象。

(二)诗歌的教学方法

这里笔者给出两个关键词:诵读、互动。诗歌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就在于它的节奏与韵律,而这种节奏美、韵律美,乃至气势美、哲思美,必须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之中才能体会得到。在学生还不会朗读,或因节奏没把握好导致朗读得不够美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读。至于互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的问答、生生之间的讨论、对诗歌作者和背景等的介绍、对诗歌的翻译、对主题思想的探究等,都可以在民主活跃的氛围中进行。

(三)诗歌教学效果的评价

朗读、背诵、演讲、写作、书法等形式均可作为评价与巩固的手段。教师可以适时组织英诗朗读或背诵比赛,从多个层面评价,如语音语调、情感态度、创意等。与此同时,可以就诗歌所表现的主题启发学生思考,让他们将感想付诸笔端,并发表演讲。除此之外,听写、默写这些常规的检测方法也可应用,因为诗歌中本来就含有较多的词块和语法项目,听写、默写可以加深记忆与理解。总而言之,在学生阅读后,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检测与巩固。因为诗歌特有的形式与内涵,这些方式实行起来也是简单易行的。

五、结语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引入一些难度适中、文质兼美的诗歌,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感知语言的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很大帮助。也许有人认为引入诗歌教学,会影响教材处理的进度,甚至被认为是没有时效的“理想主义教学”,但是在笔者看来,这种“意义先行,启发思想,着力情感”的教学更为接近

教育的本质,更何况,应试与素质教育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超越应试教育,定能让学生更为优秀。

陈波. 2008. 论英语诗歌之美感 [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4): 93—95

葛文山. 2008. 语文教学给英语教学的三个启示 [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0): 1—5

葛文山. 2013a. 在语境中达成语法教学的三维目标——从一节特级教师工作室交流课说起 [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5): 45—48

葛文山. 2013b. 英语脏话为什么一学就会? [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8): 48

李永大. 2007. 语法依然是中国基础英语教学的必要内容 [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8): 12—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通讯地址:441000 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中学

电子信箱:duruizhi@126.com

编辑:关静瑞

G623. 31

B

1009-2536 (2014) 02-0039-06

2014-02

猜你喜欢
语法语音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跟踪导练(二)4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对方正在输入……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