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少华 赫焕丽
1.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当前在以科学发展为时代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建设结构优化、技术先进、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已列入“十二五”规划之中。产业结构决定了人才需求,因此,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
2.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经历了辉煌的发展阶段,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越来越高,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型人才狭隘的发展空间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迫切要求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职业教育层次,拓宽技能型人才的上升渠道。可见,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3.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建设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为基础的学习型社会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影响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重要思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在2020年前,将我国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因此,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是顺应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是满足公民个人成长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现实需要的。
1.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同向。关于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1979年6月,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发布的《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工作条例》(征求意见)中规定为:“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立志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具有相当高中文化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本专业现代化生产所需要的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健全的体魄。”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对培养目标又突出强调中职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加强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由此,可将中职的培养目标概括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关于高职培养目标,1985年10月,国家教委办公厅印发的《三所高等技术专科学校座谈会纪要》中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可以概括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级技术(技艺)人才。比较中职和高职的培养目标,可以清晰看到,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同向的,是相互紧密衔接的两个阶段,它们只在程度上有深浅区别,在类型上是没有区别的。
2.中高职人才培养理念同源。无论中职或高职教学,都严格遵循着实践性、直观性、科学性,产学结合等理念,即中职和高职培养理念是同源的。
3.中高职人才培养教师和教学资源同类。第一,师资队伍特征同类。中高职教师具有相当的文化素质和能力。两者都必须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较高的文化修养,精通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技术技能,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推广科学技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市场经济意识和人才市场预测能力。中高职院校都必须具有“双师型”师资队伍。中高职教师都必须掌握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规律,熟悉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心理学、专业教学法,有较强的操作示范能力和实用教育的组织管理能力。第二,教学设施同类。与普通教育相比,中高职教育都建立了一整套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学设施,具有配备相应的专业仪器设备或图表的专业教室;具有校内外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或室内演练场所;具有与生产现场接轨的模拟和仿真教学设施。
尽管理论上构建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可行的,但实践上却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目标误区。虽然在理论上明确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但在实际掌握中,会出现极端问题:有的受中职培养目标的影响,忽略了高职培养目标的高层次性,还习惯于用中职培养目标来指导高职教学;有的将其等同于普通高校培养目标,强调学术型而忽视了应用型,其结果导致培养的学生理论上一知半解,实践上似懂非懂。二是课程体系建设误区。在构建课程体系中,存在如下问题:对计划课时数进行简单的算术加减,盲目地增加门类,延长理论课时数,没有进行有机科学的排列组合;片面理解“必需、够用”的原则,失控现象严重,降低了高职院校的高等教育水平;移植普通高校专科培养学术型人才的模式,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而忽视技能训练。三是教学方法误区。在教学过程中,陈旧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实用技术人才的高职教学中没有得到实质上的改进。
根据人才类型理论对人才的划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规格定位于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主要依靠操作技能完成一线生产性工作任务。《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指出:“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这是对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目标阐述。当考虑中高职衔接时,根据其精神,基于中高职衔接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需要做较大调整,即经过三年培养的学生不再仅仅只是找到一份工作,而且还能继续升入高职学校深造;基于中高职衔接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未发生变化,但比起普遍缺乏职业知识与技能基础的高中生,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内涵中,所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应更加扎实,技能水平也应更高,以满足市场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应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学生能力培养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并将学生各项素质的培养活动融入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构造“一体化”的培养结构模式。职业技术教育理念将“能力”界定为“关键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首先,这三项基本要素是互相融通、相互制约的。专业能力是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与其相应的知识,这是劳动者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方法能力是具有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才能有较好的方法能力,反过来讲,较好的方法能力又可以促进专业能力的提高,二者相互支撑;社会能力是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它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较强的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能促进社会能力的有效体现,而较强的社会能力,又会促进个体自觉地提高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所以,这三项基本要素互相支撑。其次,能力素质与其他各项素质也是互相制约的。其他各项素质的提高能促进能力素质的提高,而能力素质的提高又反过来促进其他各项素质的改进。从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途径来看,可以分为理论教学、实训教学、社会实践三个环节。基于“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构想,在中高职教育衔接中,这三个环节要互相沟通,有机结合,将每一种素质的培养提高都体现在每一个具体培养环节中,使各个培养环节形成一个整体,促进各项个体素质同步提高。
由上可知,产学结合是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同向的培养理念。理论和实践表明,中职和高职实施产学结合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中职和高职这种相同而重要的培养理念和教育模式,实行产学结合教育模式是有效实现中高职衔接的重要方面。鉴于中高职的层次问题及科研问题,高职院校应在中职实行产学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推行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是职业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和训练内容及其安排的总和。从目前国内外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课程结构模式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专门化结构模式。这是一种针对某一特定职业的就业需要而设计的传统的课程结构模式。这种结构最典型的是单元式结构,按这种结构,第一年是基础教育,第二和第三年均为某一专业教育。这种结构模式适应技术工人的培养。
2.阶段化结构模式。一是三段式,即将文化课、技术课、专业课按年级段由低到高排列。这种模式在课程组织上和编制方向上属于学科中心型,所学知识比较系统完整,有助于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提高,但各科知识之间联系较少,许多知识应用性不强,专业课中的专业知识、技能学习较晚,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二是阶梯式,即在不同阶段设置不同性质的课程。在阶梯中将技术基础课与专业课加以综合,组成综合课程,放在第二阶段,使学生提前学习到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利于职业能力的养成和发展。第三阶段仅在前两阶段的基础上,再针对某一职业进行专长教育,强化其职业能力。德国“双元制”的设置即属于阶梯式。三是层级式结构。按初、中、高三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在每个阶段都需要学习到文化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只是在不同阶段其水平或程度不同而已。因此,每学完一个阶段,学生就形成一种比较全面的职业能力结构,即可就业。如果学生想提高,可以进行下一阶段学习。这种层级式结构,前后阶段应形成螺旋式上升的结构,即在程度逐步加深之前有适当的重叠复习,使之有机衔接。
3.模块式结构模式。所谓模块课程,即将教学过程分成若干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及完整的学习内容和确定的考核标准。在编制模块课程时,首先要明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目标要求,然后开发出大批相适应的教学单元,再结合学生的需要,灵活地加以组合。
基于以上分析,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中高职衔接的课程结构模式主要应采用模块式结构。之所以采用模块式结构,是因为这种结构被实践验证,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