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映霞 齐再前 陈玉花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高职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对在人才培养中该不该纳入通识教育仍存有不少争议。不少人认为,高职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就业能力”,没有必要加强通识教育。尽管仍有高职院校重视通识教育,也多因实施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适切或教学条件不到位等问题遭遇尴尬。本文旨在从通识教育的内涵出发,进一步厘清通识教育对高职教育的必要性,并对于高职院校落实通识教育提出相应的对策。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后经美国高等教育创新,主要强调人的均衡、全面、和谐发展,旨在防止后现代社会中单纯强调专业知识技能而呈现出的实用主义、工具主义、功利主义。美国哈佛大学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认为通识教育是“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接受的那部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的、非功利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可以赋予人们在生活中必备的各种知识、能力、思考、信念、修养等”。通识教育的内涵和界定自20世纪末以来成为很多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共同认可并遵循的基本思想。其实,通识教育的内涵与我国实施的全面素质教育的理念异曲同工。由于我国素质教育在21世纪显露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关于教育思想大讨论,及对西方经典大学理念的重新学习,在中国大陆重新激起了共鸣,开始对素质教育的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为便于国际比较,通识教育成为普遍的提法。
1.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职业教育思想家蔡元培先生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从教育的角度看,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在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非拘泥于一技之长的培养;以专业教育为主线,重在融合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于一体,而非局限于职业能力的构建。加强通识教育是目前高职院校面临的紧迫任务,要超越“技术至上”的实用主义思想,真正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素质现代职业人。
2.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经济进入信息时代,学科交叉,行业交融,技术人文相互交织,社会发展对职业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再也没有单一技能“一劳永逸”的职业了。加强通识教育已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劳工组织制定的新一代劳动力能力要求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正如麻省理工学院校长保罗·格雷博士在《工程师教育探索性改革计划》中所指出:“一位专业工程师再也不能仅仅驻足于工程技术一隅了。他生活并活动在一个社会系统中,需要理解文化和人类的价值。”
3.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当前高职生源的普遍特征表现为学习兴趣一般,学习思维僵化,学习能力较弱,学习习惯欠佳,潜在兴趣较多,自信有待加强;聪明点子不少,知识有待储备;动手能力较强,团队精神缺乏。这种现象究其根源与基础教育阶段通识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如果说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能使人在当下得以安身立命,那么必要的人文素养和宽泛的职业发展素质将有助于人生马车驰骋万里。因此,高职教育既要着眼于眼前的就业,又要站在学生自身发展的高度,助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1.树立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通识教育观念。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化发展时代的到来,通识教育应改变专科阶段通识教育“够用为度”的传统观念,重新认识通识教育的重要作用,树立新型的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通识教育观念。既要继承本科通识教育注重人的发展和文化传承的丰富内涵,又要关注高职教育的特色,兼顾人自身发展与职业发展、职业生涯发展。实际上,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观、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境界,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因此,高职院校不能完全照搬普通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而要考虑高职教育的实际,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素质、习惯养成、教学过程的产学研密切程度、师资的专业性和丰富性、校园氛围人文气息、教学学制、就业面向等。高职教育特色鲜明,高职院校应构建适合自身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协同作用,将通识教育融入并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2.以“社会自我”和“职业自我”为主线,构建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针对高职院校生源的实际情况,对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使高职学生尽快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发展自我,高职院校应弥补通识教育的不足,以“社会自我”和“职业自我”为主线,构建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如下表所示。支撑“社会自我”和“职业自我”的两部分课程群应相辅相成,共同推动高职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表
“社会自我”是高职学生对自己所担任的各种社会角色的知觉,以促进认识社会、自然和自我起关键作用的能力和素养的课程群为支撑,主要包括思政与哲学思维修养类、文化与艺术素养类、沟通合作与信息应用类、心理素质与体能发展类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基本的理性思维方法,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规律,养成人文精神和艺术素养,掌握必要的交流合作和信息处理能力,构筑健全的心理和体魄。这一课程群主要对应院校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职业自我”以支撑适应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和素养的课程群为支撑,主要包括行业岗位公共基础知识类、基本技能类、基本素养类课程,帮助学生开拓跨专业兴趣和技能,加强创新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提高职业素养,拓展职业生涯,该课程主要对应院校开设的专业大类、跨专业素质教育平台课。
3.开发和完善以专业实践为主体的教育活动。注重实践能力是高职教育的鲜明特色,除课堂教学外,人才培养活动中多半学时用来设置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在承担专业技术培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承载了通识教育的内容,应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精心进行体系化设计。通过体系化的实践教学活动,丰富通识教育的内涵,主要表现为:一是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突破课堂的封闭和单一的局限性,促进对企业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性,扩展人文、文化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完善认知结构,增强对社会现象的正确理解;二是有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包括职业意识、职业规范、职业标准、职业道德,以准职业人的眼光看待社会问题;三是高职学生正处于逐步独立及进入职场的过渡期,正确认知能力正在形成,通过这类实践活动,有助于帮助他们做好心理调整和管理调控,促进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完善。
4.营造和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校园环境也是通识教育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开展有效的通识教育,除课堂和专门实践场所外,还应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建设。“要重视大学文化氛围的营造,与企业文化、行政文化一起融合”,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指出,这“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熏陶和引领非常重要”。在“手脑并用、宽广学养、关怀情操”的理念指导下,我国台湾地区校园建设处处彰显人文精神,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包括“劳作教育”“社团活动”“企业文化”“技术发明”“名人讲学”“志愿服务”和“校园规划”等,这些活动绝不是漫不经心、可有可无的单纯休闲和娱乐,而是统筹学校特点、培养目标、职业要求等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的教育活动,是通识教育第二课堂的必要延展和生动补充。学生置身其中,长期耳濡目染,不断参与、感悟、领会,进而逐渐内化、升华到形而上的、内在的东西,如精神、态度、心灵、价值观等。
5.加强制度引领的保障机制建设。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整体来看,通识教育普遍相对薄弱,制度建设成为需探讨的重要课题。高职教育的开放化、体系化的发展,必然对通识教育的组织管理和评价理念提出新要求。我国台湾地区高校普遍设置独立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统筹全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规划、监督、评估,并根据需要不断发展通识教育的目标、内容、体系、方式、方法等思路和做法值得借鉴。因此,理念先行,顶层设计,多种举措保证师资水平,整合管理,形成制度,完善机制,实为当下保证教育品质所必须统筹规划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职院校应勇敢担负起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以人为本,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无论如何都必须克服技术至上的职业印记,避免教育活动被技术奴役,让培养的人才更有思想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