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受西方“语言论转向”的影响,国内文学语言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门领域,近年来出现了相当多的硕博论文和相关专著,但是目前研究的一个不足是,相关研究者更多地注重语言运动研究等,对中国现当代作家的语言实践却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事实上,作家是文学语言的使用者,现代文学语言的特点也主要在作家的语言中体现出来,从这个角度讲,20世纪中国作家如何使用语言、使用语言的特点,以及不同时期作家在语言上的继承与新变、相似与差异,才应当是文学语言研究的主要对象。
当然,就作家的语言研究来说,其实“五四”以来中国学界并不缺少关于作家个人风格的研究,从“五四”时期的鲁迅、冰心、郁达夫语言风格研究开始,就已经有不少的研究成果。但是正如张卫中所说,这个研究中尚缺少一个关于作家个人语言之间的“影响”研究和“递传”研究,就是没有把新文学作家语言特点与风格,“讲”进一个纵向的、发展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系列中,也即还没有“讲”进一个“历史”的过程中。事实上,作家个人风格研究具有很多的偶然性,首先,离开“史”的框架,一个作家语言的“特点”就很难定位。其次,没有“史”的框架,也很难看到作家个人风格与时代的联系,以及不同时代作家之间的源流关系。概括地说,没有“史”的框架,作家语言研究很难成为一个“确定”的对象、一个真正具有科学性的研究领域。
正是从这样一个“不足”与“需要”出发,张卫中找到了一个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研究新的出发点,他花了近10年时间,致力于打造一部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作者目前推出的专著《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12月版),就是其多年研究的一个成果。张卫中的新著在观念与实践上的创新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1.作者把从“五四”至今的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的演变视作一个自成体系、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以此为前提探讨其发生、发展的历史。作者认为,近现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为了应对西方文化的挑战对汉语进行了一场大规模改造,这个改造的内容主要就是经过欧化提高汉语的科学性与逻辑性,同时废文言兴白话,实现了对书面语的改造。在这个改造中,汉语书面语,特别是文学语言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成为一种新型文学语言。从“五四”至今的一段时间里,现代文学语言经过不断调整、提高,越来越趋向于成熟。这个认识既是作者对百年文学语言演变的基本判断,同时也是作者建构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的基本依据。
2.作家个人语言的建构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它会受到各种时代因素的影响。一个作家的语言风格不仅由个人的天赋、才情、气质等因素决定,同时作家个人早年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文学师承、时代导向等,也对作家语言风格的建构构成重要影响。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鲁迅、沈从文、张爱玲、莫言、贾平凹等都具有良好的语言天赋,但是因为时代不同,他们的语言还是显示了非常大的差异。个人语言建构与时代的联系正是建构一部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最重要的根据。
3.20 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可以依凭文学史的分期大致分成三段,即现代30年、新中国30年和新时期30年,而中国文学语言建设在每一个阶段中都有自己特殊的任务。现代30年,文学语言刚刚经历了变革,书面语有一个从文言到白话的转变,特别是经历了大规模欧化的过程,它有一个休闲养生的过程。此期作家虽然有创新意识,但基本上是着眼于基本建设。1949年到1976年,即建国后前30年,政治对文学有过多的限制,这个限制也影响了语言,文学给语言留下的空间非常有限,现代文学语言的探索基本处在停滞阶段。但是,语言规范化和普通话普及,给文学语言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外部环境。新时期是一个探索时期,新时期作家的努力是在现代汉语基础上恢复汉语的诗性内涵。 (田崇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