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荣国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现代传媒学院,江苏南京 210013)
现代社会是一个具有庞大信息运动的空间,它创造大量的、无形的信息知识与产品,而信息运动是这一过程的加工形态。学校教育具有信息运动形态的基本特征。对于一所学校,虽然我们看不到像大工厂一样的产品组装与流动,但在学校里确实时刻存在着庞大复杂的信息运动,信息在这里得到传播与加工。学校教育信息是用于学校教育所有的传播与被传播、加工与被加工的无形资源。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学校是教育信息化的主体。学校教育信息化不是单纯的技术化、电子化和数字化。2008年华南师范大学李运林教授揭示了对“信息化教育”的三个层次的认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获取信息并进行信息加工的活动;“信息化教育”是信息科学与教育科学交叉产生的一个新兴学科[1]。应该怎样理解我们今天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属性及意义、相关作用与分布?笔者认为,更换认识问题的角度,构建信息运动的形态模型,可以得到清晰的解析与理解。用学校教育的宏观信息运动要素,设定信息运动的特征,分析信息运动各要素的分布、发展和相关的规律,把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放入信息运动形态结构的坐标中,绘制学校信息运动的结构关系图,从而达到以信息原理为视角的审视和观察信息化工作的目的。从信息运动的结构与形态来理解学校信息化的内涵与意义,了解其作用和功效;以信息本体论来理解学校教育信息化,建立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比特战略。
信息形态从本质上讲有信息的属性说、信息的反映说、信息的关系说和信息的中介说。信息的属性说是把信息简单定义为事物的属性或某种属性;信息的反映说是把信息定义为事物某种具体属性的反映或表征;信息的关系说是从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来定义信息;信息的中介说是信息作为物质与意识的“中介”而存在的[2]。
虽然信息世界复杂纷繁,但其运动规律是可认识的。有论述表明,信息世界中存在着10个方面的统计性规律[3],其中较为简洁的表述为:信息运动可以分类为传播运动、存储运动、加工运动、人脑运动等。信息有加工与被加工之分,因而存在信息的加工力。信息的加工力也是信息的知识度的体现。信息加工力存在于各信息运动的要素之中,用以提高各信息要素的特征梯度,也是信息运动的表现。
学校教育信息运动应该是信息多要素的表述,也是多维度关系的构建。研究学校信息运动,我们可以把它分解为信息运动的感知传播表现、信息运动的介质表现和信息运动的人力表现。信息运动形态的结构也可以用坐标图来表示。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信息运动关系分解为多个坐标体系。以信息的知识度为基本维度,可以建立信息运动的感知传播坐标、信息运动的介质表现坐标和信息运动的人力表现坐标等。
传播是信息运动的基本形态。信息的感知表现是学校教育信息的特征之一。首先以信息形态的知识、传播、表现三个要素构成信息运动形态的研究结构,根据信息运动要素的梯度特征,可分为知识度、传播性、表现态。
1.知识度
信息层次高低表述为知识度。我们把信息的知识度分为现象、信号、技术、知识、智慧等特征梯度。1980年代末,美国著名的信息系统专家A·德本斯(Debons)等人在其学术著作中,提出从人的整个认知过程的动态连续体中理解信息的重要观点。他们将认知过程表达为:事件→符号→数据→信息→知识→智慧[4]。由此可以认为,信息的知识度是信息经过加工提升、知识化过程的再造信息,是经过人脑媒体和技术媒体加工后的具有科学性的信息产品。
2.传播性
信息的传播是信息运动的重要属性。教育的本质之一是知识的传播(传承),传播是信息的运动形态之一,其传播形式可分为自然传播、人际传播、技术传播和云际传播(网络)等。事实上,云际传播是技术传播的延伸与提高,其对信息传播的形态意义有本质的提升。
3.表现态
信息的表现是信息存在的体现,主要表现为人本特性,包括语言感知表现、文字感知表现、单媒体感知表现、多媒体感知表现等特征梯度。学校教育的信息表现态是信息运动形态的重要特征,是信息教育性的主要表现。研究学校教育信息运动,要以人的感知为基本的形态规律,包含信息的视听感知、心理感知和生理感知。加工这一梯度发展的是多媒体的学习研究。
4.信息运动的感知传播形态结构
信息感知传播形态结构其内涵与相互关系可以用三维坐标图1表示。信息的知识度、表现态和传播性分别构成结构图中的信息感知层、信息传播层和信息交流层。信息各要素的加工力体现为知识度加工、表现态加工和传播性加工,分别提升加工信息的知识度、传播性和表现态特征梯度。
图1 信息运动的感知传播
存储是信息运动的基本特征。我们从信息存储性角度研究其相关的形态结构。信息在哪?这是一个既简单又被忽略的问题。没有物质的相伴,信息不能留存。简单地讲,信息在纸上,在网上,在脑子里。信息留存要有介质,根据信息介质的表征面,我们分为记忆存储和物质存储。记忆存储就是人脑媒介,物质存储表现为以物质为基本形态的基于技术发展的媒介。
1.信息的人脑媒介
人脑是特殊的媒体,具有信息加工的思维特征,具有信息的创造知识能力,能够接受、加工和发出信息,创造与传播知识,储藏着极为丰富的隐性知识,并能输出显性知识,即知识产品。它具有传播、储存、加工、转化信息的能力。人力资源就是人的大脑资源,是人脑中的知识、思维和智慧,以及表现出的能力[5]。
邬焜教授认为,人自身的信息活动具有多层级的高度复杂、综合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信息的自在活动、信息直观识辨、信息记忆储存、信息主体创造和主体信息的社会实现等五个基本层次[6]。由此,我们把人脑作为信息运动的重要机制,作为我们观察信息运动不可忽略的要素。
李运林教授认为,将感知信息在大脑中进行处理加工转换成人为的符号信息,也称“人工信息”或“再生信息”[7],也就是人类获得关于事物的知识以客观的角度表述信息的存储性,人脑媒介与技术媒介在传播中具有同等性。以人的受教育度为人脑媒介的特征梯度,人脑媒介信息存储与加工性取决于人的学习力与受教育度。
2.信息的物质媒介
信息的物质媒介是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人类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信息物质媒介能力提升的基础。信息的物质存储可表现为自然存储、技术存储和云存储的特征梯度。这一梯度的发展取决于媒介的加工力,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加工信息是这一梯度发展的加工力。
3.信息运动的介质形态结构
信息媒介形态结构内涵与相互关系可以用三维坐标图2表示。信息的知识度、人脑媒介和物质媒介的特征梯度,分别构成结构图中的思维层、技术层和媒体空间层[8]。信息各要素的加工力体现为知识加工、思维加工和技术加工。创造信息是人脑媒介的高级表现,云媒介是物质媒介的高级表现。思维加工主要作用在信息形式,而技术加工主要作用在物质形式。
图2 信息运动的介质表现结构
信息运动的人力作用即人力加工。以人为信息加工主体的信息运动是一个复杂的、诸多因素的结构。用客观简单的、便于理解的要素分解,我们把这一结构分为人脑的受教育度和人力的社会评价度。
1.人脑受教育度
人脑是特殊的媒体,信息的人力表现取决于人脑的效能,人的受教育度是这一表现的主要特征。我们把人的受教育度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作为特征梯度,学习力是这一梯度的信息运动的加工力。学习过程是信息运动重要构成,涵盖信息加工提升的主要途径,信息运动各特征梯度的提升都直接或间接地含有学习力的作用。
2.人力评价度
学校信息运动的另一要素是人力评价度。这一信息运动的特征度应具有社会属性。事实上,在这一特征度上,信息运动与加工要占有巨大的数量。学问力是人力评价特征梯度提升的加工力。学问加工力具有信息知识度的“固化”作用,即形成信息的知识度提升的科学表述。
3.信息人力表现的形态结构
信息人力表现形态结构的内涵与相互关系可以用三维坐标图3表示。用学校信息的分型表述,知识度与人脑受教育度和人力评价度分别构成教育层、研究层和社会层。学习加工和学问加工分别是人脑教育度和人力评价度的加工力。
图3 信息运动的人力表现结构
同样,在图1、图2、图3三个结构图中的信息运动的各要素,也可以建立新的结构表现图,得到各要素之间关系层的解析图谱。这里只绘制主要特征之间关系,其他可另作研究,不再赘述。
通过信息运动的结构图,我们可以观察信息运动的各类表现,运用这一结构解析,分析教育信息的运动特性,重新审视学校教育信息化研究,对于信息化战略问题的解决具有深层的意义。
针对学校教育特征的信息运动,以信息运动形态与结构进行解析,可以透视学校教育活动的信息运动规律和教育信息化的信息运动原理。
学校教育工作都涵盖信息运动的各要素特征。以信息运动的结构图为坐标,我们可以将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学科与人才、校园信息化等工作,进行信息运动形态分解标识,在结构图中找到相应的位置。应用信息运动的原理,来理解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意义。比如,我们可将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用信息运动的传播性、信息表现态标识。可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等以信息运动的人力特征要素来进行定性与量化描述。我们也可以把学校图书馆、实验室、网络设备等用物质媒介运动的相关要素进行信息原理分析。
1.学校信息化的战略:信息化的广义性
今天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是现代高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的广义性,包含信息的技术化加工和信息的人力提升。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应该涵盖信息的媒体建设、信息的资源建设、信息的管理建设、信息的方式建设、信息的人力建设等诸多内容。以学校教育为特征,运用信息运动的规律研究,对高校信息化建设进行设计与规划,这就需要延伸学校信息化的外延,开启新的视角,审视要素关系,认清建设意义。
2.学校信息化的本质:信息特征梯度的加工力
提升信息运动的各要素特征度是学校信息运动的目标。学校信息化就是要提升各要素的特征度,因此信息加工力是学校信息化的本质特征。从信息运动的各要素的梯度发展来看,将学习资源从单媒体向多媒体建设,课堂教学从人际传播向技术传播发展,校园管理的技术化,课程教学的网络化,都是在加工与提升信息运动特征梯度。
3.学校信息化的绩效:信息运动各要素的协同
将信息运动分解为各要素特征,使复杂关系简单概念化。但各要素之间存在着作用关系,表现为信息运动的效能。多媒体与网络传播的作用效能,人脑创新思维与网络资源存储的作用效能,研究生教育与正高人力评价的作用效能等,都是学校教育信息化事业追求的最大绩效。
4.学校信息化的分解:教育分量与技术分量的合力统一
学校信息运动形态表述实现了教育(学习)研究与技术研究的统一。在信息运动形态的解析下,思维(学习)的信息运动和技术的信息运动可以建立统一特征的关系图。根据信息运动的各形态与结构规律,我们可以将信息化行为分成两个部分,即信息化的人脑运动研究和信息化技术运动研究。事实上,我们在信息化进程中,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教学课件制作、校园信息网设计等工作及评价,都有其分类指标。今天我们可以用信息运动的结构图谱,实现各要素的关系概念,加以分类与研究。
这里我们也可用图4来表述信息化的信息运动分解关系表述。
图4 信息化的信息运动分解关系
我们可以认为信息化是信息的知识化与信息的技术化的合成,思维(学习)加工力是信息知识化动力,技术加工力是信息的技术化的动力。信息化可分为信息的主观运动提升与客观(技术)信息运动的实现。我们还可以将教育(学习)研究和技术研究统一在信息运动形态的表述下。由此可以看出,学校信息化工作的特征与属性,对于我们建立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布局、计划分布、实施安排和评价体系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我们以比特作为信息的微观描述[9]。比特是信息数字化的形式表征,是信息电子化的技术形态,也是现代社会信息化的运动载体。学校信息运动可以表述为知识比特运动、传播比特运动、存储比特运动和加工比特运动等。信息的比特化代表着信息的技术化、电子化,更能实现智能化,使得信息的人脑运动与技术运动实现交互。教育信息化的信息特征表现是信息比特运动的优化与提升,建立信息化的比特战略是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务。
1.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切入:信息的比特化
将学校教育信息以技术的手段进入技术媒体进行传播与储存,是教育信息化的初始工作。以计算机与网络为代表的技术信息媒体是教育信息化战略的切入点。信息的比特表达、传播、存储、加工、转换等是信息化战略的基础。人脑的信息运动与计算机信息运动都将建立在信息的比特化形式的统一与交互。
2.教育信息化的战略任务:信息比特的加工
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信息的加工与提升,也是比特的形态加工与提升。学校信息运动的比特程度和信息比特的加工是教育信息化的任务。比特的传播形态、存储形态、组合形态等都决定着信息运动的功效。人脑信息运动的比特加工表现为人的教育与培训,也是教育信息化的任务之一。
3.教育信息化的战略目标:信息比特的优质运动形式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使学校教育的功效提高,培养人的智能与技能。信息运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形态。信息的比特化,将信息运动体现在比特运动中。学校信息化的比特运动形式决定信息化效能的体现。分析学校的硬件建设的信息特征、传媒建设的信息特征和人文建设的信息特征,建构理想化、优质化信息比特的运动形式,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战略的关键。
学校教育信息化用信息运动的特征分析,着手信息的比特化战略,实现教育的信息化目标,这也是信息化研究的方法论理念。随着信息化比特运动研究的深入,以比特描述的信息化问题将是今后关注的重点,另作专文研究。
学校的教育活动是信息运动的重要载体,教育信息化要考量信息运动的各要素特征,分析信息运动各层表现分布。学校教育信息化表面上看是信息运动的技术加工过程,但事实上却隐含着信息运动的人脑学习加工的研究过程。从信息运动相关的规律出发,用信息运动要素及关系,解析学校信息运动体系与特性,研究学校信息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从信息运动的各要素相关结构的分析上,重新认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工作内涵与意义,延伸信息化的概念与内容,引入比特运动的研究方式,成为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思想。
可以说,信息运动各要素加工力的方向就是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方向,教育信息的比特优化方式是信息化的目标。学校教育信息化是信息运动特征梯度的提升与相互转换,是信息加工力的作用与表现,是学习信息运动与技术信息运动的合力。如此理解,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到教育与技术的信息化关系。我们应该科学合理地看清这一事实,分类掌握信息化工作的特征规律,科学地建立和设计学校信息化规划,以信息运动的本质特性科学地发展学校整体的建设事业,迎接教育信息化的比特时代。
[1][7]李运林:《论“信息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
[2]李国武:《中国的信息本体论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9期。
[3]蒋永福、李集:《信息运动十大规律》,《情报资料工作》,1998年第5期。
[4]邬锦雯、白雪天:《信息本质的变化》,《情报科学》,2000年第11期。
[5][8]高荣国:《广义媒体观与媒体空间论》,《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第10期。
[6]雷玉翠:《信息认识及其层次性、交互性和复杂性》,《理论导刊》,2009年第10期。
[9]高荣国:《媒体空间的微观说》,《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