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娇
(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北京 10044)
新普利茅斯(New Plymouth)位于新西兰北岛西岸塔拉纳基区,濒临塔斯曼海的北塔拉纳基湾,地处埃格蒙特火山北麓的沿海平原。本文从多维度研究城市意象的角度来分析该城市的城市意象构成理念,从五大城市意象要素与两个自然的理论视角解读该城市的意象模式。新普利茅斯市如公园般的城市规划是南太平洋地区城市化运动积极意义的杰出代表。
“任何一个城市的街区、标志以及道路构成了一个城市完整的空间形态”[1]。在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中,由道路、边界、区域、节点与标志五大元素组成了城市意象,并构筑起了城市意象的物质形态,是感知城市意象的要素。
道路作为城市参照物,是辨别城市意象的重要要素。道路的特殊用途和活动的聚焦点会给初次步入该城市的人(英语中称作green-horn)留下极深刻的印象。道路的终端与起点决定了城市的“可读性”与“可识别性”。终端与起点构成了城市的有机体,无论城市居民还是初次步入该城市的人(英语中称作green-horn)都能借助道路清晰地识别城市[2]。道路与交通在城市规划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道路交通系统必须与城市工业区和居住区等功能区的分布相关联,必须遵循交通运输对城市本身以及对道路系统的要求,即按各种道路交通性质和交通速度及其从属关系分为若干类别。城市交通性道路分为:连接工业区与居民区的对外交通设施道路,以货运为主的高速道路,用于上、下班的快速、安全道路。新普利茅斯市机场位于市区东北部,距离市中心约半小时车程,是一座小型的机场,可供降落类似空中客车A320这样的支线客机,每天该机场有多次航班往返奥克兰与惠灵顿。机场离市中心约16公里,提供了从机场到市中心的接客巴士。有通往市郊区的巴士,以及到各地的长途巴士。从新普利茅斯到附近重镇伊瓦塔拉与英格伍德开车约需1小时车程。新普利茅斯成为整个新西兰塔拉纳基区的交通枢纽,从塔拉纳基南部通往西部、北部和东部各镇的公路都汇集于此,交通极为便利。
新普利茅斯的铁路总站为洛可可风格与佐治亚风格的结合体,是新普利茅斯的另一地标性建筑。该车站提供多条主要运输干线,由市中心总站开出至五个尾站(Terminals)。该市的公交车票实行“时间制”,公交车票可以在指定时间内无限换乘同一区域内的公交车线路或者铁路线,时效为两小时至三小时之间。
道路作为新普利茅斯市的物化自然,是该市的物化自然的表征,即道路具有“可识别性,同时兼具连续性”[3]。新普利茅斯市的城市意象的凸显性在于其城市道路的网状城市空间规划体系。在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中,城市道路必须具有连接性特征,即网状规划模式。该模式可在行人的大脑中构筑起行走方位感,使行人可以明确地选择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在新普利茅斯市,行人通过对道路的长度与距离的感知来构筑对城市的意象。行人具备了城市意象就对该城市的道路具有了“预期感”,而市民对于城市的归宿感就来自于“预期感”。
城市意象理论指出:山水是城市的第一线性要素;森林与绿地是城市的第二线性要素;由于市郊(outskirt)开发而构成的城市标志物,如开放的公共空间,是城市的第三线性要素。城市的线性要素,即边界,是居民对该城市形成的“心理界标”[4],会逐渐塑造起该城市居民的文化心理结构。早在上世纪90年代,新普利茅斯市政府就采取了“减少城市中心区的占地面积,全力打造近郊生活区,开发生态居住模式”的城市规划策略,可见,20多年前的发展理念与今天的“低碳”理念不谋而合。新普利茅斯市的绿色覆盖率、降低能耗与生态办公都一直遵循低碳理念。进入21世纪后,该市绿色覆盖率提高了26%。在城市扩张和内部空间重组的双重作用下,新普利茅斯“市郊化”现象日益明显,成为继巴黎、芝加哥等欧美城市后的第二批“市郊化”城市。
新西兰各城市之间的规模与职能各不相同,但在低碳城市发展这一模式中,新普利茅斯市与新西兰其他城市是一致的。以新普利茅斯市为代表的低碳城市空间理念强调:城市形态稳定,空间聚集均衡,城市的水平扩展与垂直扩展并存,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零生态压力,确保城市环境品质,城市在建设中保持历史风貌和传统肌理,市民具有很强的城市识别感以及城市形象多样化。
城市作为一种结构性存在,必然要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城市区域性的存在是城市居民对城市感知的重要源泉。不同的功能区域会产生不同的“磁场感应”,多元的城市意象来自于对城市感知的多元“磁场效应”。
城市的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构成了城市区域额划分,区域是城市社会经济存在与发展在城市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城市空间由三大要素组成:城市密度、城市布局与城市形态。城市空间可分为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城市空间区域根据其职能划分为:商业城市空间、居住城市空间、市政服务空间、公共城市空间、工业化城市空间、交通运输城市空间、仓储城市空间、休闲城市空间与绿地有氧城市空间。城市区域功能的划分主要根据该城市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运输状况。
城市密度综合了构成城市的各大要素:经济体系、社会体系、生态系统,构成了城市社会经济综合体,而城市的构成要素在城市空间范围内表现为一定数量,形成了各自的密度。霍巴特市分为六个行政区划,每个行政区划都被“天然”分开: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林荫大道与灌木丛都是区与区之间的屏障。在居民区内平均每平方公里内的人口数量为6人,商业区平均每平方公里的人口为15人,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平均在20米左右。
新普利茅斯市市政府加强城市功能区的建设,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节约使用土地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新普利茅斯市的撒拉曼卡广场(Salamanca Place)位于繁华的滨水区中心。这座优雅的广场已成为美食、艺术、购物和音乐胜地。在撒拉曼卡广场的中心有各种各样的艺术画廊,居民的文化生活与丰富多彩的历史完美交融。排列在广场边上的是简洁的乔治亚建筑风格(Georgian)的仓库。这些仓库建于19世纪30年代,现在,已改建为艺术馆、剧场、咖啡馆、酒吧、珠宝店、时装店与地下书店。广场的空间极大,可以容纳10,000余人,游客们可以自由地呼吸伴有海风的天然氧吧,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很大,可以在自然与现代的契合中静静地沉思,充分体现了“城市空间正义”理念[5]。
城市的节点汇集了城市居民对城市的空间意象,是城市空间意象在人脑中的折射。在城市意象中,对城市空间的折射可表现为具有明显城市特色的建筑物,如教堂、学校、办公楼,尤其是鲜明的民居风格;文物古迹也可称为城市的另一节点,它展现出了城市结构与功能的历史。
位于新普利茅斯市中心的圣诞教堂(Christmas Church)就是该市的标志性节点。整个建筑建成于19世纪中后期,其设计理念承袭了哥特式建筑与巴洛克建筑,体现了当时法国与荷兰殖民的痕迹。其建筑形体复杂起状,其塔楼属于哥特式建筑风格;但其构图中间突出,两旁对称,兼有洛可可与巴洛克建筑风格。建筑内外墙均用木构架,墙面镌刻着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与场景。漆成深色的木材与墙面形成强烈对比。该教堂具有鲜明的弗拉蒙地区(荷兰周围)文化特色。教堂周围绿树环绕,虽在市区,却令人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是现代与自然和谐的典范,加上该教堂采用荷兰传统的建筑手法,是整个新西兰独一无二的19世纪建筑珍品。
位于机场高速路附近的普基阿里基博物馆(Puke Ariki Museum)在新普利茅斯市政府、新西兰工程师协会以及公众捐助下落成并开放。该建筑属于英国文艺复兴式建筑,由于维护较好,到目前为止,墙体依然明亮,黄色的外观依然可以使人感受到文艺复兴时代的诗歌气息。
位于该市郊外的小镇布鲁克兰(Brooklands)的圣约瑟夫教堂建成于1892年,是新西兰历史最悠久的基督教教堂之一,属典型的巴洛克建筑。教堂的外部结构与内部装饰都充满了浓郁的荷兰新教韵味。另外,1956年建成的滨海大街是新普利茅斯市的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街道两旁的民居建筑皆仿照英国民居建筑风格修建而成,其浓厚的盎格鲁-撒克逊风情,体现了居住在此地的英国移民对本民族文化的崇尚,也充分体现了新西兰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城市标志物的意象隐藏于人脑无意识与意识两层大脑空间中,是城市居民与外来者感知城市的“下意识”参照物,属于城市意象中的无意识元素。城市标志物是城市居民感知城市意象的理性与感性的双重线索,在解构主义视角中,就是城市碎片在人脑中的重构。新普利茅斯的城市标志物是城市沿海走道(约11公里长),其中属于“城市标志物中的标志物”便是于2008年开始修建并于2010年完工的白色鲸鱼骨架桥——特雷瓦雷瓦大桥(Te Rewa Rewa Bridge),该大桥专为行人和自行车而设计。特雷瓦雷瓦大桥构成了凯文·林奇理论中的“城市空间结构系统”,与其他城市意象要素在有机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依存中形成集合体,这一集合体就是城市意象中“唯一性”的折射。
城市空间是社会关系演变的静止的容器,超越了单纯的、物理性的、自然的涵义[6]。城市意象则是社会生产力操纵的产物,与社会生产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对城市意象的研究是对自然节奏的研究,即对自然节奏在城市意象中的固化研究,这种固化是通过人类与劳动相关的行为才得以实现的,是始于社会实践所塑造的空间节奏。
城市意象的维度由社会性城市空间维度(即物质维度)与精神性城市空间维度构成。城市意象是一种用来使用的产品,也是一种生产方式。城市意象是城市物化自然的投射与固化,这也产生了城市意象本身。以新普利茅斯市为例:该市的城市意象是新西兰人构筑城市空间行为理念与进行城市空间建构的产物。在现代城市化发展条件下,以新普利茅斯市为代表的南太平洋地区的城市发展具有资本属性。融现代文明载体与置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于一身的城市,新普利茅斯市成为资本集中与循环的城市空间意象聚结点,资本、权力等多种要素都参与了城市意象的生产和创造。
新普利茅斯市的城市意象是城市空间整体形式的投射,是城市内部密度与空间布局的综合反映,包含了两个空间维度的表现形式。
由于现代化的工业组织形式和工业劳动组织的社会需要,新普利茅斯市政府在城市的新区建设或旧区改造中,都尽力将单独的、小型的、分散的企业机构按其性质、生产协作关系与管理系统合并成综合性的生产联合体,或按照其功能在相对集中的地区设计为工业区。而大型工业联合体组织则独立设置,在其周围建立生产与生活综合区。在霍巴特,无论是工业区或综合区,都建立起了与其水陆交通系统非常完美的配合与协调机制,以协调工业区与居住区的联系。工业区对居住区及对整个城市的环境无破坏性影响。
新普利茅斯市的居民对城市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有不同的要求。该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布置满足了居民多方面、不同程度的需要。该市由若干个居住区组成,在集中布置大量住宅的同时,市政府相应地建立起公共服务设施,并形成各级公共中心,这种梯级组织形式较好地满足了居民的生活居住需求,打造了完美的低碳规划范式。
城市化运动进程使新普利茅斯市开始反思现代与自然如何和谐一致,如何构建“低碳城市意象”[7]。他们没有把简单地增加绿地作为“低碳城市意象”的唯一理念,而是将绿地建设处于交通与建筑规划的积极地位,在生态意义上真正起到积极的作用;“并没有把自身居住的城市的舒适建立在把一部分污染转移到了不发达国家的城市中”[8]。城市意象的表现形式之一便是城市文明,即城市化进程,城市文明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积淀。新普利茅斯市的城市文明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结果,体现了该市市民的整体素质和较高的城市文明程度。新普利茅斯市的城市意象体现了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的复合型生态平衡发展,市民从这种城市意象中找到了对城市的认同感、凝聚力与归宿感。
城市意象是社会城市空间生产的产物。从哲学维度研究城市意象是对自然节奏与固化的研究,是通过研究城市居民行为,尤其是与劳动相关的行为才得以实现的。对于城市意象维度的研究也是对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城市脉动的研究。
城市意象是消耗城市产品的产物,是一种生产方式的表现形式。城市意象在城市空间中的投射与固化,产生了城市意象本身。城市意象不但是城市居民行为领域的精神向度,而且是其行为的基础。
新普利茅斯市的城市意象具有社会属性,流淌着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的脉络,同时包含着社会、历史、空间的三重辩证关系。城市意象里弥漫着社会关系:它不仅被社会关系所支持,也被其所生产。城市社会必然处于一个既定的专属的生产模式中,它的特殊性质架构出了城市意象,空间性的实践界定了城市意象,也赋予了城市意象的社会实践性。因此,在此传承之中必然有着历史的溯源,社会的特性叠加在意象之中。在新普利茅斯市,从根本上来说,是城市空间的存在者,是主人,总是忙于空间与场所、疆域与区域、环境和居所的生产。在这种空间性的生产过程中,城市居民被包裹在其周围复杂城市空间的重叠和渗透之中。生活在这一城市意象中的城市居民就是一种独特的空间性单元(城市意象就是城市空间的精神向度):一方面,城市居民的行为和思想塑造着其周围的城市意象,另一方面,城市居民的集体性、社会性也产生了城市意象所依托的空间和场所。新普利茅斯市的城市意象便是南太平洋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典范。
城市意象的生成模式是规划性城市的生产,这意味着城市意象从支配到取用的转变。在生产力大幅上升的城市意象中,城市意象的生产变成了城市空间的生产。城市意象生产模式的转变,预设了城市空间的拥有与集体管理,被利害相关的各方不断干预,即使他们有着多重的利益[9]。这一转变是对城市空间的高级与理性的干预,受到各相关要素(如:政府机构、民间组织等)的多元化管理。类似的干预可以避免城市空间意象与城市空间意象所形成的人类行为之间的剥离。高度工业化国家的城市空间意象以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为其主要代表形式,是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内在驱动力使然。就政治哲学的维度而言,新普利茅斯市的城市意象属于人类改造自然后形成的“第二自然”。“第二自然”由城市化维度、人类参与的环境维度与人类改造自然中所建立的机构维度所组成。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被称为“自然客体”。第一自然属自然客体,包括自然环境中存在的万物和客观自然现象,由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物与人类在生产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自然物质构成。第二自然是第一自然赖以生存和逐步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城市居民进行城市活动改造自然的产物,是城市居民进行城市空间生产的客观世界,是城市居民认识与改造的客观对象。
城市意象的多维性是特色城市建构的重要表征,是构筑特色城市的要因之一。从城市意象多维性分析城市空间生产中不同市民群体意识与无意识的城市意象,是国际城市意象理论研究中出现的新课题。新普利茅斯市作为南太平洋地区的代表性城市,其城市意象是新西兰人构筑城市空间行为理念与进行城市空间建构的产物,体现了低碳城市空间理念和城市空间正义理念,是城市建设过程中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的复合型生态平衡发展的结果。在城市文化研究多元化的今天,以城市意象研究为立足点,以新普利茅斯市为个案分析,为我们研究城市文化提供了范例,对推进城市空间意象的特色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2][3][4][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华夏出版社,2011 年版,第15、62、105、150 页。
[5]Edward.Soja:Seeking Spatial Justice.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10,第 162 页。
[6][法]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7]丁成日:《城市空间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8][美]乔尔科维尔:《马克思与生态学》,武烜、刘东锋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5期。
[9][法]列斐伏尔:《空间政治学的反思》,陈志梧译,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