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学科背景下的口译课程设置研究

2014-04-17 06:20:49庞宝坤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译员口译英语专业

庞宝坤 刘 洋

(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2)

基于多学科背景下的口译课程设置研究

庞宝坤 刘 洋

(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国际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也不断扩大。因此,社会对口译译员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口译要求译员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技能和丰富的专业领域知识,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非英语专业高端学生因此成为新世纪口译人才的潜力军。本文主要阐述了多学科背景即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旨在唤起口译教学研究者对这一方面更加关注,从而推动非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发展。

非英语专业;多学科背景;口译教学

一、引言

随着我国与国际市场交往的日益频繁,各种专业性强的国际交流、学术会议、商贸会谈频繁在国内举办,社会迫切需要专业化的口译人才。目前,从事专业口译的译员主要是外语专业的毕业生。由于此类口译涉及领域的专业知识,外语专业毕业生虽有较好的语言技能,却对专业知识所知寥寥,在口译时存在很大,甚至不可逾越的专业知识障碍。

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不仅专业知识扎实,还有很好的英语功底,能够用英语直接交流和阅读专业资料。这导致专业加外语(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在社会上极受欢迎。用人单位希望招聘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可以直接进行本领域的口译工作。因此,具有一定口译能力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倍受青睐。面对这一现状,笔者尝试探讨多学科背景口译教学的相关问题从而系统有序地培养专业口译人才。

二、具有多学科背景的非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现状

口译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进行交流的最主要的最基本的方式,可以说是国际间交流所依赖的基础性交际工具。译员的口译能力不能简单定义为一种语言能力,而是指“完成一项口译任务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是一种内在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但是目前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当中,口译教学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口译课程只是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中开设,而且教学质量和效果不是很好。据相关调查表明,现在大多数高等院校仅对英语专业的大三、大四学生开设口译课程,而且在其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口译课程开设的课时较少,并不能真正的完成口译课程的教学内容,整门课程浮于表面,没有实际意义;二是由于我国的口译教学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发展的,相对而言,发展时间比较短,许多教学设施不完备,相关资料不足,尤其是口译教师比较缺乏,造成口译教学较为落后。可以说,许多高校对于口译教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对于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口译仅仅是一门选修课程,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只是凭着自己对英语的爱好兴趣去选择是否学习口译。“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是把英语专业的学生作为口译教学的重点培养对象,而往往忽视了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口译教学,这种做法是造成目前我国非英语专业口译译员严重匮乏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多学科背景下大学英语口译教学的可行性

随着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04年教育部出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而且,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口译训练是一种动态练习,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使他们在处理新信息时能有效激活长期记忆中的英语知识。通过一段时间的口译实践,学生长期记忆中的某些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不断被激活、被运用,继而可以加速学生在口译时新信息的处理,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因此,“翻译(口译)作为教学手段可以为语言教学服务”。另外,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来看,虽然由于锻炼的机会少(如上述)其口头表达能力比英语专业学生相对落后,但是这几年的教学和各类英语比赛情况表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况且“口译不是以知识为主,而是以技能为主”早已成为口译界的共识,而“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它是通过练习完成的”。多学科背景的学生们现有的英语知识为口译教学提供了基本条件,而口译技能可以在课堂训练中不断得到提高。

四、多学科背景大学英语口译教学模式

1.学科口译的含义。“学科口译是指利用非外语专业学生的专业优势,将口译教学学科化,根据学生所属学科,编选教学材料,结合普通口译课程的授课方式和进度,培养能够较为满意地完成涉及本专业口译任务的人员。而不像外语专业的口译课程设置那样,将触角伸向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方面。从而规避了培养“万金油”式,但却无法满足专业口译要求的译员”。

2.多学科背景口译课程的开设现状。“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交流日趋频繁,在国际会议、学术会议等场合中,口译活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口译员成了人才市场的“香饽饽”,因此,口译课程的开设和建设成为外语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事实上,一直以来只有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才开设口译课。然而,从目前的口译现状看,英语专业的学生由于受其专业限制,在口译方面出类拔萃的人员并不多。由于学好语言不等于能够进行翻译,翻译要求掌握工作使用的语言,在这一点上,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无疑有更大的优势和潜力。因此,培养非英语专业口译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这一庞大的潜在翻译人才群体:具有多学科背景的非英语专业优秀生。显然,一旦这一群体的英语潜能得以挖掘,其作为口译人才的优势不可估量。“目前,一些高校,如宁波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广西大学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指挥学院等已开始尝试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加入基础口译课程建设,并已取得初步成效,为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开拓了新领域”。

五、结语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步伐越来越快,把多学科领域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培养成专业口译人才是迫在眉睫的一项任务,也是对智力资源更好的珍惜和利用。

希望本文提出的论点在笔者日后的教学岗位上和实际工作中能得到更多的印证和补充。口译课程在多学科领域设置和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断运用和促进发展的最佳模式,还需要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努力。

[1]王斌华.“ 口译能力”评估和“译员能力”评估[J].外语界,2007(03).

[2]孙爱娜,胡文育.体验式口译教学模式在非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中的应用[J].2011(10).

[3]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13.

[4]梅德明.如何攻克“口译”考试最后一关口译[J].成才与就业,2003(09):14-15.

[5]杜云辉.论口译人员的综合素质[J].中国科技翻译,2000(01). [6]迟欢玲.非英语专业引入英语基础口译课程的探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1).

Study on interpreting course setting based on multidisciplinary context

Pang Bao-kun, Liu Y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2, China)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process, social and economic, cultural and other undertakings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is expanding. Therefore, the social demand for interpreter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nterpreting requires translators with higher language skills and ric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ary backgrounds of non English major students become high-end interpreting talents in the new century.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related problem of interpreting course setting based on multidisciplinary context, i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interpretation teaching,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on English major interpretation teaching.

non English majors; multidisciplinary background; interpreting teaching

H315.9

A

1000-9795(2014)04-0404-02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2-16

庞宝坤(197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从事英语语言文学,教师教育方向的研究。刘 洋(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师教育方向的研究。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资助项目,项目编号:JG2012010265。

猜你喜欢
译员口译英语专业
会议口译中译员的译前准备研究——一项基于上海译员的问卷调查
中外口译研究对比分析
口译中的“陷阱”
英语学习(2017年3期)2017-04-10 23:21:37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论机器翻译时代人工译员与机器译员的共轭相生
外文研究(2016年3期)2016-03-17 12:41:05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
天中学刊(2015年4期)2015-08-15 00:51:01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