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文化德育理论建构

2014-04-17 06:35陈艳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3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德育

陈艳

一、文化德育提出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对各类职业性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日益迫切,一些地方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为了培养服务地方或行业需要的技术性、应用性、职业性人才,设立了以面向经济、服务地方的地方性高职院校。高等院校发展迅速、成果颇丰,但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学生在道德水平上却表现出道德缺失的状态,具体体现为:

1.网络环境给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新挑战。当今,计算机已成为日常广泛使用的工具,但由于网络内容具有公开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对于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关键时期的大学生们来说,良莠难辨的网络内容对其道德产生了巨大冲击。如西方片面性地传播其价值取向、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渗透性很强;与日俱增的犯罪、暴力、色情信息,也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这些信息的泛滥会使大学生对社会产生消极心理反应并且使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面临巨大挑战。

2.社会多元化带来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如今,人们对成功的定义局限于物质水平的单一评价标准,这对很多大学生在价值取向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首先,在人生目的上,有的大学生将理想定义为自己目的的达成;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人生目的不明确,偏重于物质利益而较少考虑精神发展,缺乏应具备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其次,在人生价值上,有的大学生表现为拜金主义,重索取轻奉献,重金钱轻道德。最后,在人生道路上,一些大学生个人主义泛滥,组织纪律性差,集体观念淡薄。其核心就是以个人为轴心来考虑自己的得失、指挥自己的行动。这些观点充斥在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高校的道德教育面临巨大挑战。

3.市场经济的消极表现加剧诚信危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信”要求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做事要真诚可信。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不法商贩唯利是图、童叟皆欺,为自己挣得“盆满钵满”。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令人忧心,其主要表现为:上课迟到早退、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简历造假。单纯的思想说教似乎很难令大学生们信服,行为上的转变更是难上加难。

这些现象的产生使传统的德育模式面临着实效性的危机,如若德育模式不发生改变,德育的效果就无从体现,德育会呈现出教育者教得吃力、受教育者学得痛苦的尴尬局面。文化德育体系建构基于以下两点思考:第一,德育过程特有的规律性。德育是浸润人灵魂的过程,它与知识学习过程完全不同,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为四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是道德的内化与外化的有机统一,不是简单的道德认知教化和道德行为强化所能代替的。第二,学校的一切资源都是文化。学校一切资源都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

二、文化德育的基本内涵

所谓“文化德育”,就是要突破传统的以德育研究德育、实施德育的界限,将德育放在文化这个大背景中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审视和深入研究,通过探索和挖掘德育与文化的内在联系,从而更深刻地把握文化的德育功能以及德育的文化内涵,丰富和发展德育理论体系①,避开单调的道德说教,使德育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高职院校里,对于文化德育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认识:

第一个层次是习俗型德育,也被看作是最底线的德育。这一层次的提出,主要是针对目前德育忽视道德内化过程,采取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准则养成的教育方式。这样“不道德”的德育方式对学生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文明规范有很大作用,但并没有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思维、情感体验起作用,单一的接受道德知识的方式使学生对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认识和操作仅仅停留在他律的层面上,造成言行不一的现象,无法养成自律品质。而道德他律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才能显示其作用,一旦学生处在失去外部道德规范制约的环境,不少学生就有可能出现与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相违背的言行。这样的道德教育显然无法达到教育目的,反而会产生一种虚假的道德现象。习俗属于文化的范畴,是一种社会心理习惯,在文化范畴里属于文化心理结构的表层。②所以习俗型德育能将学生置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的规范教化功能,有助于学生将道德内化,进一步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从而形成道德自律。

第二个层次是专业型文化德育。高职院校学生如果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文化没有产生认同感,就容易对专业感到迷惘甚至厌倦,从而缺乏专业学习动机,更不可能具备专业学习理想。不同的专业都具备其独特的专业文化,专业文化主要包括专业精神和专业学风。专业精神文化的积淀和熏陶,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协助支持,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团队之间的沟通交流协作等问题。而良好的专业学风如教师严谨治学、从严执教,学生勤奋努力、勇于实践等,都使身处其中的大学生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利于其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专业型文化德育的建构可以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具备专业认知、专业价值、专业情感,从而树立崇高的专业理想,产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迸发专业学习兴趣。

第三个层次是创业型文化德育。创业文化是指与创业有关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氛围。创业文化包括了创业理念、价值观、组织制度、标志品牌、协作精神、竞争意识、冒险与创新精神。有了理想才能为自己的行动指引方向,拥有共同的价值、理念、信仰才能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团体,才能迸发出巨大的能量,这也是创业文化的威力所在。因此,高职院校应根据专业特点,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贯穿创业理念,有针对性地锻炼创业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和素质,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做好充分创业准备,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形成创业者应当具备的求实、冒险、团结、拼搏等创业精神。创业型文化德育的构建无疑有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完成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这一使命。

高职院校文化德育体系的几个层次层层递进,目的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熏陶学生的道德,摆脱假大空的德育模式,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接受德育。文化德育的提出除了其现实考虑外,也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

三、文化德育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也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广义上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狭义上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高职院校的德育应充分利用文化的整合、导向、维持秩序、持续等功能和特点,将德育的知识、德育的意图融于文化之中,在环境的陶冶下、在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往中、在教学组织的过程中、在各种社团活动的进行中,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文化传递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获得知识、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向上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这种教育方式无疑是一种看似盲目实际却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文化的德育功能,对学生德育发展发挥着导向、激励、塑造和规范的作用。

文化德育以社会文化建构主义为其理论依据。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社会文化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过程,心理活动是与一定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背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知识与学习都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知识的来源”③。文化德育的核心就是注重将学生放在一个社会文化的背景中,让学生自主地接受习俗、专业、创业等校园文化的熏陶,主动发现道德行为、产生正面情感体验、形成坚定道德意志、塑造完满真实道德个体。“隐性德育是一种通过学校整体德育环境,采取间接、内隐的方式对学生施加道德影响、传递德育信息的教育活动。”④文化作为一种隐性课程,避开了道德说教,对道德人格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个体道德行为的养成而不是道德知识的学习。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内容适应了道德教育的特点,让大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现建构、认同道德内容与意义,有较强的实效性。

影响大学生道德内化并外显道德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从道德教育的内容上来看,有些内容脱离了学生生活的实际,道德问题被政治化的现象比较突出;从道德教育的方法上讲,比较简单的灌输法往往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品德和心理特点,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从道德教育的目标上看,在制订和表述德育目标时存在着理想化的倾向,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行为规范关注不够,给学生留下假大空的印象和情感上的排斥,影响了最终的教育效果等。在诸多原因里,最关键的是教育者传授表达的内容往往不被受教育者当作是自身的需要。当代社会处于急剧变革中,各种文化亦处于激烈冲突的状态,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与行为之间的脱节、冲突和彷徨随时随处可见。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文化的两极性既蕴含着转机和希望,也潜伏着危机和困境。倘若听任大学生消极思想的发展,会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意味着大学德育工作的丧失⑤。

文化德育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强调德育是一个浸润心灵的过程,突出学生在与周边文化的良性互动中实现品质的主动建构;强调学校的一切资源都是教育资源,有效整合物质和精神、传统和现代、静态和动态的各种文化,把德育工作置于文化的整体背景下,借助文化独特的德育功能,通过学生对文化教育资源的有效吸收和文化教育方式的有效体验,使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得到心灵的滋润。使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在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架构中进行,把高职院校乃至社会对学生的道德要求隐藏在文化的背景之中,让高职院校学生在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觉构建道德的意义,从而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并为我们的德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思考如何提升其实效性的新视角。

[注释]

①王前新,陈艳.文化德育视野下的通识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6(12B):47.

②刁培萼.教育文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96.

③陈越.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DB/OL].http://www.being.org.cn/theory/constructivism.htm,2002-06-17.

④薛莉.隐性德育的特点[J].中国德育,2006(10):15.

⑤许军民.浅谈大学德育的目标基点[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0):65.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