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善友
挖掘教材内涵,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方善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它课程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充分阐明了语文课程与语文素养的关系,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思想,包含了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和扎实的基本功的培养。
语文课程不仅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也能得到发展;不仅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奠定基础,也为其一辈子做人打下了坚实基础。而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最直接有效的载体。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一切机会挖掘教材内涵,抓住课堂教学这一环节,营造文化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材具有无限的延伸空间,教材中很多文本以外的特有潜在“空白”是引导学生深化课堂中所学知识,发展运用知识能力的有效素材。文本给读者留下不确定性的“空白”,在阅读活动中等待读者用想象去补充作品的内容,丰富作品的内涵,发展自己的思想。因此,教师要用心发掘教材中蕴含的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对比思维等创新思维的“点”,并精心设计充满教学艺术和教学机智的“空白”,以引起学生广泛的自由联想和想象,使其视野开阔、思路畅通、反应敏捷,获得许多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例如,我在讲授《孔乙己》一文时,为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先生在文中提出“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这一深刻主题,教学中注意挖掘文中潜在的丰富内涵,设计以下两个教学环节:
一是阅读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后,提出问题:孔乙己最引以为傲、最舍不得脱下的是他的长衫,而这一次,他却没有穿上长衫,那么他的长衫到哪里去了?学生通过对教材的潜在空白材料和思考、联想得出了以下答案:他因为极端贫困、身体残疾,长衫已经破碎;他身体残疾,不能再穿长衫,把他放到蒲团底下;他被丁举人打断腿时,长衫被丁举人剥掉了。老师由此继续引导学生讨论,最终大部分学生认为最后一个答案最合理,因为,这一个答案最能体现丁举人的罪恶,能最深刻揭示出文章的主题。
二是当讲解文章的“以乐写哀”时,让学生找一找文中写了哪些人物的笑,在学生明确有短衣帮、掌柜、小伙计、孩子、“我”等人的笑之后,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丁举人笑吗?如果有,那是怎样的笑?”教材中并没有明确的文字表述,但学生通过对空白内容的思考,大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丁举人笑了,那是嚣张的、得意的笑。因为,这样的笑,最能体现他打断孔乙己腿时的狂妄和残暴。这时,有学生进一步提出,丁举人的打手们也笑了,因为在那样的社会里罪恶残暴的并不只一人,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以上教材案例,正是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潜在内容,在理解文章深层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配有插图。图是文的形象体现,文是图的具体描述,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运用课文插图优势,培养学生理解、观察、想象、情感体验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加快教学信息的传递,使语文教学呈现最优化。
如:小说《故乡》的教材插图是闰土带着水生出现在“我”面前场景的一副画面。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画中的中年闰土“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神情”以及“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的欲言又止的情态,与文中所描写的中年闰土的麻木形象相呼应,从而理解了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中年闰土的背后是一个害羞、不善和人交流的水生,水生的出现是“我”在失望中对希望的期盼,是对未来的思考。通过对画面的诠释进而理解文章的主题。
《风筝》一文中,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的小男孩。学生通过观察人物的神态与动作得知“弟弟”对风筝的渴望,从而理解了为什么“我”在粉碎弟弟的风筝梦后极端的后悔与内疚。教材插图中的人物、景物和场面都要依据原作的文字描写,将其转化为准确生动的绘画语言。教学中还注意做到以文评画,如教授《天净沙·秋思》时,让学生以文评画,根据这首小令内容对插图作评析。学生在评析过程中,认为这是一幅生动而悲凉的画面:在深秋晦暗的暮色里,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瑟瑟西风,奔波在荒凉古道上。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溪旁的几户人家。这时,太阳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通过对画面的评析,使学生领悟了天涯游子孤寂无依的心境。
文学是美的,语文课程美学内涵十分丰富。因此,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这正是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而要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和赏析文学作品,在更高层次上引领学生体味文学之美,真正步入绚丽多彩的文学殿堂。
在教学中,一些抒情的富有幻想的文学作品其实就是一种美的文学,应该重视这类教材的作用。如《饮酒》(其五)的意象有茅檐、菊花、山林和飞鸟,这些意象均是农村田园中最常见的,最能体现农村生活的朴实的美,展现了一幅熔自然美、生活美于一炉的朴实田园图画。透过这幅画面,可以看出诗人内心世界的朴质和谐与宁静,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体验诗歌意境之美。《傅雷家书两则》蕴含着深深父子之情,如果教师讲授时,能够表现出翻译家对儿子殷殷的舐犊之情,使之与文章相应的情感在教室里弥漫开来,学生的心灵必将得到陶冶而渐趋纯真。还有丰子恺的《竹影》、胡适的《我的母亲》、余光中的《乡愁》。教学中都应该有意识地挖掘教材的美学内涵。
语文教材内容,大多贴近学生生活,是学生在生活中曾感受到、经历过的,这一类课文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欲望。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把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场景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引进课堂,教学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当完成《背影》这篇课文的教学时,学生被文中的父亲深深感动。这时,在课堂上布置了这样作业:回忆、叙述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对父亲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并要说出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讲述了自己有一次到工地上看到父亲汗流浃背、辛苦劳作的情景;有的同学讲述了父亲每晚夜深人静的时候,都会到她的床前,看看她有没有盖好被子、用粗糙而温暖的手抚摸她额头;有的同学讲述了自己生病时,父亲在床前守候,端水送饭、亲自喂药等等。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无不充满着殷殷的父爱,饱浸着浓浓的深情,一下子就使学生处在浓厚的父子亲情之中……这样的教学,既丰富了教材,又延伸了教材;又由于切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到教材与生活的契合点,使学生的情操得到了熏陶。
讲解《看云识天气》一课时,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自己见过云朵的样子,之后叫学生到操场上观察云朵,最后让学生口头讲述云朵的形态特征。这样的教学方式切合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学生对文中说明内容更为重视,很快接受。教学中通过对教材生活因素的挖掘,学生对生活事物的体验更加深刻,实现语文与生活的有机统一,因而教学效果极为明显。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语文素养,无论是情感培育,智力开发,还是能力培养,都很难以用呆板、机械的言传口授去达成。因此,需要教师挖掘教材内涵,让教学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情景之中,通过自身积极的语文实践来培养。语文教学要充分重视教材内涵,在反复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乐市梅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