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士兵在2014年3月13日《京华时报》撰文指出:孩子没病,给吃药,而且还是成人处方药。而且这种情况,已存在好几年时间。这是关爱孩子吗?这简直是拿孩子当试药的小白鼠。幼儿园时常爆发让人震惊的新闻,教师毒打孩子、不给吃饭、体罚等等,但把孩子当药罐子使,还真是让人触目惊心。到底要把我们的孩子放在哪里才安全?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给孩子们服用的“病毒灵”,这种药出厂时根本没做过孩子的临床试验,只能供成人使用,甚至很多医院早已弃用这种老药物。即便成人使用,也必须按照说明书或遵医嘱。然而,幼儿园明知故犯,不但偷给孩子集体服用,还不管孩子体重、身体、生理等差别,不加区分的集体服用,这完全是在把孩子的生命健康当儿戏。
所谓无利不起早。园方解释称,给孩子服药是为了增强孩子的抵抗力,这样就不会因为孩子生病缺勤少收费用。教育单位竟然利欲熏心到如此地步,哪里还有基本的人性底线、科学精神。更何况,这种成人药物只有治疗作用,并没有预防作用。难怪有网友质疑:这起事件是不是在将孩子当小白鼠进行人体药物试验?背后会不会有着更为复杂的“利益链”,拴着更多的罪恶寄生虫?这样的幼儿园哪里还像个教育机构,简直与“非法行医”无异,甚至可以说是在对孩子进行投毒伤害。然而,幼儿园老师与保育员却一直对家长隐瞒真相,那么多公共管理部门也没能主动发现。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集体无意识,还是集体无良知?这样的监管失灵到底是因为行政不作为,还是因为背后存在着更为复杂的利益交易?
幼儿园偷给孩子喂药令人脊背发凉,而“集体服药丑闻”能被掩盖多年,同样是对公共管理的羞辱,公安、教育、卫生、药监等部门都去哪儿了?事情败露后,对这起事件的相关信息能否做到充分公开,对集体服药危害的评估能否客观公正,对制造罪恶的凶手能否及时依法严惩?当地还有没有类似幼儿园存在?等等,这一切都需要及时让公众知晓。
鹿永建在2014年3月26《新华每日电讯》撰文指出:到了教育战线上下一心,彻底放弃唯升学率是从的“教育GDP”崇拜的时候了!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等人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当下对记者再提“教育GDP”崇拜,应引起人们的深思。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头一年,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正迈出实质性步伐。但是,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的现象依然相当普遍。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市县政府和教育部门大会小会仍把高考升学率“晒”一下、排排名,学校依然把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奖金与升学挂钩,老师依然把升学排名压力转移到学生身上,而学生则因此被赶上“时间加汗水”的题海升学之路。
地方政府重视高考升学并不错,但只抓高考升学率,就像经济只抓GDP一样,必然导致种种问题。一些教育专家指出,中央提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些地方政府把“人民满意”等同单一的升学率指标,于是“经济看GDP,教育看升学率”成了考核指挥棒。2013年,中央组织部印发通知提出:不能简单地把经济增长速度与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画等号,将其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依据,作为高配干部或者提高干部职级待遇的依据,作为末位淘汰的依据。上述要求落实到教育考核上,就必须摒弃唯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是从,告别简单依据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对教育干部、校长和老师进行奖惩的做法。把孩子们从“教育GDP枷锁”下解放出来,必须尽快出台地方政府教育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并把着力点指向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练洪洋在2014年3月25日《广州日报》撰文指出:一些穷乡僻壤,孩子能顺顺当当念到高中不辍学,就非常不容易了。起点不公平,哪怕游戏规则公平、竞争公平,也无助于结果公平。
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严格考生户籍、学籍、就读地区等报考资格审核,严格考核录取管理,加强招生信息公开,确保2014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将比去年增加10%以上。“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有被进一步加剧与固化的风险。一组常被援引的数据是:据2011年统计,中国城乡大学生的就读比例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大学生所占比例已经不到20%,重点高校的比例还更低一些。而上世纪80年代,高校中农村生源占30%以上。以致社会发出“寒门子弟哪去了”之慨叹。高等教育是阶层向上流动的桥梁,是底层子弟走出父辈命运为数不多的路径之一,当个人努力、能力之外的东西变得越来越重要时,这条路越发变得难走。
当努力换不来机会,知识改变不了命运,寒门子弟难以通过这道“窄门”时,整个社会都要为教育不公平付出高昂的代价。教育部下达特招命令,可视作破题第一步,必须保障落实,不被权贵染指。必须指出的是,“特招”只是一个补救措施,难治“寒门难出贵子”之本。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为何越来越难?深究起来,病灶在起点公平。
若论输赢,贫困地区农村学生在起跑线上就输了。重点高校适度向他们倾斜,只是在结果公平上作些纠偏,但这还远远不够,必须扎扎实实做好教育均衡这篇大文章。城乡间教育失衡的原因很多,归根结底在于,教育资源与地方经济关联度太高——穷地方只能穷教育。同为义务教育工作者,农村教师的收入可能只有城市教师的1/2,甚至更少。假使教育能够享受更多财政转移支付,脱离对地方经济的高度依赖,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将会大大改观。
线教平在2014年3月27日《现代教育报》撰文指出:近日,一组北京中学生穿宽松校服接待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的照片在网上公布后,意外引起网友校服之争。不少网友觉得那套宽松的蓝白运动校服“太减分了”,甚至“丑到爆”。
实际上,学生们对校服的不满早已有之。去年年初,上海“问题校服”事件发生后,还一度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如今,奥巴马夫人访华,校服问题本与此毫不相干,却意外成为焦点,进而引爆网友们对国内运动校服铺天盖地的吐槽。表面看起来是对校服设计的不满,背后却透露出在涉及学生亲身利益等问题时,对自己作为当事人长期缺位的不满,这不满恰恰蕴含了一种对自主权的吁求。
关于校服的由来,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校服的出现是源于战争后,部分家庭生活艰难,学校为了使贫困家庭的学生不因穿着产生自卑感,也防止富裕家庭的学生炫耀,因此统一着装。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校服兴起。应该说,让校服承担掩盖“均贫富”的功能也罢,还是成为承载学校文化的载具也好,都是外界强加给它的,本身也并不能算错。只是这种承载和强加,很多时候并没有考虑使用者本人的意愿,也并没有考虑校服作为衣服的最初本性——是不是合身,是不是美观大方。倘若不符合后两点,前者即便有太多的意义,又有什么意义呢?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作为管理者,总认为只要一心为学生好,即便是有些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学生也总会理解的。因此,一旦碰到学生不认可、不买账,甚至反对时,总是一脸委屈、甚至伤心不已。殊不知,在涉及有关学生切身利益的事件时,不征求学生的意见,甚至都不让学生参与,其实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也是对学生的不信任,也并不符合民主办学的时代潮流,如此不知反省自身的“衙门”做法早已过时,类似的委屈心态不要也罢。
从这次网友的反馈看,他们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回归衣服的最初功能——美起来。按理说,这要求并不过分,也并没有脱离学生的身份到标新立异的程度,但何至于久拖不决,以致于今日喧宾夺主,成为本不该成为的焦点话题了呢?而且,除了校服,还有哪些事情涉及学生而剥夺了他们的参与权了呢?这不能不值得管理者深思。
其实,很多时候,让当事人参与进来,认真吸纳他们的意见,不仅能化解彼此的矛盾,也是集思广益、促进工作的有效手段,其结果往往是双赢。
再以校服为例,同样是北京,就有学校推出三大类,超过40款的校服,结果引来学生抢购,就连学生家长就有十几位自发做志愿者,排班轮流来帮忙。原因就在于,在设计这些校服前,学校特意做了问卷调查,上网征求学生的意见,甚至召开新款校服发布会时,把学生、家长都请来,根据他们的意见现场改进细节。以至于学生说:“以前恨不得在校服外边再套一件,现在穿着(新校服)都不想脱了!”
可见,校服问题的背后并不只是该不该满足学生的个性那么简单,它考验的是我们的管理者,在提倡现代化办学的今天,能否与时俱进、能否真正听从师生的意见,把科学、民主的管理举措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