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孩子们全身心投入
——浅谈低年级阅读教学

2014-04-17 05:18钟玉萍
教育观察 2014年9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识字想象

钟玉萍

(柳州市渡口小学,广西柳州,545000)

“主动参与性”是21世纪世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语文课程标准》又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活动”。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是以主动参与的方式,让学生经历自读自悟的一个过程。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做一个“大口袋的魔术师”,不断地从大口袋中拿出一个个新奇可爱的“玩偶”,吸引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主动地参与。

一、趣中学,让孩子动情

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情境的创设尤为关键。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低年级的小朋友,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感兴趣的情境中。所以在开篇时,我们必须想办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触动情感,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

情境创设的方式很多。例如,《升国旗》通过活动引入,组织学生升旗仪式,引发学生阅读欲望,激发爱国情感。《秋游》用美丽的画面引入,带领孩子们来到秋天的田园,触发学生爱玩的天性,让孩子们尽情地欢笑。《有趣的发现》用问题引入,“有一个小岛上的昆虫特别奇怪,要么没有翅膀,要么翅膀特别大,你知道为什么吗?”这样引发学生好奇心,他们迫不及待地去读,去思考。《观潮》一课用音乐引入,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潮水奔腾、冲击的录音,想象潮来时的气势,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去熏陶,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小动物过冬》用故事引入,“青蛙、小燕子、小蜜蜂是好朋友,他们每天玩得很快乐,可是秋天来了,三个好朋友却要分开了,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地方过冬了”。故事让孩子们走进了一个童话王国,了解了动物过冬的相关知识,懂得了关爱。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

二、读中乐,让孩子动口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一、二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可见,我们的语文课堂要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个孩子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把读书视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以读代讲”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一般做到初读导知、细读理解、精读积累,引导学生以读悟语、以读悟情。例如《狐狸和乌鸦》中,孩子们反复读狐狸说的三句话,体会到狐狸从“礼貌的问候——关切的问候——赞美的问候”的狡猾,理解了乌鸦逐步放松警惕的心路历程,并懂得了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

三、说得欢,让孩子动脑

说是读的升华,是动脑的过程。说是在读的基础上,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孩子们在说的过程中理解了语句,积累了词语,并初步运用了语言,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课文中,读和说的训练可以同时进行。例如在《云房子》教学中,学生先“读房子”,再“做房子”,然后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进行“说房子”。学生的体验和感情在情境中深化,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浓了,思维活跃了,想象丰富了,说得更欢了。

说的训练放在课文后面。孩子们经历了初读、细读、精读,理解了全文后,有了一个想象的空间,拓展思维的平台。例如《狼和小羊》课文最后写道:“狼龇着牙,向小羊扑去”。教师让孩子们继续编故事,善良的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用童稚的语言演绎了美好的结局,这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想象能力。

四、写得畅,让孩子动手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一、二年级识字、写字的第一条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小学一、二年级,教师应将识字与阅读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识字的同时接触大量规范、优美的书面语言,让他们从中汲取丰富的书面语言营养,及时开发其语言潜能,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尽可能地做到随文识字,在语境中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低年级的识字要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第一次认字要给学生以强刺激,使学生对字的第一印象强烈、深刻。如在教《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笔者让学生看看、摸摸葫芦及葫芦藤,调动多种感官记住了“葫、芦、藤”三个生字,教学效果很好。二是巩固认字最好的办法是复现,最有效的办法是在语言环境中多次见面,重视在合作中、游戏中、活动中巩固认字。比如教师用摘苹果、走迷宫、找朋友、巧配对等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加深印象。教师还可以通过“说文解字”的办法帮助学生识记,或自编儿歌、谜语,在语言环境中及时巩固认字。

识字是写字的基础,教师要激发学生在认字的同时产生书写的欲望。低年级要写的字都是已经熟知的“好朋友”了,学生对字的字音、字义及字形已留在心中。教学写字时,教师要让学生做到“入眼、入心”,即仔细观察,成字在心;要让学生做到“入笔、入格”,即一笔一画的起笔、止笔,一笔一画的占格、占位,每个字的间架结构,每个部件的高矮胖瘦,部件之间的穿插挪让……都安排得恰到好处。力求字写对,写得端正,写得畅。

在孩子们的全身心参与中,听、说、读、写的能力与阅读课文的字、词、句、篇相融合,“双基”在快乐中落实。

[1] 解自斌.与阅读相伴 与快乐相随——谈阅读教学中的识字教学[J].新语文学习:小学教师版,2007(3).

[2] 徐宝云.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识字教学[J].新课程学习:上,2011(6).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识字想象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识字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识字儿歌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识字谜语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