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化学新课标的理解

2014-04-17 04:54孙敬人
教育 2014年13期
关键词:课标课程标准新课标

■孙敬人

对化学新课标的理解

■孙敬人

《(2011年)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体现出:以“标准”取代“大纲”,对化学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要求及内容更加明朗,着重指出培育科学素养,关注掌握知识的学习过程,尤其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了实施课程的具体指导。作为化学教师,要依照新的课程理念对过去进行反思和改造,从传统教学理念中走出来,用全新的富有时代特色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活动。下面笔者谈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做法。

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2011课标》指出:“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用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该学科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逐步认识化学与技术、社会、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初步理解学科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化学教师应从化学的角度理解化学课程,重新考虑这些问题:化学的研究对象到底是什么?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化学应该教什么?化学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如何让学生应用所教的化学内容认识物质客观世界,提高运用化学学科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分析、解决常见简单问题的能力,并为高一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内容标准恰当 《2011课标》增加了懂得、简单计算、独立操作、模仿操作、经历、认同、内化、等有关行为动词。使得对有关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从而增强了可达成性。对于一些具体的内容的标准,也作了调整,适当降低了难度。一是将原有的“认识”和“了解”改为“知道”和“能举例说明”。例如,修改后的一些标准有: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知道在金属中加入其它元素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知道酸碱的腐蚀性、知道一些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二是将原有的“理解”改为“初步了解”等。例如,修改后的一些标准有: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知道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

情景素材贴切 过去,有时为了表现情景的需要。化学课上常有一些情景呈现离主题较远,感觉生硬,让学生无所适从。现在得以明确:只有直观、真实、生动且具启迪性的学习情景,方能够激发学习兴趣,便于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

与老课标相比,《2011课标》中净增了可以选择利用的学习情景素材,新的情景素材更贴近平常生活,与常见工、农业生产有关,紧密联系社会问题的热点,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较大帮助。新增加的情景素材有关生活的:硬水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自来水的生产工艺、蒸馏水制取、海水的主要成分、太阳能海水淡化、食品中的乳化剂、不锈钢餐具、纯羊毛和合成纤维的鉴别、用食醋清洗水瓶中的水垢。有关潜水航天高科技的:潜水、宇航的供氧、氮气的用途。有关农业生产的:作物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根瘤菌固氨、常见铵态氮肥的性质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有关生理学方面的:人体需要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葡萄糖在体内氧化释放能量。有关工业生产的:煤矿瓦斯爆炸的预防,面粉厂的防爆措施、电解水实验及其微观解释。有关社会热点问题的: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二氧化硫排放与“酸雨”。由此可见,好的情景设置要角度准,有很强的针对性,不偏离化学教学。

科学探究准确 《2011课标》调整了“科学探究”的内容要求,有效解决了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所困扰的“实验”还是“探究”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科学探究”的内容和目标更加明确。这样的安排避免了课堂上的“假探究”。强化了“安全”和“低碳环保”意识。《2011课标》指出课堂和课后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和避免环境污染。此要求体现了人本和绿色化学思想。增强了科学探究学习实例内容的准确性和指导性。对“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几个环节都进行了更确切的描述,具体地指导课堂上如何开展探究活动。增加或删除了部分“活动与探究建议”,提高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实施指导具体 《2011课标》对“实施建议”作了较大调整,指导更具体,增强了可操作性。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方面要求教师:全面体现三维目标、整体规划教学目标、科学设计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很好地从化学学科的思想方法、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具体的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等方面思考,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学习者的认知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是从对核心或单一代表物的认识扩展到普遍事物的,从零散知识过渡到建构知识网络系统化的;因此,制定教学目标要避免纯粹的知识化教学,或者是不恰当地把某些概念前置教学,或者是随意拔高要求,人为地让学生理解上出现障碍,影响教学目标的生成。

新课程标准的践行体会

笔者作为教学一线教师,懂得并体会了新课标带来的新观念、新方法、新思路,也感受着教学过程中的困难和压力。在通读了新课程标准及配套教材后,结合自己近年的实际教学,谈了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教育理念的转化 随着新课程的开展,整个教育体系将由过去的“考试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教育的理念决定教师的行动,教师的行动践行教育的理念。新课程要求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让教学方式显现多样化的格局。以往,在很多教师的概念中,教学只是讲课,简单地将书本知识直接传递给学生,把学生作为知识的接收装置,强加灌输,虽然也取得一定效果,但学生总是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于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非知识的简单复述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是起辅导、帮助、引导作用的人,教师要做“麦田的守望者”,而非支配学生的控制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学习方式的转化 新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强调学习要主动、独立、自控,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责任,突出主体性和自主精神。

合作学习前,通常先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班级所有同学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小组内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相互性学习。小组合作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整体观念。探究性学习可以在课堂,也可以在课后,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实际生活中选定专题,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然后查阅网络或文献资料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探究学习强调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过程、开放思维,养成辨证思考问题的习惯。如能开展好自主、合作、探究性等学习方式,则能够更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提倡这样的新的学习方式,是现实的要求和未来的需要。

教学方式的转化 新课标重视化学在社会、生活、科学三方面的联系,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注意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如正确看待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还有其“利”的一面;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意识。重视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并以此指导实际教学,吃透课标、教材,灵活实施,精选习题,力争做题高效。在试题讲解时,也要挖掘题目本身可能存在的情感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发现并总结自己教学中的成功经验,记录、研究、处理自己存在的不足。

以“科学探究”为核心

《2011课标》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教学应当成为化学教师的使命。基于“科学探究”的化学教学是化学课改的永恒旋律。“探究教学”开展之前,教师要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内容,内容要以发展创造力为核心。能开展科学探究是一种综合能力,体现探究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不能简单地从技术层面上理解或从单一的教学层面去理解。

新课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教师应清醒地认识教学本质上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过程实施时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育环境,设法采取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今后的教学中,要以新课程标准为准则、吃透教材,用心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师生共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快速成长。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第十一中学)

猜你喜欢
课标课程标准新课标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